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隔壁的秀才有点俏>第三十七章 过年

腊月三十,李氏一早便起来了,今天是旧岁的最后一天,家里里里外外还没有忙活完,这些活儿可不能留到大年初一。

顾福郎这些日子都埋着脑袋做事,闷闷不乐的,顾安郎倒是干劲儿十足。

顾盼娘和顾惠娘跟在李氏身后帮忙,就连王知知也知道给自己娘递个毛巾端盆水,衬的顾如槿格外清闲。

顾老三被允许在院子里活动一下,他就在院子里坐着晒着太阳,看着家人们进进出出的忙活。

到了下午,几个大人小孩又忙着做年夜饭,今年家里人多东西也多,鸡鸭鱼肉自然是要在除夕夜摆在餐桌上。鸡和鱼都是腌制过的,只要上笼蒸半个时辰就好了,李氏又炒了几样菜,古代的冬季基本没有什么新鲜蔬菜,白菜和萝卜便成了饭桌上的重头戏,当然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

傍晚,李氏看着顾安郎将水缸灌满水,米缸面缸都添的满满的,又点上了蜡烛,这才放心地上了餐桌,这是他们这里的习俗,象征着岁岁有余庆,年年不断炊。

一家子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极其丰盛又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奶娘因为是雇佣关系,在几天前回了自己家。

王同山赶在天黑前到的家,他只有明天一天的休息时间,码头的仓库还存着货,明天下午还要赶回去。

顾老三爷儿几个摆上了碗,倒了酒,喝得满脸通红。

吃过晚饭收拾妥当,自然是要守岁的,守岁是为了给父母祈福以延长寿命,做子女的都愿意守一守,孩子们之中,大点儿的顾盼娘还能守得住,小点儿的王知知几个就守不住早早的开始打瞌睡了,李氏心疼孩子便赶着他们去睡了。

以前每年过年顾如槿要么在值夜要么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今年顾惠娘特意叫了她出来打叶子牌,顾如槿不想扫大家的兴便同意了。叶子牌打了几圈,顾如槿上了手,便将顾惠娘几个手里的铜板都赢了过来,顾惠娘耍赖着不打了。

一家人又坐在一起说话,聊自家的生意,聊安郎兄弟俩的婚事,聊顾如槿的茶楼。

王同山听说妻妹竟然开了一家茶楼,惊讶的同时也有些心动。要是能在茶楼做事,自然是比看仓库强多了,他自认还有几分识人的本事,一些事情还能应付得过来。

“三妹,不知你那茶楼可缺个跑腿儿的?”王同山问的委婉。

“倒还真缺人手!等开业了姐夫要是能来帮忙自然是好的。”顾如槿当然知道王同山不只是想跑腿儿。索性茶楼是要招人的,用谁都无所谓,若王中山是个有本事的,自己也不吝啬委以重任。

得了顾如槿的话,顾惠娘夫妻俩均是笑逐颜开。

“三妹的人情我记在心里了,若你姐夫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只管斥责他!”

“对!对!三妹你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王同山也点头附和。

顾如槿自是笑着说好。

热热闹闹地守了一夜,天还不亮李氏便在一阵鞭炮声中领着顾惠娘和顾盼娘去包了饺子,一家人连汤带水地吃了暖暖活活的一顿早餐。

接着,小辈们拜了年,收了一堆红包,具是欢喜雀跃,这些钱基本上就是他们接下来一年的零花钱了。

拜完年顾如槿领着孩子们睡了个回笼觉,到了辰时正便给两个孩子穿上大红的新衣,领着去了裴家。

裴家每年都没有孩子来拜年,毛氏猜着顾如槿今年可能会带着孩子来拜年,提前准备了四个红包,裴还不情不愿地结了红包,在孩子们拜过年之后每人给了一个,又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便回屋了。大年初一不便在别人家多待,顾如槿没有多停留就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一早,李氏和顾老三便领着盼娘兄妹三人去了李家村,自己家的三个闺女现在都在家,倒是不用串娘家的门。

只是李氏回来的时候脸色似乎有些不好,顾安郎说大舅母王氏给娘脸色看了,王氏认为大舅在酒坊做工会更有前途,可大舅坚持要在家收红薯,夫妻二人也因此吵了几次,王氏便将李氏姐妹恨上了。

过了年初二便陆续有亲戚上门,顾如槿也见到了小姑姑顾书香,夫妻俩领着一对龙凤胎,连堂屋门都没有进,顾书香就站在院子里跟顾老三说了几句话。

顾书香已经从二嫂焦氏那里听得了顾如槿回来了,她只是简单的问了两句,在外有没有受苦?在家住的习惯吗?见顾惠娘在娘家住着也没有多问,倒是看着李氏头上插着的银簪,笑着说了一句真好看。

小姑父张德玉站在一边催三催四地要回去,自从他前几年考中举人,每年都有同窗登门拜访,那些才是他们应该来往的人。

镇上的茶楼,在年前停了工,不过内里的格局并没有多大的改动,过了初五没几天功夫就完工了。

对于茶楼的经营,顾如槿已经拟好了计划,也安排了每人的职责,惑香精明强干最适合当老板娘,遮掩颇有几分读书人的儒雅,也愿接下说书先生的任务,来福来旺均是体格健硕的壮汉可以当个打手看场子,开业前再招几个端茶倒水的小厮,刚好王同山可以做管事。

关于说书,也是茶楼的一大特色,只是要想吸引人,需得顾氏新颖,情节跌宕,顾如槿已经想好了几个故事的梗概,只灯遮颜回来由他来润笔,使故事更加丰满。

从古至今人们爱听的故事无非就那么几样,男人爱家国情怀英雄梦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过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