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高文怎么了?”
丹森的关注,让本内特还没有来得及转身的脚步就停了下来,顺势说到。
“你们应该看看推特,还有其他社交网络平台,高文又上热搜榜了,我没有完全统计,但至少在十二个国家地区都进入热搜了。”
本内特只用了一句话,就将整个会议室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也许,每个人负责的都是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但毫无疑问,高文就是过去一年时间里最炙手可热的名字。
丹森倒是没有大惊小怪,一个热搜榜也不是什么大事,他更关心热搜背后的情况,“高文那里有什么吗?”
本内特稍稍提醒了一下,“这次球衣活动。”
丹森轻轻抬起下颌表示明白,“首次网球球衣活动?”
本内特点头给予肯定,“球衣活动最后的大奖,是抽取一位球迷前往巴黎三天两夜,最后我们抽奖出的球迷有些特殊,所以策划团队干脆就顺水推舟,在罗兰-加洛斯安排了一次特别活动,制造一些话题。”
“现在,高文就和那位小球迷正在罗兰-加洛斯打练习赛,然后,事情就上热搜了。”
丹森眼底流露出一抹兴趣——
客观来说,网球项目上热搜,情况是存在的,但没有那么频繁,整体而言,热度还是无法和那些顶尖热门运动相提并论;但现在,高文仅仅是和球迷的一次互动,居然就收到如此关注,延续一贯热门。
丹森的身体微微前倾,“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就难倒本内特了,他又不是市场部的,不懂营销也不懂分析,他可以看到热搜,却看不到背后的原因。
但本内特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从热搜情况来看,应该是活动效果特别好,现场路过群众就开始拍照录像,从那些视频就能够感受到,现场气氛特别好,但具体背后原因,还是需要深入了解一下才知道。”
丹森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但他也明白了本内特话语里的意思:
这不是他的专业。
所以,丹森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而是兴致勃勃地思索起来。
类似的球迷回馈活动,其实他们一直在做,坚持不懈地做,因为这就是打造品牌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比如,球员前往病房探望重病或者绝症的孩子。
比如,球员前往平民社区与孩子互动玩耍。
比如,表演赛里邀请普通观众参与其中。
等等等等。
这些活动,不管是商业合作,还是慈善项目,从品牌方角度来说,就是纯粹掏钱,没有任何利益可言;但他们又必须做,隔三差五就必须做,“回馈”了,才能够在社区里扎稳脚跟,塑造品牌的形象。
而且,棘手问题就在于,他们需要宣传,否则偷偷摸摸地进行就无人知晓了不是吗?这可绝对不行;同时,他们又不能大肆宣传,否则就会丢掉活动本身的意义,演变成为一场表演秀,容易掉好感。
宣传与推广,分寸的拿捏往往需要非常非常注意。
高文的“球衣活动”,在足球、篮球、橄榄球等等领域尝试过许多次,对耐克来说不陌生,但在网球领域则是第一次。
从活动规模到资源投入等等环节来说,这都只是一次小活动,可以算是试水,丹森作为耐克的全球品牌形象总裁,这些活动不需要他一一过问,但网球领域的首次尝试,他确实是知道并且批准了的。
目前为止的反馈信息来看,“球衣活动”所取得的效果都远远超出预期,确实展现出高文全面上升的人气——
本来,根据市场调查,他们认为高文背后的华夏市场屡屡发力,球衣销量的主力购买源就是来自华夏,当然,这也是耐克最初签约高文的主要目的,现在所有构想全部成真,他们自然是也喜上眉梢。
但事实上,伴随着高文的持续进步,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节节攀升,除了亚洲地区,其他地区也能够深深感受到高文的影响力,方方面面都正在以“偶像”的姿态冉冉升起,这就是一个意外发现了。
然后,又是罗兰-加洛斯?
有趣。
非常有趣。
在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个背景知识,为什么需要强调罗兰-加洛斯的特殊性呢?
高文首次出战法网就能够赢得如此瞩目,这已经是一个意外;但更多原因,则是来自于挑剔的法国球迷。
此前不止一次提到过,法国观众的难以伺候,高居四大满贯之首——
包括全球主场在内的费德勒也曾经在这里被嘘声骚扰到情绪失控,另外,小威廉姆斯和莎拉波娃泪洒赛场、纳达尔遭遇全场嘘声、德约科维奇和观众发生口角冲突等等事件,全部都值得载入史册。
四大满贯,可以这样总结:
澳网观众,热情洋溢,聒噪异常,特别是本土球员的比赛,全场比赛震耳欲聋的噪音已经成为一种污染。
美网观众,自由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打断比赛的进程,但往往不是噪音,而是窃窃私语的琐碎声音又或者是手机拍照的闪光灯等等细小的干扰。
温网观众,堪称完美,全然没有“足球流氓”的风采,不仅礼貌而且绅士,堪称是四大满贯里最遵守礼仪也最懂得看球的一群球迷。
至于法网观众,挑剔、傲慢、麻烦。
在这里,集中体现为两点。
其一,和澳网一样,巴黎无条件支持本土球员,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