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38鄢陵之战

公元前579年——前560年晋楚鄢陵之战,晋国独霸中原。晋厉公除“三郤”被弑。晋悼公即位,继承霸业。

晋国与楚国讲和后立即掉过头来对付秦国。晋国希望一劳永逸解决秦患。

晋国写了一份《绝秦书》昭告天下,历数秦国背信弃义屡次侵犯晋国,企图颠覆晋国政权的罪恶,尤其是刚刚签订和约就与狄人合谋入侵晋国,还试图拉楚国入伙夹击晋国。晋国决定先发制人讨伐秦国。

这是历史上第一份檄文。晋国把它送往秦国,宣布和秦国绝交进入战争状态。

晋国带领鲁、齐、宋等八国联军十二万人攻入秦国。秦国倾国之兵只有五六万人。两军在麻隧(陕西泾阳县)决战。秦军寡不敌众被杀得大败。联军一直攻到秦国的腹地才收手。秦国自此元气大伤,很长时间不敢出秦关。

晋国连克齐、秦两大强国,中原再无对手。诸侯明尊晋楚并霸,暗地独尊晋国。

楚国心知肚明,非常不爽。

晋秦大战期间,楚国袖手旁观,等晋国把秦国干沉才发现自己干了一件蠢事。现在晋国独大,诸侯都投向晋国一边,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楚国决定重新挑起争霸战,跟晋国再次逐鹿中原。

有人觉得不妥,刚跟晋国签了和约就毁约,让人说咱不讲信义。

子反说,打仗只讲敌情是不是有利。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管什么盟约?

子反所说敌情有利可能是指吴国的威胁暂时解除,楚军不必担心侧翼安全。

子反再次率兵北上。他的第一个目标还是郑国。因为郑国是中原的南大门,打下郑国就等于打开了中原的大门。

楚军杀入郑国。郑国一看楚国又来了,暗自叫苦,赶紧向晋国告急。栾书准备出兵救郑。有人劝他先等等,等楚军的战斗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说。晋军没有及时出动。

郑国孤立无援。楚国趁机威逼利诱郑国与之结盟。已将“唯强是从”定为国策的郑国很痛快地就投降了。

晋国这下急了,立即召集诸侯之兵去争夺郑国。楚国得到消息倾军而出,一路急行军赶往郑国。

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军在郑国的鄢陵(河南新郑市东南)展开大战。

两霸相争,强强对决,决战的意义的非常重大。两国国君亲自披挂上阵指挥战斗。楚国这边是楚共王。晋国那边是郑厉公。两位国君都坐镇中军统筹全局。

楚军把精兵放在中军,让郑国和南蛮属国的军队作为他的左右两翼。

晋军针对这一情况,大胆地从中军分出两支精锐加强左右两军,意图先击垮楚军两翼然后一起围攻楚军中军。

开战后,楚共王发现晋军中军兵力薄弱,不顾两翼挥军猛攻晋军中军,意图擒贼先擒王击垮晋军中军活捉晋厉公,让晋军不战自溃。

晋军中军拼死顶住楚军冲锋,护着晋厉公脱离战场。晋军神箭手偷施冷箭射中楚共王的左眼。楚共王不得不下场疗伤。临走前,楚共王把自己箭囊里仅余的两只箭交给神箭手养叔,告诉他为自己报仇。他指着对方阵营里一个穿绿袍的人说:就是那个家伙射瞎我的。

养叔登上战车冲向敌营,扬手一箭,正中绿袍将的颈嗓咽喉。回来交令,将剩余的一只箭交还楚共王。养叔一箭中的,从此得名“养一箭”。

两军大战一天不分胜负。天色已晚,各自鸣金收兵。

楚共王因为眼睛受伤无法再指挥战斗,打算把指挥权交给子反。他派人去叫子反,得到回报子反已经烂醉如泥不省人事。楚共王长叹一声,下令撤兵。

原来,子反战场归来,又饥又渴。善解人意的侍卫奉上一罐热“椒汤”。子反刚要喝,却闻到浓浓的酒香,于是问:“是酒吗?”侍卫撒谎说不是,是辣椒汤。两人心照不宣相视一笑。子反一饮而进,又让侍卫续杯,很快喝得烂醉。

子反见酒必喝,喝酒必醉。楚共王特意嘱咐他作战时千万不要喝酒。但一见到酒,子反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

子反酒醒后得知自己醉酒误事又悔又愧,找了根绳子上吊以死谢罪。也有说法是楚共王一怒之下一箭射死子反。

楚军撤走后,晋国率领宋、齐、卫等国继续讨伐郑国。诸侯联军还没发动进攻,郑国先发制人发动夜袭击溃了宋、齐、卫三国的军队。

出师不利,晋国决定先放过郑国再做打算。鄢陵一战,楚军败退已足够晋厉公在中原诸侯面前说嘴的了。晋厉公想见好就收。晋军收兵回国。

鄢陵之战使晋厉公力压楚共王成为中原诸侯的唯一霸主。

只可惜,晋厉公刚刚“复霸”就死于晋国的内乱之中。

晋厉公手下有八卿。八卿的领袖人物叫郤[xi]至。他的叔叔和堂兄也名列八卿当中,与他合称“三郤”。郤氏家族实力非常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控制着晋国一半财富和一半军队的“三郤”在朝堂能当国君半个家。

臣强则君弱。“三郤”权势过大让晋厉公感到威胁。他上台后暗中打压“三郤”的势力,扶植忠于自己的势力。

作为朝中一把手的栾书也感到地位受到威胁,挑拨晋厉公除掉“三郤”。他让人诬告“三郤”阴谋废立国君。晋厉公信以为真,下决心除掉“三郤”。

晋厉公把除掉“三郤”的任务交给他的亲信胥童。胥童设计诱杀了“三郤”。任务完成得很漂亮。但是胥童在


状态提示:38鄢陵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