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李佑的大唐>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

“房兄大唐是如何应对大疫的!”

敦化坊中,李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询问大疫的防治方法,而房遗直就是给李佑解惑的人。

而让李佑感觉很震惊的是,此时大唐的防疫还真的不是那么的简单,因为自贞观开始,大唐已经先后遭遇了三次疫病。

贞观十年关内河东大疫;贞观十五年三月泽州疫;贞观十六年夏谷泾徐戴虢五州疫。

这些大疫死者无数,李世民作为一位爱民如子的皇帝,当然是最着急的,李世民是一个把百姓健康挂在心上的好皇帝,他亲自搞了个配方,叫广济方,是个专门应对疫情防控的好方子。

可方子发下去后,李世民还觉得不放心,万一有人看不到,或看到后忘了怎么办?于是他赶紧又下一道诏书:

朕顷者所撰广济方,救人疾患,颁行已久,传习亦多,忧虑单贫之家,未能缮写。閭阁之内,或有不知。偿医疗之时,因至夭横。

性命之机,宁忘恻隐,宜命郡县长官,就广济方中逐要者,于大板上件录,当村坊要路榜示。仍委采访使勾当。无令脱错。大意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广济方,无论是乡间还是城市,各地官员务必要把方子内容详细地刻在路旁的木板上,时刻提醒百姓防疫。

除了这些,李世民还特别重视传染病的防控,送医送药,下诏书减免户税,并明令要求地方官员处理好无人收管的尸体,防止再次传染。

孙思邈还提到了关于水净化处理。

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将配好的药材沉到井里,起到改善水质、防控疾病的作用。他说: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著药,辟温气也。

还有就是,唐朝贞观时期,已经很清楚疫病要如何防治,最重要的就是隔离和掩埋。

唐朝此时已经很明白,尸体是病毒和细菌借以大量繁殖的最主要载体,处理尸体,也是切断疾疫流行的一个重要渠道。

人死后若得不到及时掩埋、抛尸田野,病菌很容易会传给活人。所以官府都非常重视对尸体的掩埋,凡遇大灾大疫,一般都有掩埋和隔离死者尸体的做法。

跟着就是坊隔离,开办慈善机构

这个时候的唐朝,甚至出现了“方舱医院”唐代的寺院医学十分兴盛,由僧人开设乞丐养病坊,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

另外,在唐代两京宫城中还设有称作患坊的机构。许多患病的宫女被集中于此,进行隔离和集中救治。

一开始李佑还准备将自己先进的防疫知识告诉唐朝人,可是现在看来,唐朝人的防疫知识不比现代差所以这也让李佑真正的放心下来。

这段时间和房遗直的聊天,李佑也知道了房遗直的才华,直接将房遗直收为了自己的心腹。

有了李佑的庇护,房遗直也感觉到了安全,房玄龄还特意的请李佑单独叙了一次,表达了自己对李佑的感谢,毕竟愿意帮自己长子的还真的不是很多。

就这样,两天之后,眼看李佑还有几天就可以前往现代的时候,这一天长安的温度终于有所下滑,可是就在这一天,又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让本来已经安静的甘露殿,再次人满为患。

本来今天是长安最普通的清晨之一,每日清晨,悠扬的报晓鼓声都会在长安城响起,将这个在睡梦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唤醒。

由太极宫正门承天门敲响第一鼓,随后各条大街和各个坊间及寺院的钟鼓会依次想起,对长安城内的百姓来说,这钟鼓之声是真正的“叫早”,一天的劳作会就此开始。

随着钟鼓之声,皇宫大门,各坊的房坊门,当然还有长安城的城门也会依次开启,城外的旅客们终于可以鱼贯而入了。

一早进城人不多,想在长安城的主要街道看看街景那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果您想吃早点,那主街上可是没有。

虽然主街上找不到吃早点的地方,但是只要您走进了“坊间”,便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早点摊儿了,地方美食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您的胃和味蕾的需求。

可是就在一群百姓和旅人准备进入坊间吃早点的时候,忽然,一匹快马从明德门中冲入,看到突然来的一匹快马,长安的守城士兵本来想要拦阻。

可是这个时候,只见快马之上露出了一只旗帜,这旗帜是八百里急报的旗帜,守城士兵一个惊骇,跟着就见快马飞速闯过了城门,马上传出人声:“襄州八百里加急,大疫,大疫,襄州大疫!”

一句大疫,直接将所有听到的人都给惊吓在当场。

“襄州八百里加急,大疫,大疫,襄州大疫!”阿杰三天之中没有下马,终于让他来到了长安,只听阿杰挥舞手中的旗帜大喊:“襄州八百里加急,大疫,大疫,襄州大疫!”

要知道这个时候,阿杰已经完全是在用自己的意志在喊,他全身早就已经没有力气了。

刚刚冲入长安之中,喊了大约不到十声之后,阿杰就已经支撑不住,直接从马上栽了下来,脑袋碰到了长安大理石上,鲜血直流。

而阿杰的嘴中还依旧有气无力的喊着:“襄州八百里加急,大疫,大疫,襄州大疫!”

终于这个时候,身后又来一匹快马,这位就是刚刚守城门的士兵,直接他一把将阿杰的旗帜给拿在手中,可是阿杰却死死的将旗帜给拿在手中,这个时候就听那位守城门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