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124燕然勒石

公元89年——105年 窦宪率兵打破北匈奴,降者二十万众;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窦宪死。宦官用权自此始。班超使西域诸国全部归汉。和帝卒。

公元89年,窦宪率领汉军和南匈奴联军出塞寻歼北匈奴,在稽落山(外蒙境内)遭遇北匈奴单于。汉匈联军的骑兵与北匈奴决战杀敌一万多人,俘虏他们的部众20多万人。窦宪所帅主力深入大漠三千里,一直打到燕然山(蒙古国杭爱山)。窦宪在山上立碑纪念此次大捷。随军出征的班固题写了碑文。

匈奴单于远逃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在那里收集残兵败将。

窦宪得到情报后,抱着除恶务尽的想法,再派骑兵深入大漠5000里痛击敌军。北单于已是惊弓之鸟一触即溃,带着残余逃向西北。

匈奴人西迁使西方各国遭了殃,引发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徙。大月氏受到匈奴攻击南逃印度,在印度北部建立了贵霜王朝。生活在顿河一带的阿兰人逃到西班牙,后来和汪达尔人一起占领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领地,建立了汪达尔王国。生活在黑海东岸的哥特人逃入罗马帝国,在西班牙和法国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显赫一时的西罗马帝国被**得支离破碎直至灭亡。

二百年后,匈奴人出现在欧洲。这时的匈奴人已经重新发展壮大,占领了从黑海至多瑙河的大片草原。匈奴人在这里暂时停下脚来,建立根据地。这里后来被称作匈牙利平原。“匈牙利”是“匈奴人的家”的意思。

匈奴人以匈牙利平原为根据地四处出击。它攻击北欧,盎格鲁和撒克逊人逃往英伦三岛。它攻击东欧,斯拉夫人四散奔逃。它攻击东罗马帝国,东罗马人卑辞求和,割地纳贡。它攻击西罗马帝国,一直打到罗马城下。

只是匈奴人在欧洲昙花一现之后分崩离析。匈奴单于阿提拉暴死,众儿子争位自相残杀。匈奴迅速衰落,沉寂下去,最后完全融入到当地人中,成为后来匈牙利人的先祖。

北匈奴战败西迁,获益最大的是南匈奴。战争中俘获的北匈奴人都归了南匈奴,南匈奴势力渐大。

西域再不用担心匈奴人袭扰。龟兹国等尚未归附汉朝的国家在北匈奴败后向汉朝投降。

北匈奴的地盘被鲜卑人占领。留在漠北的十万户匈奴人也被鲜卑人兼并。鲜卑人也开始势力渐大。

中华“五胡之乱”时,南匈奴和鲜卑人成为主力。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战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国数百年的匈奴之患。窦宪凭此大功和卫青、霍去病并肩青史。

窦宪奏凯而还。太后非常高兴,不愉快的事就不提了,封他为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位居三公之上。窦宪成为朝中名符其实的一把手。

此后窦宪在朝中更是恃功倨傲,嚣张跋扈。

窦宪的兄弟都被安插到朝廷机要部门,窦氏一族也都得到提拔。只要是姓窦的,最不济也给个县令做。窦氏很快垄断了朝廷文武大权。

当官靠后台,肯定要胡来。提拔靠裙带,肯定要腐败。靠关系做上高官的这些人干工作不行,干些歪门邪道可精着呢。他们上台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净干些以权谋私的勾当。吏治开始变坏,朝政开始变乱。朝臣对窦家的怨言也开始增多。

公元91年,汉和帝虚岁13岁,举行成人礼。按照惯例,16岁才算成人。但汉章帝在临死前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改变了礼法。许是知道自己命不长久,希望让汉和帝早日接班。汉和帝按照新礼法举行了成人礼。

窦太后给汉和帝张罗了一门亲事,把阴丽华哥哥的曾孙女许配给汉和帝。

按理说汉和帝已经成年了,窦太后应该交回大权,让汉和帝亲政。但窦太后只字不提还政的事。汉和帝心里不乐意,但是不敢表露出来。

当时,窦宪打垮匈奴,立下不世之功。汉和帝亲赴长安慰问窦宪和前线将士。窦宪应召来长安跟汉和帝相见。有人想拍窦宪的马屁,建议朝臣大礼参拜窦宪,口称万岁。这个动议遭到其他人的批驳。自古以来还没有称臣子为万岁的先例。于是动议作罢。但是汉和帝心里更不舒坦。窦宪的权势和武功都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第二年,窦太后仍未还政。窦氏外戚的势力更大。不仅如此,窦氏还想谋害汉和帝。

据《资治通鉴》说:“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阴知其谋。”窦宪的女婿郭举和窦太后互相勾结,打算杀害汉和帝。汉和帝暗中探得消息。这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汉书》也说窦氏“密谋不轨”。这事想必是真的了。

当时汉和帝14岁,手中无权、无兵、无人,即使知道窦氏的阴谋也无能为力。

他想取得朝臣的支持。但是他住在深宫之内根本没机会接触朝臣。他不知道哪个朝臣支持他,哪个朝臣是窦氏一伙。

于是他想到了太监。

太监与皇帝朝夕相处,熟得跟亲人一样,深得皇帝的信任。并且太监有机会出宫结交朝臣。

汉和帝于是和身边的太监密谋除掉窦氏。

他最信得过的太监叫郑众。郑众替他出宫去串联支持皇帝的朝臣,尤其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窦氏当权后恣意胡来干了好些违法乱纪的事,在朝中也攒了好些冤家,串联的工作并不难完成。

很快,汉和帝神不知鬼不觉在窦氏的眼皮底下作好了政变准备。

窦宪彻底解决了北匈奴,率军返回京城。窦


状态提示:124燕然勒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