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振奋新明>第447章 京城的粮价居然跌了

“季兄,今日去巡抚衙门,有何收获?”

“能有什么收获?王兄你这是等着看笑话啊。无非就是稳住粮价,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唉、咱们粮商苦啊,遇到丰年,朝廷不让降价。遇到饥年,又不让涨价。这生意还能做?与其这样还不如弄个工坊,省的被朝廷天天惦记。”

“嘿嘿,要不季兄现在转行,将你的存粮全转给我?”

“王兄,你这是准备落井下石啊,想的倒是挺美!粮价虽然没法大涨,可也不是毫无利润。我季家做了好几代粮食生意,岂能轻易放弃?怎么,你那边江南的粮路打开了?说说情况吧。”

“打开了,江西那边说是能涨价一倍收货,只要运过去就能拿着钱,这生意怎么样?”

“价格还是有些低啊,只不过比在咱们中原赚头大一些。我这边给你一万石麦,你看怎么样。”

“有些少了,能不能再匀一些?”

“不少了,现如今粮食基本上都是通过粮食交易所购的,谁家进了多少粮,有多少存货,官府心里跟明镜似的。大量的粮食流出,朝廷不会不知道。咱们要谨慎一些,虽然朝廷还没有颁布法令,限制粮食流出,但做的过分了,说不定有祸患。当年老西子们吃的亏,咱们可不能再犯。钱是好东西,可也得有命赚不是。”

“季兄说的是,其实我也没打算多做米麦上的生意。江南那边米麦涨了五六倍,能吃起这玩意的已经不多了。我的意思是得在混合面和粗粮上下功夫,季兄有没有想法?”

“混合面和粗粮?你打算怎么做?”

“听说今年甘肃、绥远降水丰富,马薯和苞谷都丰收了。如今又有铁路相通,我的意思是从那里多收些这东西,然后打成淀粉,弄成混合面运到江南去。这东西价格便宜,利润比卖米麦还大,是救饥、发财的好东西啊。”

“这玩意收的人不在少数,咱们掺和进去,也就是喝个汤。王兄你是咋想的?我还以为你有好主意哪。”

“嘿嘿,季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要是平常人做,这生意也就是赚个平常钱。但季兄你不一样,据我所知你家每年卖出的麦有二十万石,现在基本上都是磨成面往外卖吧?一年下来剩下的麦糠肯定不在少数。你说与其把这些麦糠当饲料低价卖出去,何不如混些苞谷面和淀粉,再加少许白面,当吃粮卖到南方去?”

“什么意思?加了麦糠,这混合面还能是面啊?这玩意怎么吃?朝廷那边对混合面的比例有要求,可不容许加麦糠的。”

“江南那边都饿的吃土了,加了麦糠怎么了?还不一样填饱肚子啊!朝廷是不容许混合面中加麦糠,可咱们做的这种混合面又不在朝廷的治下发卖,朝廷会管这事?”

奸商就是奸商,姓王的粮商为了赚钱,可是绞尽了脑汁,居然想到了这么天才的办法。按他想法,买往江南的混合面是和了两成白面,三成玉米面、两成淀粉,三成麦糠的特制混合面。这么和下来,凭空就多了三成左右的粮食,这生意还能不大赚?能做这生意,离不开近几年蒸汽工业的发展。蒸汽磨面机,使得干这事方便的多,要是以前搞这种偷奸耍滑的把戏,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上也赶不上趟。

商人们想尽办法赚钱,朝廷这边却在想尽办法稳粮。总得来说今年粮食少了两成,但这不意味着有重大缺口。按着去年的收成,其实全国的粮食是稍微多出来一部分的,停了酿酒工业,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储备粮,维持整体粮食供应平稳并不困难。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河南和湖北这两个人口大省粮食缺口严重,还有就是有一部分粮食会流入到江南那边。

“云贵、广西、还有粤北的税粮结余,全部投入到两湖地区。还有约谈粮商,让那边的粮商把收上来的粮,在这两省多投入一些。绥远、甘肃、还有四川的余粮,则全力保障中原地区的粮食供应。其它各省,全力保障自身省份的粮食供应。”

“总裁,近期有粮商像江南一带贩粮,咱们是不是要颁布法令,禁止向这一带贩粮,以全力保障我们的粮食供应?”

“别山,我记得你是江西人啊?怎么对自己老家下手也这么狠?对于粮食流入江南,咱们也不能过分控制,总得来说朝廷这边应该还是有一部分余粮的,只要流入江南的粮规模不大,我看还是不宜控制。当然,对于米麦这种主粮还是要有限制的。对了,现在长安、京师、洛阳、武昌等主要城市粮价怎么样?大城市的粮价稳定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全局粮价的风向标。实在不行,就向主要城市发混合面的粮票,限量低价保证城里人不饿肚子,从而平稳粮价。”

“目前来说,这方面还没问题,武昌的粮价整体涨了一些,长安和洛阳涨的不多。”

“京城和天津哪?粮价还稳的住吧?”

“京城和天津没啥问题,最近市场上的米麦还略有降价哪。吾还专门到各个粮商和官方粮食公司的粮库去调研了。粮库存粮丰盈,起码半年内不愁这两地没粮?”

“粮价略有下降?这是怎么一回事?不符合常规啊!”

“主要是海商们运过来的粮食太多,他们为了免税,可是拼命的往过来运粮,天津港都有点快收购不下了。好在天津港马上要封冻,不然文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海商们拼命运粮?今年江南不是受灾了?粮价都涨的不成样子!孙可望那边,听


状态提示:第447章 京城的粮价居然跌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