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姜大邺也很想把系统里的基础知识,大规模的在全国推广。
这样他得到的专业性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多。
但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不解决好,确实不能随意拿出来。
出国留学生,或者商业间谍如果不能完美屏蔽或者阻止,就有很大可能性让这些后世的宝贵知识流入他国。
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有一颗真挚,纯朴的华夏心。
有很多的学术天才,出国后或者因为良好的工作待遇,也或者因为对国人的偏激看法留在了国外。
甚至有一部分香蕉人,在国外从事一些**活动,帮助国外军方提高整体科技实力。
像这样的人,在后世屡见不鲜,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只不过这个年代出国的概率小一些而已。
姜大邺拿出来的所谓“基础知识”,绝大部分都远远超过了现代人的认知,毕竟是未来800年集合了地球联邦的所有人智慧整理而成。
随便拿出一些知识,都极大可能性获得诺贝尔奖项。
实在是因为超前太多,姜大邺把之前获得的两部分“基础知识”,都是选择性的针对推广。
他现在的化学实验团队就是如此操作的。
整个化学团队经过几个月连续不断的招聘和相互之间的介绍,如今大概也有3600多的工程师。
进入他的团队后,就必须签署最严苛的保密协议,而且终身不能出国,除非有特殊事件。
为了稳定这些人的心思,它不仅仅在经济上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还把未来100年内的基础知识分发了下去。
因为化学的分支比较多,所以每个小团队得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其实并不多,但也足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站在世界最巅峰。
以后发表的论文,全部在《巨匠》中发表,并且只署他们自己或团队的名字。
名利都己皆收,还有啥不能满足的?
这些人就算以后要进入中科院的编制名单,凭着姜大邺在国内的崇高声望,也不是没可能办到的。
这才是这些科研工作者心中最大的理想。
他的化学团队坐落在鹏城的长生仙酿生产基地边上,那里有足够多的保卫,在周边甚至还有两个营的部队。
这已经是最大保证了机密泄露他国的可能性。
姜大邺这一次拿出来的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是2085年由华夏人设计和制造的,并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华夏民用航空的主力发动机。
它的最大推动力为681kn,远超当今世界主流的民用航空发动机。
不仅如此,它的环保节能要求都达到了当今世界最高水准。
目前世界上推动力最大的涡扇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旳ge90-115b。
它的推动为511kn,是当今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
他是在用于波音777-200的ge90-85b及用于波音777-200er的ge90-94b的基础上衍生发展的推力加大的改型。
而安-124现在采用的是乌克兰扎波罗日“进步”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大型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lotarevd-18发动机,最大起飞推力为229.77kn。
理论上,姜大邺拿出来的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比安-124现在装备的发动机要强出近三倍。
若安-124换上这种超级发动机,理论上应该提高三倍的运输量,也就是说可以运载450吨货物。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还考虑到整个飞机的机身重量,飞行的风阻等等因素。
由于系统给出了傻瓜式的制造和安装教程,姜大邺很容易的就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组装出一台样机。
他首先从自己旗下的华城冶炼集团和碳纤维化学实验室拿到了最基础的材料。
然后拿到零度机械厂,通过最新的五轴联动机床,把设备零件一件件的加工出来。
最后按照系统给出的安装说明书逐步组装成功。
整一个过程,有些类似于拼积木和分类模块化组装。
世界上最强大的航空涡扇发动机,就这样在一个与航空毫无瓜葛的制冷压缩机机械厂诞生了。
虽然这样的事情有些荒谬,但事实如此,
一般涡轮发动机是五大部件,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然后再大一点的就是齿轮箱。
由于大量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和钛合金材料,整个发动机虽然看似巨大,但整体的重量甚至比ge90-115b还轻20左右。
另外还有些附件了,如燃油泵、液压泵、发电器、起动机、控制计算机和一些电磁阀、活门、作动筒、点火装置、各种液压、燃油、滑油管路和气路,馈线以及控制信号线路等。
相比以上的五大件,这些就比较简单了,只不过,有一些零部件对材料耐高温,耐腐蚀的要求比较严格而已。
这些对姜大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那化学实验室耐高温材料,耐腐蚀材料有很多种,有合成的碳合金金属,有碳纳米膜,有液态陶瓷漆等等。
最后建造出来的涡扇发动机,相比系统提供的性能参数只会更高,使用寿命会更长。
因为系统提供的涡扇发动机技术,是基于2085年华夏自有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而成。
而姜大邺拿出来的材料,是基于未来百年内全球最先进的材料。
他给这款超级涡扇发动机取了个很牛逼的名字——鲲鹏一号。
至于最后的性能测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现在还是未知数。
为了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