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史上最强太子>第117章 悠悠三载,底蕴深藏

律法总纲定下来之后,朱元璋对律法的关注程度,就降低了许多,反正不合适的话,十年后还可以改嘛。

事实上,这才是朱标的主要目的!

在他的引导下,大明的生产力水平肯定会突飞猛进,律法当然要随之不断修改。

还有更关键的,朱元璋和朱标虽然是古往今来关系最紧密的天家父子,但是朱标毕竟是穿越而来,和朱元璋在很多事情的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朱标总不能因为律法之事,经常和朱元璋吵架吧?

现在定下了律法十年一修改的规矩,朱元璋对律法的关注小了,朱标就可以往律法中添“私货”了。即便某些条文朱元璋确实不同意,朱标也有十年乃至于几十年的时间徐徐图之,潜移默化的改变朱元璋的思想。

家和万事兴嘛,团结是第一位的。

对了,在律法总纲定下来不久,邵荣、常遇春等大将正式平灭了陈汉残部,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回应天了。

确实,尽管武昌都快攻破一年了,朱元璋的大军才彻底平定了盘踞在湖广行省的陈汉残部。

别嫌慢,这时代就这个速度。

钓鱼城下蒙古大汗蒙哥惨死,距离现在不过一百零六年!

襄阳挡住蒙军几十年后,最终被攻破,距离现在不过是九十年!

只要守军的士气能维持到一定程度,一座座城池打下去,真的相当不容易。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尽管朱元璋等人,一直没把张士诚放在眼里。但是,张士诚的势力,总比陈汉残部强得多吧?张士诚安然无恙,他麾下的大军总比陈汉残部的士气高得多吧?想要消灭张士诚,还真没那么容易。

朱元璋也不着急,现在他的脾气,比历史记载中好太多了。

不着急,有什么可着急的?筆趣庫

官员俸禄要五年一议,朝廷律法要十年一议,种痘得慢慢推行……根本就没什么一劳永逸的事嘛,着的哪门子急呢?即便朱元璋出了什么意外,朱标也完全能顶上去嘛。

现在,朱元璋慢慢攻打张士诚,不但能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而且能减少士卒的伤亡,有利于收拾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时光悠悠,眨眼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

比如说,经过三年的征战,张士诚的领土被蚕食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吴国的军事改革也基本成型了。

原来的吴国大军,说穿了,就是兵为将有。朱元璋通过“检校”(秘谍),“幕僚”(控制钱粮),“义子”(相当于监军),“家眷”(高官家眷必须住在应天),“掺沙子”(安插渡江功臣),这五大手段控制军队。

所以,武将的品级是混乱的,官爵也是相当混乱的,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龙凤小朝廷、吴国、大元、陈汉,四国的官制并存。现在,朱元璋和张士诚的战争烈度不大,终于腾出手来,把军队统一了。

现在的吴国大军,以五千人为基本常设单位。五千人的统领为指挥,千人统领为千户,百人统领为百户,五十人统领为总旗,十人统领为小旗。

至于五千人之上的,就看朱元璋的调动了。他让这些大军归谁指挥,谁才能得到五千人以上大军的指挥权。从这时候开始,吴国的大军,才算归朝廷所有。

再比如说,朱元璋和福建的陈友定,也掰了掰腕子。

陈友定趁着朱元璋的大军,攻打张士诚的当口,攻打朱元璋控制的处州。结果,镇守处州的吴军大将胡深,不但将其击退,而且乘势攻下浦城、松溪等地,俘获陈友定部将张子玉。然后,胡深又与吴军大将朱亮祖一起进攻建宁,破其二寨。陈友定输红了眼,孤注一掷,派遣麾下大将阮德柔率精锐的军四万绕到胡深军后,断其归路,终于将胡深斩杀。然后,陈友定向朱元璋求和。

废话,能不求和吗?胡深虽然也是朱元璋麾下一员不错的将领了,但他又不是徐达、常遇春、邵荣这种大帅,又不是朱文正、李文忠、冯胜、俞通海、廖永忠、邓愈、汤和这等大将,充其量也就是与胡德济、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这等战将比肩。

陈友定废了那么大的劲,才斩了一个胡深,还敢继续和朱元璋打吗?

总而言之,此战朱元璋扩充了一些地盘,但痛失了胡深这员大将,只能算不胜不败。陈友定也知道了朱元璋的厉害,不敢继续挑事了,双方继续维持和平。

另外,王保保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战胜了宿敌孛罗帖木儿,受封为河南王。按照大元朝廷的意思,现在王保保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朱元璋。

但话说回来,王保保那点子实力,打得过朱元璋吗?他必须调动大元关中(陕西、甘肃)的力量,才有和朱元璋掰腕子的本钱。

但问题是,王保保自己都不怎么鸟大元朝廷,何况是关中那些军阀呢?

关西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会盟,表示绝不听从王保保的命令。

于是乎,王保保还没跟朱元璋交手,先和关中四军阀打了个热火朝天。至少两三年内,王保保是没能力找朱元璋的麻烦了。

……

……

朱标这三年里的变化也相当巨大。

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翩翩少年郎,虽然身量还还未完全长成,但论个头已经与寻常男子无异。朱标估计,最终


状态提示:第117章 悠悠三载,底蕴深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