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史上最强太子>第363章 言之不预,再出金口
并不知道“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巨大威力。

他的自我感觉,甚至相当良好。

哈哈哈~~

崔玉深朗声笑道:“大明太子啊,大明太子,你真当我崔玉深三岁的小儿,会被你三言两语,吓得开城投降吗?你也太小瞧了天下英雄!大明太子,你可知,我是谁的后人?”

“谁的后人!”

“我之曾祖,乃至高丽了不得的英雄,崔椿命!”崔玉深傲然道:“大明太子,你觉得崔椿命的后人,会背叛高丽吗?会对你屈膝投降吗?简直是白日做梦!”筆趣庫

崔椿命这个名字,在华夏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就是称之为名不见经传也不为过。

但是,在高丽,此人的声望实在是太大了。

这么说吧,华夏最有名的武将是谁?卫青霍去病岳武穆!

高丽呢?一个是杨万春,一个就是崔椿命。

唐太宗李世民征高句丽,对杨万春镇守的安市城久攻不下。最后,天气转寒,无奈退兵。杨万春在城楼上,拜送李世民,尽显大将风度,让高句丽人扬眉吐气,千百年后依旧津津乐道。

崔椿命呢?当初,蒙古人第一次攻入高丽,屡战屡胜,但是有两个城池,一直攻不下来,一个是朴犀和金庆孙镇守的龟州,一个是崔椿命镇守的慈州。

后来,蒙古人对这两座城池进行监视,继续南下,逼降了高丽。高丽王下旨,让龟州和慈州归降蒙古人。龟州守将朴犀和金庆孙从命,开城投降。崔椿命却并不听从高丽王的命令,不肯开城投降。后来,高丽王派出了崔椿命的好友,内侍李全白去传旨,崔椿命才束手就擒。蒙古人当时有笼络高丽之心,最终以“我且不杀尔。既(高丽)与我约和矣,(我)杀全城忠臣可乎?”的理由,饶了崔椿命的性命。崔椿命大难不死,一时间名声响彻高丽,成为名满高丽的大英雄。

崔玉深身为崔椿命的后人,当然深深引以为傲。

朱标沉声道:“哦?是吗?如此看来,你崔玉深,是下定决心,不肯投降了?”

“然也!”崔玉深点头道:“我今日要像先祖崔椿命守慈州一样,死守安州城!成就不亚于杨万春乃至于吾之曾祖的千古美名!”

“千古美名?恐怕是千古骂名吧!崔玉深,你等着,且看七日后,孤如何轻松击破你的安州城!”

“就怕你不敢来!”

话不投机半句多,崔玉深下了安州城墙,朱标率领诸人回归大营。

“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威力,就要在七日之后揭晓!


状态提示:第363章 言之不预,再出金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