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523晋联盟

公元前384年——前371年吴起为楚令尹,推行改革。楚贵族射杀吴起。以魏国为首的三晋称霸中原,攻伐兼并其他诸侯。三晋内部矛盾冲突不断,时分时和。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在楚国推行变法。他传喻朝廷内外,吴起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有抗令者,杀无赦!

吴起把李悝的治国经验和自己的治兵经验引进到楚国,在楚国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他颁布法律,要求臣民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时楚国法纪松弛,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民变四起。吴起以刑罚威慑不法之徒,使楚国犯罪率大大降低。

吴起认为兵不在多在于精,无论是军队还是**都是这个道理。在军队,吴起裁掉滥竽充数的兵,节省下军费添置装备。在**,吴起精简机构和人员,罢免了一批尸位素餐的官僚,选拔贤能的人取而代之,降低财政支出,提高办事效率。

他最厉害的一着是废除世袭制,宣布爵位世袭不过三代。你有功受封,儿孙跟着沾沾光也就罢了,不能世世代代都坐在祖上的功劳薄上吃现成饭。三代之后**就要收回封地。

吴起的一系列改革效果非常明显,但反对的声音也非常大。利益受损的人对吴起恨之入骨。有些人直接跑到楚悼王那里告御状。

但楚悼王坚决支持吴起的改革。他对抨击吴起的人讲:吴起做的所有事都是我让他去做的。要骂你就骂我。

贵族们对吴起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背地里画圈圈诅咒他。

就在吴起改革刚进入正轨的时候,楚悼王突然死了。吴起和他的改革一下子失去了保护伞。

来参加葬礼的贵族们突然向吴起发难,群起而攻之。吴起夺路而逃,贵族们在后面用弓箭追着射他。吴起跑不脱了,急中生智逃进灵堂,一下扑在楚悼王的尸身上。杀红眼的贵族们对着吴起乱箭齐发。吴起被射成刺猬,身下的楚悼王也跟他“沾光”不少。

冷静下来的贵族傻眼了。他原以为吴起扑在楚悼王身上是一种绝望的呼救,原来是利用死去的楚悼王为他报仇。楚国的法律规定:丽兵器于王身者,灭三族。拿兵器碰到王的身体都要灭三族,何况他们用弓箭在楚悼王身上戳了这么多窟窿眼。

即位的楚肃王追究箭射楚悼王的人。一共70多家被灭了三族。吴起不但为自己报了仇,还帮楚王去除了一大批保守的大臣和封君。

吴起虽然死了,但他的改革成果被保留了下来。楚国开始出现转机,逐渐走出低谷。

楚国推行改革,积蓄力量,准备再战三晋。这的时魏赵韩三晋联盟却因为利益矛盾而分裂。三晋联盟不攻自破。

魏、赵、韩因为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脏而关系倍儿铁。魏国带着赵韩兄弟一起闯荡江湖,东打齐、南打楚、西打秦,称霸中原。

但是有那么一句话: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三晋因为友谊而结盟,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

赵国发生夺位内乱。前朝太子赵章在群臣的拥护下发动政变抢班夺权做了国君,是为赵敬侯。当朝太子赵朝跑到魏国去找魏武侯主持公道。魏武侯支持赵朝,出兵护送赵朝回国争位。他以为自己身为霸主,赵国不给他面子也惧怕他的兵威。但赵国上下都支持赵敬侯,出兵赶走了魏军和赵朝。魏赵因此翻脸。

赵国向中原扩张,入侵卫国,占领了卫国大片土地。卫国国君亲自跑到魏国求救。卫国早已归附魏国,成为魏国麾下的小弟,魏武侯作为老大不能坐视不理。魏武侯原本就对赵国不满,见他竟敢对自己的小弟下手,气不打一处来,立即出兵赶走了赵军。

赵军不肯麻溜撤回国了事,而是退避三舍,就地筑城。那意思是有种你别走,你走了我还去打卫国。

魏武侯气坏了,亲自披挂上阵带兵去打赵军的新城。齐国感激魏武侯替自己向周天子请封,主动出兵助战。魏齐联军把赵军打得抱头鼠窜。

卫国见有两大强国给他撑腰,胆子壮了起来,不仅派军队拆毁了赵军新建的城池,而且攻入赵国边境拆毁了离卫国最近的两座城。赵国怒不可遏出兵反击将入侵赵境的卫军全部歼灭。

卫国狼狈而回,魏武侯也觉得没面子,挥军攻入赵境进行报复。

赵国丢城失土慌了手脚,派人携重金去向楚国求援。

楚国很高兴看到魏赵反目,并且很乐意在魏国背后捅刀子,出兵袭击魏国。魏国只好把部队拉回来对付楚国。赵国乘势发动反攻。

被魏国灭国的鲜虞人趁机发起复国之战,东出太行山攻入中山国旧地。据守中山国旧地的魏军被鲜虞人击败,逃回魏国。鲜虞人宣布中山国复国。

魏武侯腹背受敌迫使他冷静下来,意识到魏赵火并只能便宜了楚国,于是主动派人去跟赵国讲和,希望三晋和好如初。同时他派人向秦国求援,希望秦献公出兵牵制楚军。

赵国不想跟魏国结怨太深,同意撤兵。

秦献公欠魏武侯一个人情,派兵进攻楚国。

楚国一看情况不妙,只得退出中原。

齐国趁中原大乱出兵进攻燕国。燕国地盘不小,实力不济,被齐国看做唐僧肉。燕国无力抵抗齐国,向赵敬侯求援。赵敬侯担心唇亡齿寒决定出兵救燕。但他又担心打不过齐国,于是向魏武侯求援。魏武侯不希望齐国强大起来成为霸主的竞争者,拉上韩国跟着赵国北上救燕。三晋因


状态提示:523晋联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