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零章王八之气王霸之气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众大臣不再犯拧,他们也害怕死,事实上,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害怕死。
普通百姓过得极度贫穷,很多百姓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有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在绝望的时候,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
然而,这些大臣不是,他们有良田万倾,有广厦万间,妻妾如云,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普通百姓永远无法想象的享受。
他们为什么要死?
至于崇祯要出城,那就让他出吧。
众臣让开道路,崇祯的大驾玉辂,开始缓缓前行。
直到崇祯皇帝的车队的随从离开之后,众臣围住温体仁:“长卿公,陛下是因此移驾出宫?”
温仁体此时也是方寸大乱,作为崇祯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任首辅,他自崇祯三年开始入阁,一直到历史上的崇祯十年。
他能坐稳内阁首辅的位置,凭心而论,而真不是像其他内阁大臣一样,依靠的是什么朋党和东林党,他不是东林党人,依靠的其实是崇祯皇帝的信任。
他从来不反对崇祯的意见,不像其他大臣与崇祯顶着来,而是顺势,就像广宁大捷的时候,崇祯要去天津迎接全旭和卢象升。
要是放在其他大臣身上,死也不让崇祯出京城,偏偏温体仁就同意了,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温体仁也不仇视全旭。
在他眼中,全旭就一个武夫,卢象升是进士出身,又是东林党人,如果干出成绩,肯定入阁,抢他的内阁首辅的位置。
如果不是因为全旭发表那篇科普文章,他甚至不会与全旭为敌,因为他知道崇祯心中,全旭的位置,比卢象升更重。
坤兴公主的脸,全旭敢捏。
太子殿下的头,全旭敢拍,而且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崇祯对全旭的无条件信任。
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未尝建一策,惟日与善类为仇”,史书是修的?那是清朝,凡事反着看,温体仁虽然是最适合崇祯朝的内阁首辅。
很多小说都写大明如何如何改革,其实,大明的制度和官僚整个腐败,越改革,越糟糕,因为,这个时候大明已经没有执行力了。
温体仁的内阁,整个而言,在比烂的年代,还算中规中矩,算不上好,谈不上最坏。
温体仁此时最头疼的问题是,崇祯要出宫,不仅没有带着他,甚至没有告诉他所去何处。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意识。
时间不长,一名官员来到他的耳边轻声低语起来。
全旭生病了,好像非常严重。
这让温体仁心中一松。
不过,转念一想,他就有些失望,要知道全旭是武夫,作为武夫,身体肯定是极好的,就算生了病,那他也没有多大的事儿。
当崇祯的车驾抵达良乡县的时候,已经快到晚上子时,全旭已经进入了刚刚准备睡觉,三十多名太医一起上阵。
众太医一通望闻切问之后,转身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侯爷只是有少许着凉而已,喝两碗姜汤驱驱寒,再睡一觉就好了。”
“谢天谢地……”崇祯望着全旭道:“全卿感觉怎么样了?”
全旭也不知道崇祯怎么会这么紧张:“臣感觉,现在强壮得可以打死一头老虎!”
“别说疯话,赶紧把这碗姜汤了!”
崇祯指着周皇后端来的姜汤道:“这可是皇后亲手为你煮的!”
无奈之下,全旭只要捏着鼻子再喝一碗姜汤。
等着全旭睡下,崇祯这才离开这个帐篷。
全旭虽然睡着,可是京城却迟迟不能平静。
“唉,你听说了吗?”
“我又不是聋的?化雹为雨强行逆天,这么大的事情早已传遍整个大明,就算是聋子都该知道了!”
“你说邪不邪门?”
“武威侯说了,人定胜天!大概是这贼老天都让他那股疯劲给吓怕了吧?”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据说是用火箭将一些化学物质送进云层去,变成融水落下来,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也不清楚,大概只有他才知道了。”
“这太神奇了,跟呼风唤雨有什么区别?”
“你要是羡慕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辽东去上学呀,那里学校有教授化学这门课程,把化学学好了,你的孩子将来也能呼风唤雨。”
“你还别说,我前些天就把孩子送到那里去了。那里好啊,管得严,能学到的东西多,音乐、书法、农艺、园艺、武术、天文、地理……样样都教,就算读不出来也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我早在一年前就把孩子送过去了,那小子原本捣蛋得要命,在那里呆了一年,嘿,乖巧得很了!”
不得不说,这年头人工降雨确实是件逆天的大事,大江南北一下子就传遍了,举国为之震动!
最神奇的是,原本雹灾席卷整个北方,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现在却戛然而止了,好吧,从全旭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是这股强冷空气已经是强弩之末,被消耗殆尽了,但是老百姓可不是这样看的,在他们看来,肯定是那个不让人活的贼老天让冠军侯的打败了,不敢再作怪了。
一时间,上至京城,下至穷乡僻壤,王侯公卿,贩夫走卒,都在争相议论这一事情,而且越传越玄乎,传到后来,就变成全旭化身天神,将降下雹灾为害人间的妖孽暴揍一顿,逼他们化雹为雨造福百姓了。
没办法,这年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