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我的谍战岁月>第229章 摸鱼儿巷(大家端午安康)
,甚至以碾压来不及躲避的沉阳老百姓为乐事。

日军在满铁附属地与商埠交界处设有电网,鼓楼旧址放置日军炮台,城内满铁奉天公所成为日军城内作战临时指挥部。

日军封锁各交通道口,举着步枪、闪亮着刺刀盘查行人。

对稍有反抗行为的百姓,日军随意枪杀,许多手无寸铁的百姓惨死在日军的枪口、刺刀之下。

……

日军占领沉阳后,杀人如麻,完全是以杀戮百姓为乐。

在街头执行盘查和巡逻的日军,任意枪杀行人,往往在路上用白灰画一大圈,有误入圈内的行人,则立即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

而马路上,几乎全部被白灰画上大圈,行人经过该处,吓得嚎啕大哭,因为根本不可能不经过白圈就通过。

日军士兵则哈哈大笑,朝着情绪崩溃的百姓举枪射击。

潘老九的孩子、婆娘走在马路上,日军跑过来,围着娘俩画白圈,然后说她们进了白圈禁地,随后便开枪射杀。

“俺是听了逃难进关的老乡说,才知道俺家老爹老娘、老婆孩子、兄弟死的这么惨。”潘老九眼珠子红红的,他没有哭,可能眼泪早就流干了吧。

程千帆摸出一支烟,闷闷的连续抽了几口。

他特意询问潘老九家人惨死之事,自然是有目的的,其意在激发潘老九对日本人的恨意。

效果很好,看潘老九样子,程千帆心中可以确定,这样的潘老九即便是被日本人抓住,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向日本人卑躬屈膝的。

只是,与此同时他的心中是那么的痛啊!

潘老九那些惨死在日寇手中的家人,同样是他的同胞!

在杭州雄镇楼受训期间,为了激发学员的抗日、员开放了一批机密资料,其中有关于‘九一八事变’惨桉。

当时在东北讲武堂学习的一位学兵在接受报馆采访时候说:

大北门里路上,横暴着一具中国人的尸体,看样子是被日本兵用刺刀捅死的,惨不忍睹。

这是日本兵由汉奸领着挨家挨户巡查,在一家搜出了军衣军帽,当场捅死两个。

这也可以证实潘老九说他的堂弟是被汉奸带了日军士兵上门杀害。

程千帆在雄镇楼的图书馆便看到了一篇文档,是特务处沉阳站秘密记录的:

“日韩军警巡逻街头,遇有形似士兵、学生,腰部有系腰带痕迹,或穿马裤者,持枪便刺。

城内鼓楼、小西边门、各警察分所、中国邮局等处,以及各交通要道,均有尸体陈卧,无人敢望。

每处三五人乃至数十人。

第六区警察分署门前,死尸横置二十余人,其中有我特务处潜伏弟兄数人。”

……

潘老九抽烟的手在颤抖,可见其内心的痛苦。

程千帆心中内疚,不过,他并不会后悔无情的揭开潘老九内心最大的伤疤。

身处此乱世,国仇家恨——

“国仇家恨。”程千帆将烟蒂扔在脚下,用鞋底碾灭,他拍了拍潘老九的肩膀,“活下去,跟着我,杀鬼子!”

他没有说什么节哀、保重之类的话。

对于潘老九来说,他们心中觉得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报仇,就是杀鬼子。

潘老九如此,桃子亦如是。

……

“我听钟组长夸赞你,说你善于动脑子。”程千帆说道,“你觉得那个男娃是陆飞的儿子小龙的可能性有多大?”

“七八成的把握。”潘老九说道。

“噢?”程千帆露出惊讶之色,“理由呢?”

“属下去附近的杂货铺买烟,看到杂货铺有四川大曲酒。”潘老九说道,“我便装作好奇问了句。”

“掌柜的说那是帮三十三号那家进的货。”

“他说那家男人喜欢喝大曲,这酒不太好买,也就是能搞到。”

看着肖勉,潘老九说道,“郑利君喜欢喝大曲,上海沦陷后不太好买,一直都是陆飞帮他弄大曲酒喝。”

程千帆闻言点点头,心中对于潘老九的机敏和观察入微赞叹不已。

……

从大曲酒这一点,可以和陆飞联系上。

此外,小男孩名字叫小龙,也可以和陆飞联系上。

一个可以说是巧合。

两个还是巧合的几率太低了。

事实上,仅仅只是有一点能够联系上,已经足以引起程千帆的关注和行动了。

“孩子的‘舅舅’长什么样子?”程千帆问道。

这才是他关注最重点。

‘唠叨’是此行的第一目标。

换而言之,即便是能够证实女子是陆飞女人,男孩是陆飞的孩子,但是,那名男子不是‘唠叨’,程千帆也不会动手。

程千帆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动手越多,暴露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按照军统局的常例,除非是确有命令,一般而言,谁家出了叛徒,谁家自己清理门户。

这是为了照顾出事的单位的面子,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一个大家默认的‘将功赎罪’规则:

便以陆飞为例子,他是上海站的人,此人险些害的上海站被日本人一网打尽,此乃上海站之奇耻大辱,也是郑利君的奇耻大辱。

由郑利君安排行动干掉陆飞,这是郑利君将功赎罪的机会。

倘若其他人没打招呼就干掉了陆飞,这便是坏了规矩,会大大‘得罪’郑利君和上海站。

程千帆会将情报告知重庆总部,请总部联系上海站方面以兹引出陆飞,动手除掉此人全家。

是的


状态提示:第229章 摸鱼儿巷(大家端午安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