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夏秦帝国风云录>第113章 【征南战记】(11) 两个大聪明

【征南战记】(11):两个大聪明

廉匡被擒的全过程只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王丹与他部下的前队秦军完整的目睹了全过程,此时正默不作声。

“家主...”

一名从蜀郡跟随来的亲信欲言又止,他叫王也,是王丹弟弟儿媳的堂哥,论辈分管王丹叫伯父。

按照秦律,在这种情况下放任友军军吏被劫走恐怕触犯了军规,回去铁定是要受责罚的。

毕竟大秦不是大新,没有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传统。

这里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也不可能完全不走漏风声,况且事后追责下来,身为前军主官的王丹也没有甩锅的对象。

“无能庸才,廉匡误我!”

王丹暗骂一声,命王也前去收拢廉匡手下的败兵,廉匡虽然被擒走了,但其部下尚有数百余众没能出谷,若是能为己所用,当做前排炮灰也是好的。

眼下敌人尽数退到山上,双方都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正在恢复体力等待对方露出破绽。

也是趁着这个机会,王丹才得以从底下人的汇报里审视目前的情况。

“禀上吏,我部司马牺牲,战死者七十一,重伤者六十,轻伤百余,余者皆已力疲,恐难久战。”

一名相貌堂堂的年轻军吏走上前来,他叫邓翀(c),是王丹手下一名五百主的书佐吏,由于那名五百主战死,底下的百将两个受了伤,一个被滚木砸晕,左曲现在由他主事。

黑夫虽沿用大秦军制,但军中职务却在历久弥新中衍生出一些其他称呼,例如五百主就被称为军司马。

经过两个五百主军吏的清点,王丹手下尚有八百可战之兵,这其中包括了随军向导和从征的部落顺民,没算廉匡部的残兵。

敌人的死伤不好估计,谷内只有他们短暂冲突后留下的零散尸体,粗粗数去约莫几十具。

至于在先前箭弩对射中造成了多少成果,王丹就不知道了。

此时,王也收拢完出谷无望的残兵前来回报。

“更始部尚有五百能战之士!”

王也先是高声呼喊鼓舞士气,走到王丹身边时才压低声音道:“家主,大事不妙。”

“嗯?”

“有更始残兵侥幸攀爬到谷口巨岩上向外眺望,发觉平夷中郎将并没有发兵来援,大军徐徐退出林间,在上风口的高地上扎营,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有所动作了。”

王丹闻言眉头微蹙:“此言当真?”

“我派小七爬上去看了,确实如此。”

王也点头道,伪瓦人虽然撤回山上,却始终保持着对谷口的高度警戒,但凡有秦兵想要攀爬翻过去都将遭到善射者的重点袭击,好在那名叫小七的家丁如猿猴般轻盈,才在一众袍泽的掩护下看到了谷外情况。

这个消息不说晴天霹雳,可传出去也是能让手下士气大跌的坏事。

王丹很清楚自己麾下的郡兵和平夷中郎将麾下的主力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平时在境内剿匪除寇不在话下,从征时也能打打辅助,可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组织训练程度,都要远逊色于日日训练的野战精锐。

这不,虽然收拢完败兵身边还有一千三百之数,但王丹已经开始在做其他打算了。

让亲兵掩护自己爬出去的可行性太低,就算能脱身事后也难免被问罪待斩,这条首先排除。

眼下后退的谷口不通,前面呢?

是拼死向前杀出,还是固守在此待援?

前方的路线不明,还可能有敌大军在侧,王丹迅速否定了这个想法。

再者说,平夷中郎将不可能真的完全抛弃他们,但王丹也没有守下去的信心。

他们每个人身上只携带了三日的干粮,更要命的是此地没有水源,膺战后不少秦军已经喝光了葫芦里的水,被困在这葫芦型的谷中口干舌燥。

就在王丹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负责警戒的秦军猛得敲响甲兵示警!

不用他多做说明,众人都看见狭长的甬道内出现一队龙精虎猛的部落土夷朝这边冲来!

“列阵!架盾!”

稍稍恢复气力的秦军鱼贯而起,在敌人接近前便摆开严阵以待的架势。

而那支部落兵不似寻常土夷,竟也听从号令行事,在距离秦军百五十步的地方减速停住,也立下重盾抵御可能的弩矢齐射。

不过为了节省尚不知道从何补充的箭矢,王丹并没有下令射击,而是谨慎的数着对面大概规模。

与此同时,山上也声响大作,伪瓦精兵纷纷露头呐喊,疑兵尽起以壮声势!

这一刻起,他们的数量比秦军多了。

就在王丹深感棘手的时候,对面竟派了一个懂中原话的人过来劝降!

“吾乃前将军属吏牧史令,请秦将于阵前问话!”

对面使者原先是西南夷部落里专门负责与秦吏对接,按季上交贡物的带路党,现在则是孟奋建立伪官府统治西南夷地区照抄秦地制度设立官职后的一个郡级属吏,理论上与王丹平级。

受益于黑夫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开展推行官话的运动,即使是远在西南边陲的蛮夷部落里也有能听得懂且会说大秦官话的文化人。

王丹闻言疑惑不解,孟奋自称太师他有所耳闻,但前将军和牧史令又是什么东西?

没等他露面,那使者自顾自的说道:“前将军奉太师之命率万军在此恭候多时了!但念在两邦过去旧谊,不忍百姓受难,只要大秦肯退兵,我等绝不再犯秦地,如此两邦相安无事,各营


状态提示:第113章 【征南战记】(11) 两个大聪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