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官企>第280章 查个水落石出

甘北山真的摔了一跤。

据说,是被一根绳子绊倒。

有人解释,那就是一根类似于绊马索的绳子。

这个说法,是最早出现的一个版本。

后来,像许多容易被关注的事情一样,版本越来越多。

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摔了一跤,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关注度?

因为,这件事与天宇公司的被托管有关。

再后来,有一个据说接近真实的版本。这个版本的第一口述人,似乎就在现场。

甘北山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

也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人,一旦上了年纪,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体。甘北山也不例外。

正因为甘北山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才活出那种精气神。

甘北山也是一个不服老的人。

而在下码头那个地方,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人并不多。那里的人,似乎都习惯于晚饭后就在家里呆着。

甘北山散步,往往就一个人。

老伴偶尔会陪他散步,次数有限。

甘北山散步时,手上拿一台小的收音机。他喜欢听的是评书,还有相声。

不过,这晚上,他听的是财经新闻。

自从远峰请他出山后,他就喜欢上财经新闻类。

他先离开下码头,上了那座河上的大桥,在桥北的茶馆前,站了一会。

可能吧,是想进茶馆。

又可能,晚上吃的是稀饭,进去喝茶,喝不下去。

他沿着河北边的一条沿河路而行。由东向西。

这条河的南边,因为没有列入旧城改造计划,暂时没有沿河路。想散步,只有到河北边来。

水泥路面。

这条路面上,禁止通行车辆。在东西两端,设有圆形的水泥石墩。

河北边的沿河边上,已经种植了绿化带,伴有一些可以季节性开花的树。春夏有香樟树,秋有桂花树,冬有腊梅树。这时的腊梅树还没有到开花的时候。

这条沿河绿化带,有三公里长。就是从东边的大桥,到西边的大桥之间。

站在河北边,看河南边,有隔代的感觉。这边,之前也是低矮的民居。现在,已经建设起数幢高楼大厦。可在河南边,那些远古风的建筑,让人有年代久远的感觉。

甘北山散步到了西边的大桥,上了桥,到了南边。从这里,也可以回家。

他就是从这边回家去的。

只是,由这边回家,有一点不方便。主要是路面。

下码头当年建设时,是一下子成了规模,还是分期成了后来的这个规模,说法不一。

有史学爱好者查了资料,主要是一些人的口述,说是分期成了后来的规模。

这应该是对的。

因为东边的巷子里,铺的是麻条石。西边的巷子里,铺的是油光的花岗岩。

有人很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西边的一些巷子里铺这种石头。这种石头,可比麻条石贵多了。

没有可以说得通的解释。

至今还是一个谜。

甘北山就是在这边光滑的石头上出的事。

他散步到这边时,天色已经暗下去,也就是说,天黑了。

这边下码头的巷子里,没有路灯。这也正是下码头的人不愿意晚饭后出来的原因之一。

甘北山在一条巷子里,快要到前面十字巷时,前面不远处,有一束灯光照过来,应该是那种四节头的手电筒。因为光束很强烈。

很强大的光束,甘北山一时没有适应。他用手往眼前挡了一下。那束光,没有了。

就在要通过十字巷口时,那束光又在前面亮起来,直接就照在甘北山的脸上。

这个十字巷,也是下码头的一个怪异处。它的东西向和南北向居然都是个斜坡。

甘北山只觉得腿被什么绊了一下,身子没有保持住平衡,就摔倒了,顺着斜坡滚了几滚。

可能是响声太大,或者是响声嘈杂,十字巷处周边的住户,打了电筒出来。这时,巷子里的光亮增加,因为开了家门由房子里亮出灯光。

大家这就发现摔倒的甘北山。

都是下码头的住户,彼此在这里住了有年头,相互间都认识。

甘北山被人背着,送回了家。

有热心人,为甘北山请来了医生。河北边,就有一家中西医门诊部。

医生诊断,甘北山的腿受了伤。据医生判断,可能骨折。

“这么严重。赶紧送大医院吧。”有人建议了。

甘北山老伴这时,开始流泪。

人老了,经不住这样的伤害。老伴开始嘴里唠叨,老头子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当即,邻居们把甘北山送到市立医院。拍了片子,确诊为骨裂。

次日。

甘北山没有到天宇公司。

组建起来的人员,在等着老厂长安排活呢。

设备要运转,工位要重新设计摆放。所有的规划,全在老厂长的脑子里。他人不到场,大家没法干活。

从全力柴油机厂拉来的代工件,只等甘北山下令开工,就可以出产品了。

以这些职工对甘北山为人的了解,这个关键口子上,老厂长应该比他们早到公司才对。

打电话吧。

那个时候,不是人人都有手机。

甘北山没有手机。

即便是家中的座机,也不是想安装就可以的。费用太高。在家中安装一部座机,得要三千多元的费用。这个费用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联系不上甘北山。

有人骑自行车找过


状态提示:第280章 查个水落石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