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收购优尼科,这个消息虽然看起来比较离谱,但还是有不少人相信,主要是弘毅在资本市场的成绩实在太过传奇了。
随着这几年人员的更迭,外界逐渐知道了弘毅从2002年开始,就一路看多做多原油期货,有人甚至说弘毅是香江原油市场最大的多头。
虽然不知道弘毅的仓位,但2002年国际原油价格不到20美元,现在呢,48美元了。这些人不知道,同一时期,弘毅已经开始做多黄金和铜,国际金价从他们入场时不到300美元,现在已经是430美元一盎司了。伦铜也从之前的1500到现在已经3200美元一吨了。
贺正诚之所以账面亏了四五个亿美元都不心疼,实在是赚钱太多,没感觉了,反正今天亏了,明天就能赚回来,小意思而已。
弘毅的传奇更在于夯实的基础,超高的投资成功率,吉利汽车几经波折,终于在1月底成功上市了,市值20亿港元,弘毅的持股约为15。另外一家紫金矿业,现在的市值刚刚超过20亿,弘毅的持股降到了25,和闽省国资持平。
比亚迪的市值涨到了30亿(前面的文章中说比亚迪上市时市值50亿,资料错了,应该是16亿左右,很多自媒体乱说,用比亚迪总股本乘以发行价就知道),弘毅现在持股15。
另外,经过几轮融资的新能源科技也上市了,市值约42亿,弘毅维持了35的股份,是控股股东。弘毅没有吃独食,引入了实力强大,能够给新能源科技带来帮助的风投:kb,高盛,软银,还有新桥,小草人,林建越等关系户,创始人团队的股份稀释了许多,目前不到25了。不过贺正诚与曾玉群等创始人团队关系良好,公司发展很稳健。
另外一个被弘毅控股的联发科,踢掉了一些不听话不愿意合作的人,弘毅持股超过50,市值在250亿左右,但今年的营收数据虽然没有公布,但稍稍超过了预期,股价市值还有上涨空间。
这些公司,除了联发科,新能源科技是他们早期参与的项目,盈利较大,其他都是后期参与的,比亚迪更是上市之后加入。但弘毅毅然决然的将高风险投资收益专化为股权投资,这个魄力,这个执行力,确实让人心折。赚多了快钱,谁愿意赚慢钱?
当然,弘毅在国内收购鹏发行,入股苹安,收购外换银行,同样是出人意料,最后莫名成功。优尼科的市值虽然有120亿美元,但对弘毅来说,并不是不可能。汇丰银行就主动找上门,询问弘毅是否需要贷款,顺便问了一句:外换银行卖不卖。
卖你个头,贺正诚又不是脑子有问题,他在泡菜股这么多产业,不管是人才还是社会关系,都需要有一个支点,与nhn合作只是打开了泡菜国电商市场的大门,外换银行这样的企业,才有战略价值,短期内是不可能转手的。
还好梁劲松没有犯糊涂,只是说了汇丰的事情,并没有发表意见,没有了外换银行,还怎么让粤省将广发行卖给他们。
梁劲松虽然不像贺正诚一样天真,但他负责的银行金融业务限制颇多,如果鹏发行能够兼并广发行,对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贺正诚脑洞虽大,但并不离谱,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试了未必会成功,不试肯定会失败。
外界并不知道弘毅内部的想法,中海油总裁付成玉同样不知道,正好马雪徵刚刚加入弘毅,去年主导了联想收购了ib,这让很多人更加相信弘毅想要收购优尼科。
优尼科那边也很郁闷,本来想在市场中找一个冤大头,没想到遇到了提前潜伏起来,居心不良的对冲基金,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难办了。
一般情况下,原股东是有优先购买权的,弘毅基金是在优尼科团队公布消息之前入股的,还没有加入公司董事会,但优先购买权这东西,他们要是不给,弘毅可以选择诉诸法律。倒不是一定能告赢,而是肯定能将事情拖下去。
再说了,弘毅在美国又不是没朋友,因为油价上涨,股价暴涨的eog能源就是很不错的合作者。eog能源现在的市值约88亿美元,和优尼科差不多。
付成玉很想收购优尼科,但遇到这样一个意料之外的竞争对手,也不知道是高兴多,还是忧愁多。
就算弘毅不想收购优尼科,但贺正诚购买了20亿股中石由股票,想来会偏向于与中石由。
中石由这几年股息红利很丰厚,三年累计约0.46元,扣掉10的红利税,贺正诚的持股成本下降到了1.4元,而中石由的股价现在超过了4.5港元,是成本价的三倍以上。
但他却高估了中石由与贺正诚之间的关系,除了股东身份,贺正诚与中石由没有任何联系,也不知道是他太矜持了还是中石由太傲娇了。
这不是说贺某与中石由总裁没有见过面,作为顶级富豪,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关键是双方没有合作,对方根本就没有提过。
付成玉不知道这些,先是联系上了马雪徵,证实了弘毅真的有想法,还不甘心,想要说服贺正诚。
“不用担心我们,如果最后只剩下中海油和弘毅两家投标,我们会主动退出。”贺正诚柔声说
“……”付成玉一次次遇到意外,弘毅资本真邪性。
“要不你们将这部分股票卖给中海油?”付成玉
“也可以,但要以优尼科最终收购价结算。”贺正诚
“……”付成玉感到贺正诚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不能理解贺正诚的想法,于是说起了中海油的创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