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振奋新明>第六十一章 底线就是不剃发

抱着看戏的态度,看其他人和雷兴的师爷抬杠,也是一桩妙事。不过前戏总会结束,主角不能老打酱油。

师爷终于被逼的扯不下去了,开始摊牌:“李当家,某这次来可是给尔等指条大道,诸位可不要自误。”

既然人家都开始点名让出场了,李振新连忙摆正心态用求知的大眼睛盯着师爷的干巴脸用诚恳的语气问道:“敢问先生所指之路在哪5里?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哥可是正儿八经上过大学的读书人,看这话说的,绝对文绉绉。

感受到被尊敬的滋味之后,师爷也顾不上瞎扯了直接说出了底牌。“我家巡抚大人惜李寨主之才,盼阁下能顺势有为,为我新朝正朔效力,勿再行忤逆背离之事,不计前嫌特任阁下为延安府总兵之职。”

哥的才华有人看出来了?果然古人还是有点见识的,可是李振新对这份赏识并不领情。“这新朝正朔,本将可未曾听的出处,然而吾本布衣,躬耕于这穷乡僻野,不求闻名于世,汝家大人许某的总兵之职,吾受之有愧,就厚颜笑纳了,但某有一事相求,吾之部下,世受祖宗衣冠,受不得剃发忘本之苦,不知贵府可能答应?”

拽了一段半文不洋的二道贩子文言文,李振新觉得这水平怎么着也够资格当个读书人了。

师爷听牙酸难忍,不得不用喝茶来压压自己受伤的小心灵。不过他也听出来点意思。这个土豹子看来还是想被招降的,你看给的总兵这个官职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就接受了。

唯一倒胃口的是还想着不剃发,这怎么可能,就是吴三桂这种猛将都不得不接受,你以为你比老吴还牛啊!

最后师爷说其他的条件都好说,但剃发这一条,可是摄政王的钦命万万不可商量,我大清可从来没给任何人开过口子。

既然这么一个小小的条件都不能答应,你们招降诚意在哪儿体现?枉费了李先生搜肠刮肚的拽了半天文言文,连小时候背过的出师表都套用了。

二话不说,直接让人送客,谈不拢就打,师爷临走的时候李振新还不忘又拽了一段文言文:“某虽不才,然区区建虏还未曾放在眼中,尔等是要逼着吾,用连珠炮轰回辽东老家啊。”

师爷走的一点都不安详,临出城的时候还放声大笑,说不日大清铁骑就会来攻城,定要让李振新体验一下狂妄的代价,连珠炮我大清也有。

这家伙的嘴还挺硬,肖正南都准备冲出城,把他押回来,让他体验一下锦衣卫的酷刑。幸亏被李振新劝住了。

认不清形式,不管是李振新还是师爷,他们各自对对方的判断结果居然是出奇的一致。

师爷觉得李振新是打了两场胜仗之后漂了,以为有连珠炮的火力优势就天下无敌了,殊不知我大清已经把这坑人的玩意儿仿制出来了,并且已经在各路镇压反清武装的大军中使用,效果不是很好而是大好。下次大清铁骑到来的时候,就是你李羊毛灰飞烟灭之时。

李振新则认为,目前的态势自己已经自保有余,手底下的正规军都快到两千了,就这战力,凭证防守和火力优势,除非清军集中数万大军打持久战,,其他招数还真对自己无效。问题是清军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在陕北集中到这么多兵力,其他战场上还有友军牵制。

打发走了不识时务的满清使者,李振新让其他人都各自回岗位工作,自己继续编教材。

回到办公室的桌子上,李先生心里愤愤的想,“你以为哥把你大清当根葱啊,哥只是暂时胃太小,害怕吃撑了才缩在这山谷里,等哥教的初中生们毕了业,看看怎么玩你们这些猪尾巴。”

和满清使者谈判破裂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成了大家下班以后议论的话题。大多数人觉得咱们虎威将军就是硬气,一听清狗要让剃发,连延安总兵都不当了,直接抬桌子赶人。也有人说清狗太小瞧人了,以李将军的才能给个三边总督都嫌小。

不过也有一些人,担忧接下来的清军报复,毕竟满清现在是朝廷,和偌大的朝廷作对,总是让人不放心。

这些担忧的人里边,有一个十五岁的小娃娃,王四的儿子原名王二蛋,后来改名叫王文强,目前是李振新的卫兵之一。

就在李振新埋头编教材的时候,王文强走进办公室,用很沉重的语气向李先生问了一个问题。咱们这振川城,能在清军的铁骑下坚持多久?他可听说这几年满清的势力都快席卷全国了,南方那边也节节败退,连皇帝都被抓了好几个。

这个小孩开始思考事情了,这是好事,虽然连绵不断地坏消息,让他感到迷茫,但只要能动脑筋想问题,就说明孺子可教。

李振新放下了手中的鸡毛笔(鹅毛太少不够用),让王文强坐在对面。然后郑重的说到:“小鬼,你能思考咱们振川城的未来这就难能可贵了,咱们振川城放在全国来说,就好比是一堆柴火里的一颗小火星”

说着李振新掏出了打火机,打着了火,对这王文强的脸,然后继续说道“就只有这么打,但是这颗火星却能点燃一堆柴火,这叫什么?这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到这儿李振新觉得要是有一根烟就更好了,这样才能把氛围衬托的更好一些。手里边没烟,总是差点伟人指点江山的感觉。

尽管气氛还不够好,但是给迷茫的小孩子指导人生的工作还得继续下去。于是李振新接着说:“尽管现在满清”势大如柴,然而其只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底线就是不剃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