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刚亮的时候,席尔瓦趁着一艘快艇离港,同时乌海也带着三艘船朝江南的方向而去,另外,还有两艘船,是专门去往浙江沿海的港口去采买粮食。
未来也不能全指着澳门那边,李丹也要有另外一手准备。
这次的大旱果然是闽地少有的,回来的兄弟们,远比想象的多,听说可以携带家属到南洋,一个个高兴的又哭又笑,又急匆匆朝家走去。
月港之人看到新来的洋船并不像以前一样急着做生意,他们也不多问,反正洋人都是怪怪的,也由他去。再加上他们最近也要为吃饱饭而四处想办法,更没有人多心关心李丹的这支船队了。
又过了10天,突然这一天的傍晚,一支更大的船队进了月港,里面有洋人的乱七八糟跟大蜈蚣一样的帆船,也有广船。等到这船靠港,竟然从船上开始往下卸下一袋袋的大米了。
这正是席尔瓦带回来的第一支船队。
叶宣这时也刚刚从家中回来,他这次回家不光是光宗耀祖,还按照李丹的要求,要他的家眷也先搬出来,先送到江南,然后用李丹的护卫送到塞北。
他一路所见,也是忧心忡忡,没想到家乡会有如此的劫难。
作为大户人家,他们家倒还活的下去,但是四处都是吃不饱的百姓,他们一样忧心忡忡。所以,叶宣一说暂时搬走,不光他们家,整个家族应和者竟然有不少。
叶宣刚回到月港,听说了李丹要送人到南洋之事,震撼之余,敬佩不已,主动找到李丹,不光他要管这事,他还让他家族的几个子弟帮忙。
李丹一听很是高兴,作为闽南人士,又是本地大家,叶宣出面,远好过自己。
所以,第一批澳门到来的大米,就由叶宣负责和月港当地士绅联系,以比市场价低的价格出售1000石。
消息如同台风一般扫过月港,整个月港都轰动了。立刻无数之民纷纷跑到港口,带着自己的口袋,推着车子,挑着扁担,将积攒下的银子换成白花花的大米,高高兴兴地送回家里去。
这一下,李丹他们跟月港的关系拉近了很多,李丹的行事方便了很多。
这时候,保安队的弟兄拖家带口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月港,月港的士绅百姓等也无丝毫阻挠骚扰之行为,顺顺利利在车马店,在寺庙里,在当地百姓家里暂住下来,并且开始在叶宣的组织下一批批登船。
五天时间,第一支船队就装满了足足三千人,就在月港扬帆启航。
如同水流一般,第一批的人走了,第二批的人紧接着汇聚到月港,等待着澳门那边第二批船队的到来。
又过了三天,去浙江采买大米的船只也回来了,并顺便带回一个大大的运粮船队。
月港的百姓对李丹这些人更加的亲善。
就这样的情况下,澳门的船队第二批也来到月港,就用两天时间,又有几千人完成登船,然后顺利的离开月港。
就这样,李丹的保安队员和他们的家眷和亲戚一批批送走。
人来人走,船来船走,就这样就来到了四月中,闽南之地,早已进入夏季,李丹等人的送人计划也进入尾声。
前前后后已经送了有2万多人,现在留在月港的就剩那300护卫还有其家眷了。
他们是不用送到南洋的,基本按照李丹的要求,要分批去往塞北。
李丹为了方便协调,李丹早从船上下来,就在月港镇中包了个小院。
各方面事项都安排给林肃,叶宣,李丹倒是轻省下来。
他就把小院当教室,给他的护卫等授课。
其实早在从巴城回来的船上,李丹就开始给他们授课,要他们所有人学会识字,能说官话,能看地图,能用望远镜等等一系列知识。
至于炮兵等的目标就更多了,几何知识更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正是李丹带着侯三等储备炮兵学习几何知识。
由于学了有几个月了,平面几何的已经学习完毕,现在已经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方面的知识。
李丹刚在榕树下的一块黑板上画了一个平面示意图,上面标记一个点,跟他们将点面的关系。
这时,叶宣进了院子,来到李丹跟前。
他来向李丹汇报最新的进展。
“那些烈士的家眷大多都找到了,500两银子也都送到他们手里,愿意去南洋的也都安排上了船,剩下的实在找不到,可能是实在都没人了……”
李丹叹口气,他也知道,现在要找齐恐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总算他尽了最大努力。
“好吧,那看来终于将我们保安队员他们送走了。护卫们的亲戚愿意去南洋的也都送走了,现在就剩他们的家眷了,也就千把人,都先送到江南好了。”李丹说道。
叶宣点头道:“船已经安排好了,这两天就可以启程。”
李丹满意地点点头。
“不过,少爷,你这一次送2万多人去南洋,每人花费都要20两银子以上,这一下就花费有50多万两银子。”叶宣提醒李丹道。
“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人命呢,我们可是救一个就能活一个啊。”
说到这里,李丹看了看炽热的太阳,扫视一下院子里干枯的野草,他都不敢想象,现在真正的闽地是什么样的场景。
从前年到现在一直少雨,河流干涸,禾苗不生,不知还有多少百姓在苦难中挣扎。
可是他现在力量还是太小,能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能送走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