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巡抚、现在黄河河堤的情况怎么样?”
“总裁、形势相当危机,开封、郑州一线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现在就靠着人为的堆沙袋勉强维持,从陕甘方向报来的消息,那边的雨还没有停,一直在下,水位随时都在上涨,河堤绝对是保不住了。”
“泄洪的区域找好了没?”
“目前基本商议泄洪的地方是在开封以南的菜园口附近。那里地势比较低,泄洪之后影响范围可控,最多也就影响三四个县左右。”
“泄洪之后,开封的水位能下降多少?”
“起码能下降三四尺!”
“这样,宋尚书在开封坐镇,一旦发现势头不可控的时候,立马向菜园口方向发信号弹,开始泄洪。丁巡抚你到菜园口抓紧组织修泄洪闸口。记住闸口一定要可控,在泄洪的时候,不能让其变成改道。材料没有现成的就从附近的火车站,或者是办公大楼上拆预制板,总之一定要牢固可靠。我去泄洪区域组织百姓撤离。”
“总裁去泄洪区是不是太过危险了?洪水无情、再说泄洪区异常混乱,你去之后安危无法保障。”
“如此大灾,吾既然到了灾区,怎么可以躲在身后?不要说了,今晚我就赶到灾区动员百姓转移。”
“要让这么多百姓离家转移,很是不易啊。”
“正是因为不易才需要我去,再怎么说本王在民间还是有点威信的,说的话他们也会相信一二。动员百姓向安全地区转移,本来就是难做之事,一般人说了他们未必理会。”
连夜坐着火车到了泄洪区,第二天李振新就打起仪仗,挨乡挨镇的做巡视动员工作。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让百姓们平白的放弃家园,转移到高地,住宿、吃饭,都是非常麻烦的事。再说还有大片的麦田,这次被淹了,意味着一年的辛苦白费,那一个舍得!
骑着马到了一处村落,当地的官吏正在做动员工作。村里的人,似乎很不情愿,大家围成一团,就是不愿意往指定的地方转移。
人、鸡、牛、羊混在一处,人哭马叫混乱不堪,再加上官吏的大声呵斥,场面差点就控制不住了。李振新见状,忙打马上前。
“诸位乡老,我是大明平辽王、国事总裁李振新。大家为何在此纠缠,而不去指定的避难点避难?”
“是平辽王爷?平辽王爷你老人家怎么到了我等这偏僻乡里?”村民们听了李振新的报号激动不已,纷纷上前七嘴八舌的攀谈。
“诸位,事情危机,眼下也不是说话的时候,大家要不先到安置点安顿好了,咱们再聊闲话。”
“王爷、非是我等不愿意迁到地方,而是家里的东西一时半会拿不全,这可都是我等的身家性命啊,把家都丢了,我等今后还怎么生活。”
“就是、田里的麦子还长在地上,这一走今年就颗粒无收,往后日子可怎么过?”
“诸位听本王一言,事情危机,马上就要泄洪了,家里的东西肯定是无法全部带走,大家就只带细软和大牲口躲灾。至于今后的生活,官府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一定不会让大家衣食无着。这样,本王代表朝廷先给大家做个承诺。所有泄洪区,今后三年农税全免。同时今年到明年夏收之前,官府按人口发救饥粮,保证每一个受灾群众的口粮供应。在洪灾过去后,官府会组织工程,兴修水利、治理被淹田地、整修河道,这些工程都按数发工钱,只要是愿意干活的人,都能保证挣上钱,力争在两到三年时间里,让大家过上比受灾之前还好的生活。”
“王爷大恩,我等感激不尽。”百姓们听了李振新的承诺,心里总算有了底。他们跪拜李振新后,主动配合官吏向安置区域转移。
随着李振新公布的安置政策传达到各个村镇,百姓们配合的意愿瞬间高涨,转移工作顺利了不少。这就是朝廷高层到救灾一线的重要意义,一些救灾安置政策必须要朝堂批准才能实行,李振新可以一句话就能把政策定下来,可地方官员不行,再三请示后,救灾的时机便被耽误了。
整整跑了一天,李振新都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村镇和安置点,反正到了当天深夜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和百姓说了一天话,嗓子沙哑的不成样子。
“通知所有安置点,一定要组织人员多烧热水,记住了绝对不能让百姓喝生水,还有人畜要分开,不能人畜混住。安置点卫生必须保持干净,便秘要远离百姓的居住地。”
“总裁,我等这就去传令!”
“还有传令到京师,让没有受灾的地方,先把医生集中起来,派到灾区参与抢险救灾,一定要防范大灾之后有大役的事情出现。先这样吧,剩下的事我明天想起来再吩咐。”
“总裁,你也休息一下吧,再这样下去你的身体可要熬不住了。从京师出发后,你就没怎么休息过。”
卫兵队长,看着李振新的样子,心疼的都说不出话来。他们非常担心,李振新的身体出现什么意外。
到了第二天,李振新醒来之后,立马又向其它的安置点赶,他生怕因为自己顾及不到,造成百姓受到重大损失。
“有没有消息,开封那边还没有发泄洪的信号吗?”
“还没有看到信号塔的消息,应该是宋尚书还没作出决定!”
“本王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既希望泄洪的信号早日发出来,又希望能稍微晚一点,好给泄洪区的百姓再留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