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费根说完,阿德尔曼开口了:“我以一个专业教练的眼光来看,那球绝对是瞎传的!”
“……”
这下费根哑口无言了。
不过,他旁边的富兰·比林伯利老爷子却开口了:“瞎传的也好,精准的妙传也罢,这些都不重要,关键的是,孟菲斯的打法变了,而这个乔伊·多西的打法也变了,这才是下半场他们迅速扳平比分的关键。”
老爷子德高望重,虽然只是个专栏作家,但资历和见识在那摆着了,他的观点就是权威,即使是阿德尔曼也不能轻易否定。
而老爷子的眼光也确实“毒”,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
多西和孟菲斯确实都换了一种打法。
防守上的全场紧逼,是显而易见的,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这不是最关键的。
关键的是,在进攻中,球队赖以生存的DDM战术运转流畅起来了!
DDM战术(theDribble-DriveMotionOffee)是孟菲斯大学立足的根本。上赛季没有罗斯,靠着这一战术他们也杀进了8强。如果不是遇到了如日中天的奥登,完全可以走的更远。
而今年,有了超级控卫德里克·罗斯,更是为这一战术体系插上了翅膀。
罗斯在DDM战术体系中打的行云流水,发挥的淋漓尽致,顺便带动了队友们也发挥的游刃有余,孟菲斯“铁三角”威名赫赫。
正是因为球队运转的太流畅了,个人发挥的太精彩了,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DDM战术体系在球队中的作用,甚至误以为孟菲斯是靠着罗斯的天赋,以及铁三角的个人能力,才取得的如此成绩。
依靠球星的个人能力,球队可能会成为一支强队,但要想争夺冠军,那肯定是建立在完善流畅的战术体系上的。
而今,在决赛中,当球队遇到了困难,铁三角的两端被牢牢限制住之时,战术体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说起来,球队下半场战术体系的流畅,与多西打法的改变息息相关。
他在中场休息时,仔细考虑了自己身体状态的现状,决定改变打法,减少持球,打团队篮球。
他对卡帅的那番言辞,并不只是溜须拍马,其实是他真实的想法和决定。
在之前的比赛中,作为铁三角的内线支柱,他的持球进攻占比很多,但现在他主动放弃了持球进攻的打法,完全将自己化身为一个轴心,只做好一件事,那就是不停的移动、接球、转移。
DDM战术讲究的是不停的带球、突破、分球。后卫是核心,但要运转流畅,内线却是关键。
因为他承担着接球转移的重任,就像是一架精密仪器核心部件中的一颗螺丝钉,看起来不起眼,但没有他却根本无法运转。
当多西放下刷数据的心思,把自己化身成一颗螺丝钉后,球队DDM战术体系高效流畅的运转起来了。
孟菲斯进攻,罗斯突破了查尔莫斯的防守,面对斜刺里杀过来补防的布兰登·拉什,他选择了分球,球再次传到内线的多西手中。
多西身后的萨沙·考恩不敢怠慢,紧紧顶住多西,不让他转身。
但多西压根就没准备单打,球传给了外线。
他们两个人已经牵制住了3名防守队员。
外线的C.D接球,吸引对方注意力后,立刻横传,球到了安德森手里,这时候对方的防线已经彻底乱套了。
安德森却还没投,再传,却是罗斯已经拉出来接球了!
罗斯接球,出手,命中!
孟菲斯的进攻流畅至极。
虽然多西只是其中的一环,在这次进攻中既没有得分,也没有助攻,普通球迷也许没觉出如何来,但在真正的专业人士眼中,却都看出了门道。
“干的好,多西!”卡帅在场边大声夸赞道。
而远在休斯顿,火箭队主帅阿德尔曼眼前一亮。
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普林斯顿体系内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