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唐时混账>第206章造大船

楼船,这个时代乃至是北宋之前中国古代造过的最大战船,最大的据说可载万余人。除战争外,楼船亦被当作一种高级之游船。西汉汉武帝执政之时建有豫章楼船,可以乘载万人,船上起宫室。

这种船堪称是古代的航母,李二陛下后来更是多次派遣人乘坐这种船渡海攻击高句丽、百济等国,效果卓著。但是李恽还是不太喜欢,因为这种船还是平底的,而且的划桨的。李恽很想弄个尖底的大船出来,最好是龙骨用钢铁打造,至少打不过还可以撞。但是动力是个大问题,自己可没有蒸汽机,也没去弄啊,不知道能不能弄到橡胶。

李恽托张公瑾给弄到了几个当年帮助过杨广建造龙舟的大匠。张公瑾家在南方有些关系,而这些大匠目前都隐居在南方地区。可惜这些人都已经垂垂老矣,虽然精神头看着还不错,但是却已是拿不动锛凿斧锯了,只能做技术辅导。

领头的老者姓鲁,叫鲁力。李恽初始还以为是鲁班的后人,问了一下之后原来才只是同姓而已。老头虽然已经七十了,但是看着精神很是矍铄,黑红的脸,手也很是粗大,跟李恽交谈起来也是条理清晰,并不糊涂。

而跟着鲁力来的几个老头一共是六人,也全都是七十左右的人了,还都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虽然都是出身木匠,但是却因为身在江南之地,几人却都是以造船为营生。当年曾经被征召一起为杨广修建过龙舟,后来隋末动乱后侥幸活下来的几人就是在南方帮着人造船,而且跟张公瑾他们南方张家往来较多,这才被举荐给了李恽。

而且这几人还带来了当年不少的图纸,尽管缺失了很大一部分,但是还是能补齐的。李恽详细的咨询了几人具体的情况,以及制造尖底大船的可能性。而且李恽还给画出了大概的草图,几个大匠倒是表示建造应该是不难的,可以一点点的过渡测试,比如先不要弄那么尖的底,可以先用弧形的试试,然后在一点点的试具体合适的角度,最后再定下来。

可以说这几人的这种建议是非常科学的,也很是合李恽的心意,当即就将几人留了下来。这些人虽然不能自己再动手了,但是儿孙以及徒子徒孙还是不少的,林林总总的居然前后来了上百号人。李恽倒是胃口好,照单全收了。并派出了家里的大马车运送这几个老头去洛阳,这些人一路奔波到此,又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照顾好些吧,这样的人才可是宝贝。

但是人员的花费毕竟是很小的,船这玩意才是真正的大头,就是李恽这般豪富也是有点肉疼的。根据鲁力等人给出的预算,李恽的那点家底也就够造个三四艘这样的大船,因为需要进行测试,就算是造小船测试,那花费也是不小的。

但是目前好歹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造出来的船多余的还可以拿去卖嘛,李恽也就并没怎么在意,并且派出了常时一起前往洛阳,带领着韩宁给自己当一回船厂的厂长。对于这个船厂李恽可是寄予了厚望的,希望常时不要带着自己的小姨子卷款跑了。

李恽在称职的当着一个闲散王爷,可是朝中的人并没有因此就放过他。

七月初十的大朝,再次有一大堆的御史上表弹劾李恽意图谋反。而且这次的人员数量可不是之前那么的五六人,而是一下子上升到了二十余人。不仅如此,上表弹劾的人群中除了郑元寿之外,还多了一个礼部尚书卫文清这样的高官。也就是说,现在六部九卿已经有两人参与进来了。

朝中虽然舆情汹汹,可是宰辅们并没有发声,李二也并未作出表态,一副听之任之的样子任由此事发展。不表态、不参与、不负责!

李恽得知消息后有一点气愤,认为自己这个老子太不够意思了。啥好事都想占一脚,结果光拿钱不办事。哎,后世的太宗好像也是这个脾气:钱可以收,事不办!

李恽干脆不去理会,听喇喇蛄叫就不种地了。依然继续的在忙着自己的造船大业,黄升更是经常的在洛阳长安两地跑,给李恽运送图纸和意见。李恽对于轮船的要求很高,一上来就想弄个精铁龙骨的大船,甚至前面的撞角也想要弄成铁的。好在鲁力还是有点料的,连同常时给李恽写信,先用木料试验,可行了再逐步替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开始就弄精铁的话,花费实在是太过惊人了,就算是李恽再富有,也经不住这么个造法。大唐年间的铁产量,后世唐山随便找个小炉子都能吊打。真要是全弄精铁打造,整个大唐的产量加起来都造不了几艘船。

考虑到这个现实李恽最终还是同意了二人的建议,但是还是固执的派了黄升把家里的精铁全部给拉了过去,而且李恽还安排摩丝给大贺摩会去信,再多要些精铁。就是现在还在长安城的王有才也被派出去了,前往奚部帮自己收购精铁。

这下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朝堂上本就有不少人在攻击李恽,因为皇帝和宰辅们的冷处理才没有怎么形成规模。但是李恽这么一来,却是再次给了这些人以口实了。

七月十五当日,中元节,小常朝。再次有了众多的官员的一起上本弹劾李恽恣意妄为,更是说道:前隋时节,杨广行水殿龙舟事,坏了江山,而李恽现在也在造龙舟,徒耗民力,非一个王爷应该有的作为。而且李恽阴结大贺摩会大肆求购铁器,意图不明。

其实对于这些攻讦李恽还是想挽救一下的。毕竟无


状态提示:第206章造大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