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皇城,乾清宫。
“平身。”随着一声浑厚低沉的声音,行完参拜大礼的郑和与楚君城垂手肃立,谦恭地望着眼前坐在龙椅上的男人。
那人四十多岁,样貌奇伟,肤色黝黑,留着长髭髯,头戴乌纱蟠龙翼善冠,身穿黄色盘领衮龙袍,腰束红底绣金玉腰带,浑身透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王者之气。不消说,此人便是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永乐大帝朱棣。
置身这座光华璀璨的寝宫,楚君城恍若还在梦中,他万万没想到郑和口中的神秘人物居然会是大明皇帝。觐见皇帝,近距离一睹真龙天子的风采,这可是寻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楚君城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楚君城,朕听郑爱卿说,你曾在苏州远郊舍命救下赴任途中的海宁卫指挥使戚斌,可有此事?”朱棣开门见山问道。
楚君城小心翼翼地答道:“全赖戚将军鸿福和众将士的牺牲,草民不敢居功。”
朱棣脸上闪过一丝阴晴不定的表情,又道:“你且将当日情形如实说来,朕自有评判,但若有半字虚假,朕便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楚君城心中一凛,知道这位以杀伐果断著称的君王绝非易与之辈,于是又将那日情形详说了一遍,不敢遗漏丝毫细节。朱棣不时插话询问,楚君城总能及时给出合理解释。到后来,朱棣脸上的寒意逐渐消去,才算真正采信了楚君城的说辞。
“戚斌有大将之才,日后必成朕的肱骨之臣。此番你救他脱险立下大功,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朱棣笑吟吟地盯着楚君城问道。
楚君城推却道:“倭寇逞凶,出手救人乃是武人本分,草民不需要任何赏赐。”
朱棣道:“朕向来赏罚分明,你对朝廷有功,自是要褒奖的,既然你自己不愿说,就由朕替你做主了。楚君城殿前听赏!”
“这……”楚君城还想推辞,却被郑和一把拉着跪倒,耳边传来细弱蚊声的友情提醒:“不要命啦,连皇上的赏赐都敢一推再推。”他只得暗自苦笑,把头埋低听候赏赐。
“楚君城救助朝廷重臣,斩杀倭寇多人,忠勇可嘉,赐白银一千两。”须臾,便有近侍捧上满满一托盘银锭。
“一千两!”望着白花花的银子,楚君城心里咯噔了一下,长这么大可从没见过如此巨大的数额。可师父的教诲让他明白,这笔巨款对追求淡泊宁静的修道之人来说就是魔障,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收的。
他略一思考,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拜谢道:“谢陛下恩典,草民还有话要说。”
“说吧。”朱棣显得很爽快。
“这次戚将军能够脱险,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应记首功。草民逃得性命,今日又有幸一睹圣颜,已是莫大恩宠,而他们却再也见不到家中的父母妻子了。草民斗胆,恳请陛下将这笔赏银用于抚恤阵亡将士的家人吧。”
朱棣和郑和对视一眼,突然抚须而笑道:“哈哈哈,富贵不能淫,楚少侠真丈夫也,看来郑爱卿举荐的没错。适才朕只是略作试探,不要在意。你放心,这一千两银子朕会以你的名义分文不少地发放到他们家人手中,另外朝廷会另拨钱银抚恤,保证他们家人基本用度。你起来吧。”
楚君城生怕忤逆君命触犯天威,听朱棣这样说,大为宽慰,愉快地起身站好。
朱棣一拍手,一位公公俯身上前,跪呈上一柄剑。朱棣抓起剑,在手里欣赏了片刻,感叹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朕自小跻身军旅,纵横天下二十余年,亲历大小战斗百余场,实乃平生一大乐事。
登基之后,却困于深宫之内,再无驰骋沙场的机会,每每念及稼轩这首词,便不由感慨,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悲苦之意。即便身为天下之主,也会有不得已的无奈。在此多事之秋,朕希望你二人能够弥补朕的遗憾。楚君城,接剑!”朱棣双目突然发出炽热的光芒,手掌一挥,那剑便朝楚君城凌空飞来。
楚君城觑准时机,将剑柄牢牢抓在手中。再看那柄剑,楚君城心中不免起了疑惑。那剑通体呈乌黑色,剑身粗糙,没有锋刃,只是勉强算有剑的形状,若用来实战恐怕连劣品都不如。
朱棣早就猜到他会有如此反应,笑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朕在戏耍你?”
楚君城躬身道:“陛下所赐,定有深意,草民不敢妄测圣意,还请陛下明示。”
“你手中之剑,外观丑陋,粗糙到没有合适的剑匣可以容下,却是火煅不化、斧斫不缺、水蚀不锈的材质天然形成,是朕登基之时姚少师所赠之物。此剑朕赐名天策,用以表彰少师作为头号谋士为我朝立下的不世之功。从现在起,楚君城,就由你掌管天策剑,出任天策军统领一职!”朱棣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陛下,草民……”楚君城一听要他做官,急着拒绝。
郑和怕他惹恼朱棣,忙插话道:“楚兄,这可是天大的恩宠,你还不知道天策军是怎么一回事吧。我朝守卫金陵的皇帝亲军,诸如金吾、府军、羽林、虎贲、锦衣、旗手、燕山、腾骧、武骧等共计二十二卫。
虽说直属于陛下,可是这些年来内阁、兵部权势日盛,某些亲卫有脱离皇权掌控的迹象,于是陛下又从全国遴选三千名忠诚可靠、武艺高强的军士严加训练,并配备了当今世上最先进的火器,秘密组建了这支精英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