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李重进脸色难看,但人家又没指着鼻子骂他,难以反驳。
官家身边的符皇后穿着点华贵,雍容典雅,与官家坐在上位,从头到尾都表现很得体。
比郭荣足足小十岁左右的符皇后看起来年轻很多,坐在一起都不像普通夫妻。
一般符皇后不说话,别人问候也只是嘴角挂笑,微微点头。
只有在官家夸奖史从云的时候她开口说了两句:“少年人有这样的志气和能力很难得,只是以后要记得好好为官家效力,戒骄戒躁就好。”
这也是变相的为史从云说话,顺带不着痕迹反驳了李重进的话。
之后官家在酒宴的末尾命令刚从河北山东回来的韩通率虎捷军两军,前去支援前线支援攻打凤州城。
皇园中的酒宴之后,史从云的名字在大梁达官贵人之中悄悄传开了。
对于普通百姓则没那么出名,对于大周而言这不是一场举国大战,只有关中的百姓才能时时听到战争的消息。
不过对于蜀国百姓而言,因为赵季礼的神奇操作,史从云到了大名鼎鼎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虽说还做不到小儿止啼,但只要听说这名字都人心惶惶。
其实凤州、武威一线距离成都还有上千里,可由于东北面行营都监赵季礼这个理论上的最高前线长官畏战先逃,单枪匹马回到成都,把恐惧和史从云的大名传开了。
多数百姓连成都周边数百里的地理情况都没概念,何况千里之外的凤州和武威城?
感兴趣的是前线死了多少人,有多人被俘。
只知道周国前锋大将史从云连破他们蜀国的八座营寨,击败蜀国大将李延圭,攻破武威城,向着成都方向杀来了。
史从云的名字,成了笼罩在蜀国人民头上的一片阴云。
其实不只是成都人民,孟昶自己也怕了。
如果让周军打通秦岭通道,随后大梁的禁军顺势南下伐蜀,失去秦岭险要为依托,蜀国还有什么资本和大周对抗?
急忙召集朝中大臣商议之后,采取两个策略。
其一是派遣使者暗中前往北汉和南唐,讲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和要害,请他们一起出兵对付后周。
其二就是让光圣马军都指挥使,武定军节度使高彦俦率军北上和李延圭汇合,阻击周军。
其实此时蜀国和周国的差距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周朝出动王景、向训、史从云就逼得蜀国接连派出自己最能打的大将李延圭和高彦俦。
而周朝只派出凤翔节度使,镇安节度使和控鹤军都使。
能打的人还有大把,如王彦超、史彦超、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高怀德、王审琦、李继勋、慕容延钊、韩通、李筠、潘美、赵鼎等等。
实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孟昶的畏惧并不是没有道理。
......
而此时,一切恐惧的源头史从正策马检视大军营地。
连绵不绝的帐篷顺着嘉陵江畔一直向西南蔓延,延绵接近十里地。
史从云也心想,看来他也得昭烈帝真传了,只是不知对面蜀军大营中,有无书生陆逊。
秋天草木凋零,枯枝败叶遍布江岸,如今只差一把火了。
史从云不怕,他心想借给蜀兵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出城,骑马顺着江边往南走,一路上众将环伺。
众人说说笑笑,都在说这一路的功劳和打的战,大家都兴高采烈争功,打到如今这步,回到大梁之后,众人功劳都是少不了的。
只有史从云没那么得意,不知道为什么,或是直觉,或是战争嗅觉,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对于兵法,冷兵器时代具体的排兵布阵史从云一窍不通,所以他让邵季为排阵使,只要排兵布阵他都不插手,只制定总体进攻策略,具体排阵让邵季去安排。
做事最忌讳就是外行指导内行。
不过战略上的把握,史从云认为他没问题,甚至有很多优势。
他对山川形胜的了解,研习过李得胜的战略思想,从大局上去考虑战事,他显然比邵季等人厉害多了。
史从云觉得大局上他们的优势尽显,可蜀国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蜀国并不知道周国的目的,不知道周国只是想夺取关中诸州,肯定会拼命守住陈仓道。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他在蜀国的位置绝不会放心周军打通陈仓道,威胁汉中成都。
蜀地向来如此,只要打穿秦岭阻隔,蜀国几乎等于亡国。
所以蜀国国主稍有理智就不会坐视不理,应该会极力反扑。
史从云想的就是蜀国会怎么反扑?
身边众人说得叽叽喳喳的,越说越激动,董遵诲和王仲甚至为谁功劳大说得吵起来,可他什么都没听见,脑子里全是蜀国可能采取的反击行动。
从上次交锋他也看出,李延圭绝对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不好对付,若他卷土重来,是个很大的威胁。
史从云被他们闹得心烦意乱,摆手道:“都给老子闭嘴,能不能说点有用的,凤州还在前面呢,谁能打下来谁是首功。”
这下两人都乖乖闭嘴了,吹牛,可以;打凤州,不成。
史从云摇摇头,这两二逼谁要敢答应一句,就派他去强攻凤州城!
只是不知道如今朝中是个什么状态,他的战功皇帝知道不知道。
.....
对于朝中变化,史从云丝毫不知。
能做的无非是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