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这边面对洪水,可以说是有惊无险。镇江府、常州府等地虽然出现了一些险情,但是损失并不大。
与往年相比,可以说是好了很多。不得不说,朱厚照大力推行的兴修水利、修堤筑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倒是长江对岸的滁州、扬州府等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洪灾。
其实如果追查起来,朱厚照可是绝对的“帮凶”。
按照以往的灾情,长江水暴涨,会淹没长江两岸的大片土地。
可是今年不同,由于朱厚照组织大量劳力,事先修筑了牢固的长江大堤,长江水虽然暴涨,但是仍然被挡在了长江南岸之外。并没有出现往年的情况。
虽然长江南岸没有被长江洪水淹没,但是北岸却遭殃了。
无处发泄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了长江北岸。扬州府仪真县、江都县受灾最为严重。
朱厚照得知扬州府遭受了洪灾,决定马上开始赈灾。
由应天府方面筹集粮食,运往扬州府,确保受灾百姓的生活。
同时,从现有人员当中抽调劳力前往扬州府,协助他们抗击洪水。
朱厚照带着王守仁、王钦等人押运着一批粮食和物资前往扬州府。
长江下游的水势早已没有上游那么湍急,最大的特点就是大。犹如汪洋大海一般。
此时,已经漫过了北岸仪真县、江都县等地的大片土地。
当朱厚照赶到仪真县时,洪水尚未褪去。大片的农田被淹,可以说夏粮全部泡汤了。
仪真县县令蔡广洋得知太子殿下亲临仪真县,慌忙前来面见朱厚照。
朱厚照询问了几句仪真县的受灾情况,蔡广洋支支吾吾说了几句。换句话说就是一问三不知。
朱厚照压着火,又问了一下县里赈灾情况。蔡广洋只是表示,县衙已经尽全力进行赈灾。至于采取了哪些措施,做了那些工作,都没有说。
朱厚照冷眼看着蔡广洋,看得蔡广洋瑟瑟发抖。他问道:“蔡知县。尽全力是多大的力呀。咱们县里拿出来多少粮食赈灾,这个总有数据吧。”
蔡广洋回道:“殿下。洪灾发生时,仪真县仅有存粮三千石。我们现在发下去了两千余石了。救灾效果有些差。还望殿下责罚。”
五千石粮食。没有听错吧。朱厚照又问了一遍,再次确认的确只有三千石。
“这么点粮食?怎么能够。堂堂一个县衙就有三千石的余粮。简直是难以置信。”朱厚照没好气地说道。
蔡广洋继续说道:“殿下。微臣已经向知府大人求援了。相信很快就会下拨救灾粮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向府衙上报,府衙那边在研究拨付,等到救灾粮正式拨下来。且不说数量能有多少,就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朱厚照质问道:“指望上面,不仅耗费时间,还不知道能拨下来多少。咱们府衙就不能拿钱出去买粮吗?”
听了朱厚照的话,蔡广洋一副委屈的表情,他说道:“殿下。实不相瞒。县衙现在根本就没有钱。外边还欠着三千两的外债呢。”
原来,蔡广洋是去年刚刚上任的。上任知县临走时,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就是县衙的三千石粮食,还是秋粮结束,蔡广洋精打细算攒下来的。
朱厚照没有继续向蔡广洋发难。当即命其配合王钦等人搬运自己带过来的赈灾粮食。
除了仪真县,旁边的江都县受灾也十分严重。朱厚照分身乏术,就命王守仁率人将一部分赈灾粮食运往江都县。
城外一片汪洋大海。仪真县城倒是没有被洪水冲入。原来是县城四周的城墙起到了很好的防洪作用。
仪真县城外黑压压的一片。原来是城外各村逃荒的难民。
城外的洪水虽然已经退却,但是仍然非常泥泞。这帮难民聚在这里,可是苦不堪言。而城门口的守卫将他们拒之门外。
朱厚照一行赶往仪真县城途中,蔡广洋就提前安排衙役清理城门口乱哄哄的难民。将这帮难民清理到远处。
待朱厚照赶到城门时,这里的难民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连个难民的影子都看不到。
朱厚照故意问道:“蔡大人。你这安置难民做得很好呀。你看,这城门口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原以为会有很多难民呢。”
蔡广洋岂能听不出朱厚照话里有话。他尴尬地回道:“殿下。县里的确是没有太大的能力赈灾。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找吃的了。”
“即便是让他们自己去找东西吃,最起码得让他们进城吧。为什么不让灾民进城。”朱厚照质问道。
原来朱厚照赶往县城途中,也安排人提前过来打探消息。衙役轰走城门口那些灾民,自然没有逃过这些人的法眼。
蔡广洋赶忙跪下,解释道:“殿下。这些难民当中,有一些是刁民。臣担心他们进城后,会扰乱县城里的治安,让城里的百姓徒增伤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忘殿下恕罪。”
蔡广洋说得是实情。灾民当中也不都是好人。有些人趁机做一些违法之事,也是客观存在的。
朱厚照没好气地说道:“你说得也是实情。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这些灾民已经是被迫离开了村子。逃出来就是为了能够活下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都能活下去。待洪水退后,再研究灾后重建工作。你现在马上通知下去。每日两次施粥。巳时和申时。”
蔡广洋立刻安排人去办理这件事了。
随同朱厚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