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间,户部已经将办事的棚子搭好,连桌椅板凳还有算盘账册等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就等着百姓前来购买了。
第一个顾客就是郑东了,这不仅是郑东来的最早,也是因为魏玄同有意想让郑东先体验一下整个流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于是郑东便在魏玄同的陪同下,来到了最东边的棚子。
这里是领取国债券的,那名书记官面前是一沓散发着墨香的国债券,右手边是一本账册。
郑东和魏玄同走过去,那书记官便要起来行礼,但被郑东组织了,“别拘礼了,今天我就是个来买国债的老百姓。”
那书记官唯唯诺诺的坐下了,然后郑东便提出要领取一张国债券。
只见那名书记官先是在账册上写下了一串编号,然后写上了日期,最后留下一处空白,递给郑东,“请寿安伯在这里签名画押。”
郑东按照要求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加盖了自己的私章,这才从那书记官手中领到了一张国债券。
国债券的最右侧和最左侧,已经写上了序号和日期,而这个序号与日期,就是刚才书记官记录在账册上的那些数据。
“这项工作之所有没有让两个人来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利用账册和相应国债券上的字迹来作为一道辨识标记。”魏玄同在一旁解释道。
郑东则赞许的点了点头,“魏尚书心细如发,真是国之栋梁。”
“哈哈哈,寿安伯谬赞了,跟你比起来,我这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说着,两人继续走到下一个棚子,这里是确定购买数量的地方。
在这里,也是只有一个书记官,这个书记官知道不用站起来,便正襟危坐,微笑着问郑东要买多少国债券。
郑东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一万贯。”
于是,那名书记官便在自己面前的账册上,将郑东手中的那份国债券上的序号和日期抄写下来,然后又在末尾处写上一万贯的数额,最后再在国债券中间的两处空白填上了“壹”和“壹萬”三个字,整体就成了“凭票兑换第一期国债一万贯整”。
然后那书记官先在账册的那条记录尾部盖上了一方印章,又在国债券中间“壹萬”两个字那里盖上了同一方印章,郑东接过来一看,应该是这个书记官的私章。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交钱,并且加盖户部的官印,这样才能使国债券生效。
牛大文和严大武将装着一万贯铜钱的马车赶了过来,由专人负责清点。
由于数量太多,这一宗交易就清点了半个多时辰,最终金额无误,便要加盖大印了。
这封大印不是随便一个书记官就能使用的,而是由户部的堂官,一位尚书或者两位侍郎才有资格使用。
现在,作为尚书的魏玄同正在一旁看着,而坐在棚子里的,便是地官侍郎李元素。
只见他将郑东带来的一万贯清点完毕之后,入库封存,然后将郑东的那张国债券上的所有信息让一旁的书记官抄写下来,然后再实实在在的盖上“大唐地官”那方大印。
正当李元素要盖下私人印章的时候,却被郑东叫住了,“侍郎大人且慢!”
李元素动作为之一滞,一脸茫然的看看郑东,又看看上司魏玄同。
魏玄同便问郑东,“怎么?寿安伯觉得哪里不妥吗?”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不是不妥,只是我突然想起来,这防伪的方式还能够在进一步改善。”
见郑东一脸的认真之相,魏玄同也不敢怠慢,连忙追问,“有何良策?”
“方才在记录购买数量的那个棚子里,我见那书记官分别在国债券和账册上盖了一次私印,用以确保这张国债券的出处和真伪。虽然印章不易仿造,但为何不能用更加先进的方式进行防伪呢?”
“愿闻其详。”
郑东看了魏玄同一眼,便拿着国债券走到了前面一个棚子里,对那书记官说道,“请借私印一用。”
那书记官有些迟疑,魏玄同便说道,“本官就在这看着,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书记官便将自己的私印递给了郑东,只见郑东将账册拖了过来,然后将手中的国债券放在账册上,然后在国债券的边缘和账册上那条记录的交接处盖下了印章。
盖完之后,郑东拿起国债券,只见国债券上只在最右边留下了半个印章的内容,而剩下的一半,则被留在了账册上。
魏玄同恍然大悟,指着账册,又指了指郑东,“这...这...”
“没错,这种盖印的方式,是绝对不可能伪造的。”郑东笑盈盈的捏着国债券,“首先,印章因为材质的问题,在篆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纹路,这是其一;其二,使用这样的盖印方式,即使再刻意的模仿,也不可能让两次下印的角度和位置完全相同。由于这种印章的方式是在接缝处下手,因此我将其称之为骑缝章,不知魏尚书意下如何?”
“好...好...好!”魏玄同已经惊讶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能顺着郑东的意思说下去,“就叫骑缝章,印章就像骑在接缝处一样,语义贴切,通俗易懂,寿安伯真大才也。”
“这样一来,在日后进行比对的时候,也能根据账册上的记录和国债券的上序号,轻松比对出真伪来。”
“嗯嗯。”李元素也点了点头,“寿安伯的意思是,我的私印也要这么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