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振奋新明>第356章 李定国恨死了郑家

武昌行辕、永历帝正在安排人员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北上。复国建制的章程他全部收到了,之所以这么晚才动身北上,是因为他对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有些担忧。毕竟京师现在完全在李系人马的掌控之下,派太子过去试水之后没有危险,他才决定起身北上。

“皇爷、平辽王爷要废止内官,咱们去了京师恐怕会为人所制。”

“庞大伴、人家只是废止了宦官,内官还是得以保留,只不过以后得用全乎的人了。”

“皇爷、此乃有违祖制之举,没有了我等这样的人,陛下就没有帮你掌控朝政的知心人,同时后宫恐怕会不稳,此事万万不可答应。”

“你是朕的知心人吗?朕现在有不答应的条件吗?人家李邦德再造社稷,都能放权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揽权干什么?你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差事,到了京师将宫里的事搭理好就行了。天下事,自有天下能臣干吏来管,朕做好自己的太平天子就行。让马指挥使将禁军整饬好,到了路上遇到别部兵马别给朕丢人。”

天下大势已经成这样了,永历帝怎么可能看不清形势。按目前的条件,起码他还是名义上的天子,国家大事有十五分之一票的发言权。等到了京城,再多要些实质性的待遇才是正事。当个泥菩萨式的太平天子,有啥不好的?操的心少,该有的待遇也不差。听说当年自家堂哥朱由检,呕心沥血操劳国事,穿的衣服都是补丁,结果把国家给整没了。前几年自己也犯过这样的糊涂,准备励精图治恢复皇权,结果差点让人把老巢都给端了。

所以说人得认命,将天下交给李邦德这样的忠臣去干,没啥不好。以前他觉得李邦德是大奸贼,现在看来说他是千古忠臣都不为过。擅权揽政这是人之常情,除了这个毛病以外,其它方面堪称完人。人家都放弃了世袭罔替,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也没有当皇帝的意思,既然都这样了,作为皇帝不妥协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朱由樃欣然北上的时候,肇庆城里有位同志却怨念很大。这位就是新封的大明国政院副院长、枢密院常务副院长、兵部尚书李定国。他的怨念不是封的官职太小,而是这么大的事,自己却不能去京城亲身参与。

“京师发来的文书,确实用的是陛下的玉玺吗?”

“王爷、已经查验过了,确认无误。”

“好、将这些文书再给本王仔细读一遍,特别是本王的委任状。”

幕僚无奈的又读了一遍委任状,眼前的这位王爷就像得了魔怔一样。这几份文书已经读了三次,同时让人反复查验各种印信好几次。

当幕僚把再次文书读完,李定国依然沉浸其中。

“这个国事委员不能世袭、有点不美!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老子我英雄一世,生下的儿孙也能拼本事挣一份功名。邦德果然是大材、创立的这个新制很合我们这些提着刀子为大明复国立下汗马功劳之人的心意,吾以前有些误解他了。”

听完以后,老李微闭着双眼,嘴里边时不时地点评两句。

有的人、成就感来源于自己取得的权势,而有的人、则来源于别人的认同。对于李定国来说,他不像义兄孙可望那样野心膨胀,非要当个皇帝。他所追求的是有个正式封侯拜相的名分,同时也有权势就更美了。之前永历帝的封赏虽然也不低,可还是份量不够,毕竟那时候的朝廷是偏居一偶的小政权。这次不一样,委任状是从大明真正的京师发过来的。那地方是自己还没有造反的时候,就知道的国家所在地,是他心中真正的大明。

“王爷、平辽王爷给你发了一封私信,里边说了三个意思,现在东南纷乱,广东这边还需要你暂时坐镇,控制住郑逆的扩张势头,等北方那边缓口气之后,再彻底堪定内乱。枢密院,准备以北方明军的现行制度为准整编朝廷的所有兵马,以后军费统一由朝廷开支,军队要国家化,不能再兵为将有,让你这边先斟酌一下。国政院也要以北方现有的制度为基础,对目前归属朝廷的地域,进行统一管理,结束分治局面,这方面一些地方官员的任职,也得你来定夺。”

“邦德的私信说的倒是中肯,大明确实到了由乱到治的时候,本王没有异议。同时吾还要给老三去信,让他也要以国事为重。唯一的遗憾是眼下不能去京师,与邦德他们共同谋划国事。想来京师那边事务纷杂,很多事都压在邦德的身上,吾却远在南国,不能分忧,心中着实有愧。郑逆尤为可恶,祸国殃民,本王恨不能现在就尽起大兵诛杀了此贼。”

老李现在满脑子都是去北京当他的副总统和副院长,至于什么掌兵权当军阀之类的事,一点都不放在眼里。然而现在却去不了,不是李振新他们不让去,也不是自己不想去,完全是因为郑家人在后边拖累,才不能去。郑家如今在李定国眼里,就是生死大仇,是阻碍他事业进步、人生圆满的绊脚石。一想到郑家,老李就恨的牙根痒痒。

“去把朝廷发来的新仪仗都打出来、本王要去前线巡边。检阅士卒、同时探查一下郑逆的军阵。广州城总不能一直被逆贼窃据,虽然不能到京师处理国政,但南国这边的事务,却不能耽误,不然岂不是空有虚名?”

你是去前线查看军情吗?王府里的幕僚们在心中腹诽不已。自家王爷很明显是去炫耀自己仪仗,就像一个新得了心仪玩具的小孩一样,生怕别人不


状态提示:第356章 李定国恨死了郑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