的就是跳荡队,弓弩手开始部署在战锋之前,先远程打击敌人,然后退到战锋之中,协助作战。

战队后是驻队,驻队的主要作用就是押阵,随时轮替顶在前排的战队的。

骑兵则部署于中军两翼,不轻易出击。

他这总管跟军旗就在全军最中央,旗在人在,不可轻易动摇。

他身后,则还有从骑兵、步兵里抽出来的一支总预备队,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能派,要保证战阵的维持,不论是秦琼还是程咬金,又或是武老爹还是卢怀让,他们跟怀玉讲战法的时候,都一遍遍强调不能浪战,两军合阵,阵在军在,阵破军亡。

辎重队处于全军最后。

这样安排也是怀玉可以提前选择战场,他选的这处位置背河依山,敌人只能攻击正面,辎重队放在后面也就比较安全,否则辎重应当围在阵中比较安全。

突厥人还没露面,但气氛已经紧张起来。

大家紧张准备着,怀玉暗暗观察,发现大多数很紧张,但主要是兴奋导致,并没有多少表露出恐惧,连那边辎重队的民夫,也都在临阵磨枪磨刀,跃跃欲试。

大家渴望着战斗,更渴望着功名。

塘骑不断的回传信息。

突厥人数量不少,具体的数字还在不断打探。

怀玉的小心谨慎,或者说唐军的行军制度,帮了他们大忙。

二十里外发现敌人,这让突厥人根本没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就算他们迅速急驰而来,这二十里距离,他们也得至少三四十分钟。

这给了医院营充足的准备时间。

用了二十分钟左右,医院营已经列阵完毕,用辎重车构起一道防线。

“狼崽子怎么还没来呢,耶耶都等不及了。”赵信大笑着道。

刚从三原随怀义来到陇右的二愣子,也举起一把长柄斧高呼,“耶耶的大斧已经饥渴难耐了!”这不是许二愣第一次上战场,他是家中次子,以前他爹在禁军还没退伍的时候,出征时带他上过几次战场,只可惜二愣子虽见过刀枪,甚至流过血,但没立下什么功勋,顶多捞了点战利品缴获回来。

大战当前,他甚至还有心情唱起了酸曲。

“想妹妹哟,想的三天里没吃下一颗颗粒,前半夜想你吹不下个灯,后半夜想你翻不了身!”

许二愣子这曲唱的大胆而奔放,让本来不少很紧张的新兵们,也难得的轻松了不少。

正当二愣子唱的正投入时,牛角号响起。

呜呜呜!

激昂的牛角号把本来酸曲冲淡了的战争气氛,瞬间又提了起来,远处,医院军的塘骑已经缓缓后撤出现在了大家眼前,他们始终保持着与敌人的距离,不让突厥人脱离视线,就这样一路退了回来。

当他们撤退到阵前后,并没有退入阵中,而是继续散开在附近游走。

怀玉抬起手看表。

从塘骑报告发现突厥人,到现在,正好半个小时,这支突厥骑兵还是比较迅速的。

这支银黑色的手表,是他出征前带来的,某个品牌特别纪念款,他那位爱运动的女友送他的,精钢表带、炭纤维防磨表外盘,防刮玻璃镜面,二百米深度防水、表盘显示二十五年自发光,号称海豹神兵。

这支表曾陪了他一年多时间,两人分手后他就一直将他尘封在箱底,如今再戴上,倒也还挺实用。

杏树葫芦银针旗风中猎猎飘荡。

突厥骑兵来势汹汹。

怀玉从腰间的镜盒里拿出望远镜,同样是那女友送的户外装备之一。

透过望远镜,怀玉能够清楚的看到还很远的突厥骑兵,这还是他头一回真正面对突厥军,数量还不少,这些家伙有索头的,有辫发的,也还有髡发的,十分随心所欲,装备也比较杂乱,这大夏天的有戴牛角盔的,也有戴狼头、熊头、虎头盔的,也不怕热,好些人身上还穿着皮袍子。

铁甲也不少。

突厥骑兵人人都带弓,带着许多箭,也几乎都装备了长矛,副武器以突厥马刀、铁骨朵、狼牙棒、鞭、锤、斧等为主。

一个个挺气焰嚣张的。

他们浩荡而来,踏起漫天尘土,一直到二百步外才停下。

一股巨大的腥膻味传来,骚气烘烘。

嚣张到在唐军阵前二百步才停下的突厥人,后面的人都还没到齐,便有迫不急待的直接上来骑射,甚至还故意炫耀骑射技术。

只是医院军早就列阵完毕,前排更是站满了六百名弓弩手,后面的士兵也是人人带弓的,面对他们的靠近挑衅,那些箭术好的子弟,毫不客气的还击。

一个突厥骑兵太过猖狂冲的近了些,被一名关西大汉弓手,直接一箭就射落马下,他的同伴还想将他抢回去,结果又几名府兵子弟补箭,将他射成了只刺猬,连来拖人的同伴都被又射落一个。

突厥人轻敌吃了个亏,连两具尸体也不敢上来再抢。

很快,突厥人一阵骚动后,开始缓缓往后撤。

他们往后撤退了约一里左右,重新整队。

“总管,趁胡虏新到,阵列未齐,人马疲惫,还刚被我们挫了锐气,不如咱杀过去,干他娘的。”录事参军赵信提议。

突厥人的牛角号又再次吹响了。

怀玉一直拿着望远镜在仔细观察着这支突厥军队,烟尘四起,后方还不断有骑兵赶来,仅眼前的已经有千骑。

“不急。”

大约一刻钟后,突厥人陆续都赶到了。

有经验的一些府兵子弟,判断出对


状态提示:第89章 半路遭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