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唐棠还是跟着杨絮一起过来了,趁着大伙儿刚到的功夫,杨絮把饭菜装了一些,给唐母送过去。
这样唐棠也能放心,总不至于吃好好的饭,心里还记挂着家里。
谢谢你,杨姐姐,母亲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她很喜欢你。
母亲总是很平淡的微笑,偶尔和邻居的张婶子说说话,别的就只是在床上一个人待着了。可是今天,她笑的很开心。
谢什么,我也很喜欢和婶子说说话,以后住的近了,相互也有个照应。
杨絮看唐棠眼泪都快下来了,也有点唏嘘。他今年也才十四岁,在现代还是个孩子呢!
……
既然已经到了镇上了,天宝读书的事情也得快些办了。
杨絮就想找一个离家近一些的,先生比较负责任有学识的那种学堂。
这方面,肯定是唐棠比较有经验了。杨絮就向他打听一下。
私塾?这个我知道啊,就在前面那条街,是我师兄开的,我也会在那里讲课,天宝要去吗?我可以带你们去。唐棠笑着说道。
本来他就想着天宝是得读书的,但是又怕杨絮家里刚买了屋子,没有余钱再给天宝去私塾了。
其实束脩费倒是不多,只是那些书本还有笔墨纸砚,常年累月的,就得要不少银子了。
我之前没有来镇上的时候,也不方便让天宝去私塾,如今搬过来了,倒是有些晚了,天宝今年八岁了,会不会有些晚?还有,我记得私塾是不是每年春天和秋天才收学生?这时间上是不是……
杨絮有些担心,她穿越到这里,满打满算也不过半年有余,所以也不清楚这里的孩子什么时候上学的,还有关于私塾的事情,她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
这年龄是没有问题的,镇上的孩子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让他们去私塾的,基本上就是有余钱的时候会让他们去。所以,私塾里面的学生年龄差还是有的,大的有十四五岁的,小的也有五六岁的。唐棠笑着解释道。
那他们都在一个班吗?那些已经上了一年或者更多的,那学的也不一样啊!
镇上的私塾一般就一个地方,那些学了几年的,基本上都不会再去学堂了,有的是因为他们只是想学些字,可以做账房先生什么的,有一些要继续考的,一般都会在家里读书,偶尔去那里也是问问不会的东西。
唐棠挠了挠头,有些不知道怎么解释。镇上的人家都不是大富大贵的那种,有些家里有余钱,就把孩子送过去读几年书,认识些字,以后也好找个活计做。
还有像他这样的,想要参加科考的,也只是偶尔去问问书上不懂的地方,其余时间都是在家里自己读书,还能做点活,帮衬着家里。
师兄那里有两个屋子,一个是初学的孩子,还有一个屋子,是几个打算科考的学子读书的地方,一起读书研究,不懂的地方还可以互相讨论,柳师兄很厉害的,他是中了举人的。懂得很多。
杨絮笑着看唐棠,他应该是很佩服他这个柳师兄的,言语之间都是欢喜。
还有那个时间问题,这个没事的,基本上大伙儿都是秋收过后把孩子送过来的,学堂里一共十几个孩子,每个人学的不一样,学的快的就再学其他的。柳师兄会根据那些学子的水平来教导。
那我大概知晓了,现在柳先生肯定忙着呢!我傍晚的时候带着天宝去看看。然后明天一大早的就可以正式去读书了。
好,回头我带你们过去。一般都是从辰时开始,一直到戌时结束。过程中会有休息时间,在午时左右的时候会有一个时辰的午饭休息时间。家里远的可以带饭过去,家里近的,就可以回家吃饭。时间是来得及的。
杨絮想了一下,辰时就是早上七点,戌时是晚上七点,也就是说,中间去掉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一天会上十个小时。
古代还是挺严格的,不过,这个时间倒是可以接受,天宝是个爱读书的,他自己在家里一天也会看很久。
好,我知晓了,那戌时我过来找你,然后一起去,你看可以吗?
可以,我下午都在家里的。
两个人约好时间,就各自回家去了。
杨絮把这件事情和王大义还有天宝说了,天宝很是开心。
那姐姐,我晚上过去找先生的时候要带书袋过去吗?
天宝特别宝贝他的书袋,那个书袋是杨絮前些天做的。
是一个崭新的布料做的,蓝色的,一共有三层。上面都缝了扣子,轻易不会把东西掉下来了。而且容量刚刚好,可以装好几本书,还有笔墨纸砚什么的都能装进去了。
他可是知道的,别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用背篓装的,就是有的有书袋的也没有他这个好看!
你带着也可以,晚上过去主要是看看先生还有学堂的环境,应该不会要读书的。不过先生可能会问你学到哪里了,然后考考你。天宝紧张吗?杨絮笑着问天宝。
不紧张,我认真的学字了,先生问了,我就认真回答,就算不会也没有关系,我以后努力学就是了。天宝严肃的说道。
八岁的孩子长得已经挺高的了,每天早上起来还会跑步锻炼,身子骨也很结实。
杨絮看着天宝有点感慨,当初刚来的时候天宝瘦弱的像五岁的孩子,如今也长成了眉目清秀的少年了。
而且这孩子懂事又聪明,从来没有捣乱过。平日里见到别人也很有礼貌,在家里除了看书,还会主动干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