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54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前354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中原诸侯也任用贤人变法图强。

商鞅上台后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诸如颁布法律、实行连坐、奖励军功和农耕等。

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大都是从李悝、吴起那趸来的,但比他们更激进。因为秦孝公希望让秦国在最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商鞅投其所好下猛药治理秦国。

商鞅来的时候带着李悝的《法经》。他以《法经》为蓝本,根据秦国的国情改造成具有秦国特色的《秦律》。《秦律》比《法经》规定的刑罚更加严厉,不仅“轻罪重罚”而且实行“连坐”。一人犯罪不但本人会受到严酷的刑罚,全家乃至近邻都跟着倒霉。连坐对预防犯罪非常有效。亲戚邻居发现谁有犯罪企图会及时制止或举报,以免殃及自身。

当时秦国的社会治安非常混乱,商鞅乱世用重典实行严酷的刑罚。秦国的治安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商鞅把战功和爵位挂钩,重奖战功。战功越大爵位越高。不同的爵位等级享受分地、分房、服饰等差别化待遇。

他把爵位分为20级,从士一直到侯,规定“战斩一首赐爵一级”,砍一个脑袋升一级。不过商鞅把爵位分为民爵和官爵。普通士兵最高升到第四级就不能再升了,除非能力出众被破格提干,然后再按官爵的顺序往上升。官爵不是砍个脑袋升一级,而是根据你所领导的团队战绩来考核。

没有军功的人就没有爵位,即使家里再有钱也不能穿好衣服住好房。

爵位跟战功挂钩后给了所有人升迁的空间。战功越大,爵位越高,得到的封地越多,挣的钱越多。普通老百姓也有了追求荣华富贵的机会。爵位与战功挂钩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将士奋勇杀敌的积极性。秦军后来被人称作“虎狼之师”,不仅战斗勇猛,而且残暴嗜杀。一仗下来,遍地无头尸。

封官进爵以战功为标准,以前铁饭碗、铁交椅就被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官僚贵族不能再把爵位世袭给子孙,必须由子孙自己通过的战功争取。他们对商鞅恨之入骨。

不过有秦孝公毫无保留的支持,商鞅并不惧怕任何人的反对。

太子深夜泡吧违反了宵禁规定,被商鞅抓到。商鞅说你是未来的国君,我不能罚你。但你的老师要替你受罚,因为他没有教好你啊。于是太子的老师被摁到地上“啪啪”一顿大板子,然后脸上还被刺上字。脸上刺字是犯罪的标志,叫黥[q]刑。那时刺字跟现在刺青不一样,不是拿针慢慢描,而是用刀划。

太子吓得八年没敢出门。他的老师也因为有了犯罪记录丢掉工作,只能回家卖酒。

连太子都给办了,其他人谁还敢往商鞅的枪口上撞?

商鞅的改革很顺利地推行下去。秦国也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战国第一强国。

在秦国深化改革的同时,赵国、韩国、齐国也开始改革。

诸侯混战促使诸侯都在设法提高自身实力。先有李悝变法使魏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后有吴起变法使楚国迅速恢复元气。魏楚两国变法产生的示范效应吸引诸侯群起仿效。

赵国在军政方面任用法家实行奖惩,在思想教育方面任用儒家推行教化,试图走法治跟德治相结合的路子。

韩国任命申不害为相改革军队体制,收编贵族军队统一指挥和训练,重视兵器的制造和改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齐国任命邹忌为相改革吏治,任贤用能,惩奸除庸,广开言路,从善如流,使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出现新气象。

诸侯变法虽然侧重不同,但不约而同任用法家推行法治,无论贵贱依法行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官职、爵位随着功过升降,打破了贵贱之间的壁垒,让贵族有了压力,让平民有了动力。法家治国立竿见影,对提高臣民将士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极大。儒家在当时不受重视。

除了法家,第二受欢迎的是兵家。兵家能够帮助国君成就霸业,深受有野心的国君的欢迎。兵家侧重军事但是也懂政治、经济。因为战争不光靠谋略也靠国家的综合实力。秦国胜势之下停战撤兵就是因为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够,无法保住胜利成果。所以兵家在治军的同时也关注治国。

兵家的鼻祖是孙武。孙武帮助吴国成就霸业。

成就最大的是吴起。吴起在魏国带兵打仗20年无一败绩,在楚国推行变法帮助楚国重新崛起,能文能武,并且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绩。

孙武、吴起已经不在了,活跃在当时国际舞台上的兵家是庞涓和孙膑。

庞涓和孙膑是师兄弟,都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据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鬼谷子和孔子一样也是一个民办教师。孔子的学校传授“六艺”,培养文官。鬼谷子的学校传授军事、政治和外交,培养武官。鬼谷子的学校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个军校。

孔子教过三千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的寥寥无几。鬼谷子教过多少学生不清楚,据说只有几百人,但是但凡有名有姓的在毕业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庞涓是魏国的大将。孙膑是齐国的军师。苏秦曾掌六国相印。张仪是秦、魏两国首相。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为给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东渡日本,据说就任日本第一任天皇。通过毕业生就业率的比较也能看出,大争之世儒家没有兵家吃香。

并非儒家不受任


状态提示:54商鞅变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