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苟出一个盛唐>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河东

此时的河东已非当年的河东。

李存勖攻略河北之后,河东的力量便被分散了。

王满渡、胡柳坡两场惨败,河东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已经没有任何资格跟李晔谈条件。

不过这么大的区域,不见见刀子,肯定有人心不甘情不愿。

强扭的瓜不甜。

你不把别人彻底打趴下,别人总觉得你不行,将来还有机会。

肃宗、德宗、宪宗都有机会平定河北,但都留了一个尾巴,没有彻底解决,导致十几年后河朔三镇越闹越凶,成为大唐的痼疾。

李晔是有这个决心的,哪怕真的成为杀人百万的屠夫。

既然李存霸还抱有侥幸心理,李晔只能提着刀子上了。

令高行周过晋州、隰州,攻阴地关。

自己与李嗣源攻沁州。

此时的李晔还没完全对李嗣源放心,所以一直带在身边。

此人在晋军中声望太高,万一被人半推半就的拥立了,搞不好又生波折。

在军事能力上,三个李存霸都比不上一个李嗣源。

而且李嗣源义子众多,分布在河东代北。

李晔的原则就是做最坏的打算,真出事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原本以为沁州手到擒来,没想到张从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跟随丁会南征北战多年,学到了不少东西。

也知道大唐不会放过他,抵抗异常激烈。

城中士卒能活下来的,基本跟他一条心,死战到底。

唐军数次进攻不利。

此时黑云长剑都、亲卫都因为要防备新收编的义儿军、蒲州军,没有投入战场。

神羽军远程打击能力尚可,攻城就力有未逮了。

只有杜晏球的陕州军,数次攻上城墙,被张从武领牙兵推了下来。

沁州军原本就是梁军的一部精锐,在河东四面皆敌,每个人都成了亡命之徒,丁会经营沁州十多年,也一再加高加固,导致唐军攻城不利。

四镇之中,沁州反而成了最难打的。

神羽军的投石都快把城墙盖住了,四面的城楼角楼都被火油烧塌,沁州城仍然没有攻破。

而此时任圜的援军也到了。

不过不是来救援的,而是来投降的。

就在李晔围攻沁州时,河东形势再变。

杨师厚攻破蔚州,击杀李嗣勋,突入代北,兵锋所指,云州、代州、朔州相继投降。

高行周攻破阴地关,汾州不战而降,两部唐军汇集在太原城下。

城内早已空虚,听闻唐军至,乱作一团,士卒逃散。

李存霸就算想守也守不了了,特别是李存审出现在城下,符彦超、符彦卿兄弟二人直接开城。

李存霸只能投降。

河东、代北再次回归大唐怀抱。

振武李存贤被张全义、宋瑶、折嗣伦三军联手攻破,自刎于城中。

整个北地就剩下沁州一城不克。

任何威胁利诱都没用,张从武有七个儿子,分散诸军,军中风吹草动了如指掌。

李晔郁闷无比,李存勖都打趴下了,一个个小小的沁州居然阻挡了二十多天。

张从武连妇人都堆上了,沁州早就成了一座血城。

望着城下的尸体,李晔怒火万丈,亲自在弓箭投石射程内督战。

把李嗣源、李祐都派上去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唐军才攻上城墙。

沁州终于破了,张从武举家焚于刺史府。

牙兵溃军四处逃散,混入百姓之中。

李晔下令紧闭四门,沁州百姓原本就不多,攻城之时,张从武又征调青壮,最后连壮妇都用上了。

唐军驱赶百姓出城,一一甄别,凡是虎口有老茧身体壮硕者,皆捕杀之。

李晔在耆老的指引下,与辛四郎、夏鲁奇等人来到丁会的坟前。

张从武屠丁会满门之后,弃尸体闹事,夜间被百姓收敛,葬于城西南角,连墓碑也不敢立。

李晔长叹一声,与众将士拜祭。

丁会在朱温称帝时归唐,对天下大势影响极其巨大,维护了大唐的颜面,是这个乱世中少有的忠义之士,即便死在战场上,李晔也能接受,却被养了二十年的义子屠了满门。

这个时代的黑暗也在于此了,父子相残、兄弟相杀,自大唐建国以来,就从未断绝。

以后更不会少。

唐末的枭雄们,少有能善终的。

即便如王建能善终,历史上也被李存勖杀了全家。

杨行密就更惨了,全族被徐知诰圈禁。

中土虽然统一了,但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

因为人心永远不会满足。

李晔时常有种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感觉。

也正是这份警醒,令他没有堕落下去耽于享乐。

“把张从武的尸体清理出来,挫骨扬灰,另外在沁州城中建丁王庙,四时供奉,在城外修建大墓,安葬丁将军。”

李晔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停留三五日之后,李晔便在众将的拥护下,北进太原。

太原左拥吕梁山脉,右揽太行山脉,在赵二没有毁灭这座雄城之前,一直是中土北面的堡垒,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

不仅是防御,也是前进草原,挟制河北的基地,北可收雁门骑兵,南收昭义步卒,囤积粮草,以为进取之资。

赵家收不回燕云十六州,原因就是在于太原的没落,河东的没落。

李晔有时候挺佩服赵二的逻辑的,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所以他的子孙就成了金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河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