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启明1158>一百六十九 苏咏霖谨遵领帅之命

赵开山以领帅的名义封苏咏霖做河北总管?

还要让他自己去开拓?

这……

这是要干嘛啊?

这是要公然分家?

苏咏霖面不改色的看着赵开山,赵开山则怒气满满地盯着苏咏霖。

场面一时间极为紧张。

赵作良立刻反应过来,意识到虽然结局是预料的结局,但是赵开山的情绪太不正确了,于是果断站起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在说些什么呢?同属光复军,大家都是战友,是反金的战友,怎么能说出这种气话呢?这样的话不可以再说了!”

赵作良圆场之后,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赶快站出来一起帮着圆场,说些场面话。

苏咏霖先坐了下来,赵开山也随后坐下,场面得到了缓解。

但是问题的核心并没有得到解决。

苏咏霖的想法是走出去,广结盟友,策反天下,以举世皆反战略应对金国庞大的军力和国力,逼得他们多线作战,不得全力攻打光复军。

赵开山则想修炼内功,占据山东之地,苦心经营,扩军备战,以迎战即将到来的金军主力。

两人一个要走出去,一个要留下来,看起来,战略路线上的矛盾难以调和。

会议桌上,一群人看着苏咏霖和赵开山之间隐隐成型的对峙,感觉情况不妙。

同时也感觉时代变了。

之前苏咏霖都是调和势力,基本上是赞同赵开山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的主张,不接受赵开山的意见,也不屈服。

看起来战功增长了,威望增长了,苏咏霖也开始有脾气了。

众人都为此感到惊讶,但是惊讶归惊讶,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在情理之中。

说他居功自傲也好,这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功业,自己获得的威望,不偷不抢,全凭实力,在这个造反群体里,这样的态度是很吃得开的。

一些认为苏咏霖会为了调和而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不惜损失自己的利益的人顿时就感觉苏咏霖不一样了。

他也是一个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斗争决不妥协的存在。

尽管对方是他的【兄长】,以及领帅。

他不在乎。

他要坚持他应该坚持的,得到他应该得到的。

仅此而已。

赵作良可以说场面打圆场,但是涉及到战略决策的部分,并非他所擅长。

现在场面好看了,但是核心争论依然存在,两人依然寸步不让,谁也不愿意做出妥协。

赵开山甚至还在放狠话。

“雨亭,我知道你善战,但是你毕竟年轻,不要认为只要打了胜仗就可以号召所有人一起造反,不是什么人都愿意造反的!”

“只要对自身所处环境不满,人就有反心!金廷大规模迁移猛安谋克户南下,大规模括地,这就是造反的原因!只要他们还在括地,还在迁移女真人南下,就必然会引发抗争!

不是没有人愿意造反,而是没有人敢造反,没有人敢带头,现在光复军带头了,甚至击败金军占据了整个山东,这将极大地鼓舞整个中原的仁人志士!让他们跟我们一起,举世皆反!

只要我们宣传到位,他们会蜂拥而起!只要我们走到哪里,哪里的仁人志士就会揭竿而起跟随我们!跟随我们的人越多,掀翻金廷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不仅不能保守,还应该拼命地进攻!”

苏咏霖一拍桌面:“对于我们而言,进攻才是唯一的生路!进攻!”

苏咏霖的话相当振奋人心,说的那些本就敬佩和仰慕他的战功的将领心潮澎湃。

连本来对他无感甚至有些不喜的人都为之赞叹,觉得他的说法是对的。

对此,赵开山却拿不出应有的激情和他辩驳。

赵开山甚至感觉自己的气势被压制住了,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话来。

“这都是你的揣测,怎能当真?”

“我是有依据的,如何不能当真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之以利,只要我们足够真诚,光复军必然所向披靡,十几万大军兵分数路出击,不需要多久,每一路就能再发展出十几万人,人数一多,恐惧的就是金人!”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在彻底把金人赶出长城之前,绝对不能停止进攻!我们要不停的进攻!不停的前进!一日都不能让他安歇!直到把长城夺回来为止!”

好家伙,把长城夺回来?

苏咏霖的这个目标可算是让不少人为之惊叹。

连赵作良都给震住了。

长城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对于已经失,已经比较模糊了。

他们依稀记得长城在北边,是一座非常非常长的城。

到底究竟有多长,很多人也说不出来。

长城的意义在哪里,他们也未必清楚。

但是当初宋太宗两次北伐试图夺回长城的事情却依然在中原流传着,两场大败让中原汉人政权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和长城,使得北方骑兵可以长驱直入河北,没有障碍。

这让宋朝在河北的经营问题上十分被动。

徽宗时,宋军一度冲入燕云,问金人买回了幽州,但是很快就失去了幽州,不仅如此,还把自己的国运给葬送了。

燕云十六州和长城就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一般,成为南北两宋的悲愿。

夺回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连一个统一国家和大后方都没有,还谈什么夺回长城呢?

这样莽撞的冲过


状态提示:一百六十九 苏咏霖谨遵领帅之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