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我师父是骆宾王>第十一章 活字印刷

“报社?”

岑长倩一脸的疑问,旁边的裴居道,韦思谦,以及上面坐着的武则天都面带不解之色。

郑东却一脸的淡然,“对,就是报社。”

“何为报社?”岑长倩问道,“少卿所说的这些,老夫等人从未听说过,还请少卿解惑。”

“不知道几位大人,有没有去过晚辈建造的那所福昌县人民学校?”

坐在郑东上首的苏良嗣说了一句,“老夫去过。”

除了他,就没有人应声了。

“苏相既然去过,想必应该见过学校大院里的那扇橱窗吧?”

“你是说,进门之后,花坛边上的那堵罩着透明琉璃的影壁?”

“正是,但那不是影壁,晚辈习惯称之为橱窗。”说着,郑东转过头看着对面三人,“一般学校里发生的大事,都会有学生记录下来,再交给负责新闻宣传的先生添加上一些评语或者订正,就可以张贴在橱窗上,供全校的人浏览观看了。”

“嗯,确实是个好办法,就像官府的告示一样。”岑长倩一针见血,而后又问道,“可是这和你说的报社又有什么关系呢?”

“报社就相当于一个更大的橱窗,可以面向更多的人,内容也可以更加丰富。上到朝廷方针,下到黎民百姓,都可以利用报社向百姓们传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到国家正在发生的事。其实,早在前汉时期就出现过类似的东西,只不过那时候被称之为‘邸报’,内容也相对单一,写的都是些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受众也只是那些官府的底层官员。

“但报纸所涵盖的内容和受众范围就要更宽广一些了。比如说,朝廷需要对每家每户增收一文钱的丁口税,经过众大臣的讨论之后,征收的理由也非常的合理,百姓们也都能够接受,但往往因为某些地方官徇私舞弊,从中做手脚,然后假传圣旨,暗中加重征税,百姓们也没处说理去,只好忍气吞声。但即使是两袖清风的官员,有时候也会因为无法正确完整的向百姓传达朝廷的意思,导致百姓对朝廷,对官府怨声载道,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确是个好方法。”岑长倩点头表示肯定,“那少卿方才所说下到黎民百姓指的又是什么?”

“这我就要再举个例子了,比如说,岑相,你家有一只爱犬走丢了,但府里总共就那么几个下人,怎么帮忙找呢?这时候您就可以登报寻找,报纸发出去,全城甚至周边州县的人都能看见,您再加上点悬赏,想必百姓的力量还是巨大的。再比如说,有谁家想要卖房子,就可以把自家的房产信息刊登在报纸上,这样一来,报纸就能够将这条信息传播的很远,大大增加了房子卖出去的几率,当然,刊登这样的广告是需要花钱的。”

“不错,好点子。可是这样一来,这报纸不就成为商贾而做的了吗?”

“怎么会呢?在报纸发行之前,只要规定好相应的版面就好了。”

说着,郑东起身走到武则天面前,当着她的面从御案上拿走了一张宣纸,然后向众人展示,“太后,诸位大人请看,假如说这就是报纸的模板,在发行之前,事先规定好,这正面的两版,只能印刷与朝廷或者官府相关的大事件,背面则就留给那些需要登报之人发布信息之用,这样一来,正面发布新闻,背面就是为了挣钱的,几位大人以为如何?”

正当众人都要为郑东的讲解拍手称快的时候,裴居道突然叫道,“先别讨论什么正面反面,挣不挣钱了,现在还有个巨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郑东有些不解,其他人一脸懵逼,武则天不动声色,魏玄同出言问道,“是什么大事?”

只见裴居道一脸正经的说道,“郑少卿所提确是良策,如果能做到的话,我大唐的天官就能省下很大的工夫,但是,诸位宰相大人有没有考虑到,天官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来帮着抄写报纸呢?”

众人一听这句话,都有些愁眉苦脸,苏良嗣也担心的看着郑东。

郑东刚想说什么印刷术,却突然想起来雕版印刷是中唐才出现的,更别提什么活字印刷了。

好家伙,差点暴露了。

郑东理了理思绪,这才起身给武则天鞠了一躬,又给裴居道鞠了一躬,而后缓缓说道,“裴相所言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晚辈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哦?计将安出?”

“太后,各位大人肯定都用过印章不错吧,不管是朝廷衙门的公章,还是个人的私印,定然都是事先找人刻好,放在一旁随取随用的。”

武则天面露笑意,似乎已经知道郑东要说什么了,苏良嗣也是绝顶的聪明,不再为郑东担忧,竟坐在那里开始闭目养神。

“少卿的意思是,把需要印的东西刻成印章,然后再印成报纸是吗?”

“韦相说的不错,晚辈正是这个意思。”

“可是,朝廷每次要印的报纸,其内容定然是不一样的,难道每次都要刻一次这样的大印吗?”

“韦相考虑的是,但印章不需要一直刻,像这种巨大的印刷工作,自然不能每次都刻,所以,晚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姑且称之为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何解?”

“印刷厂可以选用一些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削成大小相等的木条条,截面做成正方形,用以刻字,将每一个字都刻上个三五个,常用字刻上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活字印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