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虽深,但离天明尚早。
他们两个大男人自然不会一直躺在屋顶上数星星、看月亮。
陆言已经回到自己房间,在自己身前摊开长长的卷轴,在上面画上了咸阳、雍城、蕲年宫三处。
雍城,对秦国意义非凡,历代有十九任秦国国君以它为都城。秦徳公迁都雍城,“后世子孙饮马于河”,见证了秦国从一个西方边陲小国,崛起为大争之世的主角。
后来秦献公迁都栎阳,秦孝公迁都咸阳,雍城作为宗庙所在,重大礼仪活动都在雍城举行,祭祀列祖列宗。
目前是太后赵姬所在,一应事务都是嫪毐把持。甚至,秦王印玺和太后印玺,虽然是在赵姬手中,但很难说是不是已经被嫪毐得到。
蕲年宫,是一座城堡型宫殿,与雍城相策应,距离并不算太远。也是后来,嬴政去雍城行加冠大典之前居住的地方。
嫪毐之乱,这是一个历史谜团。
嫪毐要杀谁?
要杀嬴政?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传说嫪毐跟赵姬生下两个儿子,还说出了:将来秦王去世,我们的孩子继承王位。
醒醒,嫪毐跟赵姬生的孩子有个锤子的继承权?这种话私下里说说,活跃一下房事的气氛还行,真敢拿到明面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要杀嬴政,悄mī_mī地暗杀或许可以,公然造反绝对是死路一条。杀了秦王,然后呢?大秦立国数百年,发生这种事,秦国所有势力联手,上下一心,撕碎你。然后他们再商量重新立秦王。
嫪毐跟赵姬再怎么蠢,也不会干这种事。
所以他要杀的,只能是政敌——吕不韦或者熊启。
这牵扯到陆言心中一直的疑问:在韩国时,要杀嬴政的罗网,很诡异。好像根本不卖力气似的,最后居然是白亦非堵在了新郑城门外,还被天泽给挡住了。
是不是嬴政敢孤身入韩国的底气就来自这里:他知道,罗网不会杀他。
而后来的武遂王齮,却出乎了他的意料。从知道武遂边关有王齮镇守之后,嬴政的愤怒就抑制不住。这一点,跟他的心胸城府,不太吻合。
最后王齮也证明了这一点:老子要给武安君报仇,跟什么政治,没有关系。
所以吕不韦跟嫪毐分掌罗网,韩国暗杀嬴政一事另有隐情。
关于武遂的一切,也已经被人刻意地抹去。是谁有权利,把王齮从太原“刷”地调至武遂,促成了他的复仇?
陆言把秦国的时间线往后推,嬴政13岁继位,当时自己正在魏国。
秦国朝堂三系并立,华阳太后、夏太后、赵姬,辅政大臣有吕不韦、熊启、王齮、蒙骜等。
王齮和蒙骜都是三朝老将,想让他们领军出征,要有朝堂决策,名义上获得秦王同意,还要征求本人同意,绝不可能这么毫无声息。
之后夏太后死,引发成蟜之乱。在秦法中,有一项:告奸者与缉拿者同功。成蟜叛乱,主要人员成蟜和樊於期都逃出秦国,嫪毐这个告奸者功勋最大,又有赵姬支持,获封长信侯,有太原封地,如日中天。成蟜虽然在赵国被杀死,但那是后来罗网暗杀,已经上不得台面。
到这里,嫪毐封太原,王齮镇太原,他们两人自然而然容易被联想到一起。当时陆言就是这么想当然的。
也只有这么解释,王齮才能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武遂。因为秦王印玺在赵姬那儿,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嫪毐。
武遂一案,简直是明摆着告诉秦国朝堂上的聪明人,我嫪毐准备造反了。他这么有底气,肯定不是来自那两个没有继承权的儿子,应该还有雍城的宗亲支持,不然杀了嬴政你扶持谁上位呀。
好,陆言又在脑海里把宗亲拖上舞台。
嬴政平安归来,嫪毐必然坐不住了。
在咸阳王宫暗杀嬴政已经不可能,前面说了,造反也不可能。
那么他就只能蓄势,给政敌吕不韦和熊启致命一击。到时候即便是嬴政亲政,嫪毐已经大权独揽,又有宗亲支持,可以再废你一个秦王,扶持一个新的。
夜深人静有助于思考,陆言把这些捋了一遍,他相信,关于嫪毐的目标,自己的推测已经接近无误。
这里面,吕不韦握着罗网,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破月当时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符合他所说的“不可长保”的人,有两个:一直掌权的吕不韦,一朝突起的嫪毐。
六剑奴以佐弋竭为首,破月当时的态度表明他不是嫪毐的人。
罗网不一定是我的敌人……
陆言突然灵光一闪,你们的目的根本不是嬴政,当然特么不是我的敌人。
掩日跟破月绝对是为了韩国的苍龙铜盒,杀嬴政只是他们调动的一个借口。
之前在韩国战斗的细节,全部在陆言脑海中渐渐汇聚到一起。
姬无夜跟罗网联系密切,但跟嫪毐不友好。
当时韩王让他亲自带兵包围紫兰轩,他真的看不出来这是调虎离山?不,是因为嬴政死不死跟他没有关系,也不想帮嫪毐完成任务。
再说他居然也知道苍龙铜盒,显然跟掩日破月是一伙儿的。
白亦非曾在侯府战斗中,救了佐弋竭跟六剑奴,想必就在这时他们搭上了关系。他是真心希望嫪毐能够搅乱秦国,因此最后出手截杀。
吕不韦恐怕不是真心要杀嬴政,因为秦国宗亲对他不友好。一旦嬴政身死,嫪毐可以推出新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