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孤忠李定国>上部 风云际会 二十六 张献忠谷城受抚 刘香莲私定终身

且说杨嗣昌等到刘元斌把话说完,正想要反驳,却见崇祯帝摆手言道“卿所议虽好,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更善。”

“若是献贼诈降,朝廷精心布置的三月平贼方略必将功亏一篑!皇上三思!”见崇祯帝起了招安张献忠的念头,杨嗣昌不禁心急如焚。

但崇祯帝担心剿而不胜,反倒错失招抚机会,当即驳斥道“卿多虑了,既然张献忠诚心归顺,朝廷自当给其悔过自新的机会,岂有他来投降,便说一味剿杀之理?”

见无法说动崇祯帝,杨嗣昌只得摇着脑袋,无奈退下。

先前与张献忠结下梁子的闯塌天刘国能,听闻张献忠打算接受总理熊文灿的招安,自是不甘于后,奉母之命,率先一步在随州投降了河南巡抚常道立。

不想其部下听说要归顺朝廷,却是群情激昂,五六万人竟在一夜间散去,最终跟着投降的只有不到五千人。

二月,闯王李自成引兵入陕,总督洪承畴与孙传庭定计,设三伏于潼关南原,大破李自成。李自成身受重伤,妻女辎重皆失,仅与刘宗敏等十七骑突出重围,藏匿于商洛山中。

轰轰烈烈的中原农民大起义,一时陷入了低潮。

至四月,监军太监刘元斌终于带着崇祯帝的旨意从京师回来了,崇祯帝在诏书中言明,由总理熊文灿全权负责招抚张献忠,若非发生重大变故,皆可以相机行事。

熊文灿领旨谢恩后,当即派遣心腹张大经前往谷城县与张献忠接洽招抚的具体事宜。

听说张大经要来,张献忠急召各营诸将至他公馆后院的节堂,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众人汇聚一堂,分坐于帅案两侧,张献忠倚靠在帅案后的太师椅上,目光转向一旁的张可旺,抬手示意道“可旺,由你先说吧。”

这些时日,张可旺奉命游走于湖广各级官员之间,上下打点,趁机结交了不少官场上的头脸人物,对于这次前来接洽谈判的张大经,自然也是再熟悉不过。

见张献忠点到自己,张可旺当即从椅子上站起身,踱步走到节堂中央,环顾一眼四周,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依我这些时日在襄阳的观察,那总理熊文灿不但贪财,还是草包一个,如今他在崇祯老儿面前夸足了海口,打满了包票,已是骑虎难下。假若招抚失败,就只有死路一条!”

张献忠轻捋着长髯,笑道“依你所言,岂不是咱们提什么要求,他都不敢拒绝了?”

“哈哈,看来这老儿是上了咱们的贼船,无路可退了!”冯双礼也笑着附和道。

在冯双礼的带动下,堂中诸将也纷纷哄笑起来。

等到众人笑毕,张可旺这才继续说道“咱们再来说说这个张大经,此人乃是熊文灿的心腹,为了拉拢他,这些时日我在襄阳,没少在他身上下功夫,如今这小子早已把我引为知己,更是将熊文灿的谈判底线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

“如此说来,咱们岂不是可以狮子大张口了?”张献忠饶有兴致地往前探了探身子,“可旺,且跟大伙说说,这制府大人的底线究竟是什么?”

张可旺也不打算再卖关子,继续向大伙介绍起来。

原来先前熊文灿曾招抚过海盗头子郑芝龙,事后不但从中大捞一笔,还被朝廷记了一功,这次招抚他又想着故技重施,因此从头到尾都表现得颇为积极。

说到这里,张可旺转身望向帅案后的张献忠,拱手禀报道“张大经已经跟孩儿言明,只要父帅肯接受朝廷授予的官职,同意招安,其余条件都可以提,哪怕是不接受改编和调遣都无关紧要,这就是他熊文灿的最后底线!”

张献忠听罢一拍帅案,大笑一声道“嘿!这制府大人是把俺老张当成了郑芝龙!不过正好,咱们就来个顺水推舟,将计就计!”

众人听后,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果不其然,张大经一到谷城,就向张献忠和盘托出了熊文灿的招抚计划授予张献忠副总兵之职,让其继续屯驻谷城,同时许诺张献忠,如果能够将军队精简至两万人,还将为其拨付军饷。

张献忠客客气气地接受了副总兵的官职,同时表示自己部下皆是百战精锐,且都愿意留下为朝廷效力,无需再做裁撤,并献上十万人名册,请求熊文灿尽快发放十万人的军饷,并划襄阳作为屯兵之地。

事关重大,张大经无法做主,于是连夜返回襄阳,向熊文灿汇报。

熊文灿听后,觉得张献忠的要价实在有点太高,但毕竟这些时日从张献忠那儿得了不少好处,拿人手短,且从清理上说,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干脆拖着不予回应,只是上报给朝廷,由朝廷定夺,这样一来既不会得罪张献忠,又把锅给甩了出去。

初八日,双方在谷城达成协议,张献忠正式接受了总理熊文灿的招抚,但依旧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且拒绝朝廷的改编和调遣。而作为妥协条件,张献忠同意张大经为监军,常驻于军中。

随着张献忠在谷城受抚,湖广一带战事初定,附近各州县稍稍有了些太平景象。

这日闲来无事,张定国带着一群亲兵出了谷城西门,沿官道一路向西,之后拐上一条蜿蜒小径又走了约摸半个时辰,在一间小院前驻马停下。

这一带的村落由于战乱多已经荒废,现如今随着张献忠的进驻,又被修葺一新,成为了老营家眷的暂居之地。定国吩咐众亲兵在门外等待,随后翻身下马,上前轻轻推开半掩的柴门,走进


状态提示:上部 风云际会 二十六 张献忠谷城受抚 刘香莲私定终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