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都监没有马,所以尽量沿着城墙向城门相反的方向跑,距离天赐军越远就越安全。
这时梁红玉正不开心,因为十一哥不许她随着杨再兴和一百骑兵进城,结果却一眼看到了正在逃命的广信都监。向能左右开弓的梁红玉将弓弦拉成满月,战马驰骋中射了一箭出去。
箭矢正中广信都监后脑,直接便死了个彻底。
正随着步卒向任丘城靠拢的十一哥看到梁红玉的箭法,不禁叫了声好。此时的梁红玉却在小声嘀咕着:“呀,射偏了,明明瞄的是后心啊!”
带着面甲假扮十一哥的杨再兴已经杀得浑身是血了,他不仅枪挑了莫州知府,还将与莫州知府站在一处的顺安军、归信军、保定军三个都监一起给挑了。
因为敌人都没有还手的机会,杨再兴杀得不过瘾,便开始追着目之所及所有的宋军将官杀了起来。
牛皋带着大队骑兵成功冲进城内,立即兵分三路,分别去抢占其余三座城门,势必要按十一哥所说,将所有的宋军困在城内。
骑兵们一边在城内驰骋一边大叫,说是钦差大人来了,士卒各回军营,否则格杀勿论。
宋军士卒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见大队的骑兵也没乱杀人,又听说钦差大人来了,纷纷退回到军营之中。钦差杀人不犯法,杀起人来谁不怕?
天赐军轻而易举控制了四座城门,随即大队的天赐军开始控制各个军营,一份又一份圣旨被宣读,说是钦差大人封旨前来,只诛保定军、广信军、顺安军、归信军、莫州军五军首恶。同时天赐军开始收缴官军的武器,有那不听话的自然要戳死在当场。
杀鸡骇猴虽然老套,但却相当管用。
这五路宋军的军主都已经死了,宋军士卒群龙无首,加之又是圣旨又是钦差的,绝大多数官军都乖乖交出了武器。也有那五个军主的心腹想要闹事,结果自然是被天赐军当场格杀。
加起来不过一个多时辰,任丘城便彻底控制在天赐军手中了。
田十一只是说了一句“按规矩办”,天赐军立即成立了上百个审案小组,开始逐一审查那些大宋官军。
公告贴得满城都是,负责宣传的天赐军士卒不停在街上喊着话,讲述五路官军所犯的罪行。
这五路官军冒充辽人,到处抢劫杀人,被他们抢劫、杀害、侮辱的百姓,又何止十万计。
街上挂着长长的条幅,上面写着“不错杀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恶人”。宋官军的营地里则是挂着,“抗拒从严,检举有功”的条幅。
上百个审案小组整整审理了七天,五路宋军竟有七成以上沾染了百姓的性命,罪大恶极者甚至杀过数十人。
七日后天赐军离开了任丘城,城池则交给了一个八品小官代管。因为其他的官吏们都参与了烧杀抢夺,只有这八品小官还算干净。
城外的野地里到处都是干涸的血迹,死尸和人头都已经被掩埋了。
血迹中立着个大大的木头牌子,上面写着“凡杀害无辜者吾必杀之,凡侮辱妇人者吾必杀之,凡抢劫贫民者吾必杀之。”
下面落款是张扬的三个大字,田十一。
曾经在东南之地令无数叛军盗寇闻之色变的“三杀令”,终于堂而皇之地树在了河北路的土地上。
当田十一带兵进入辽国境内的时候,田十一的三杀令正以六百里加急战报的形势,在文德殿文武百官手中传看着。三杀令的内容太血腥、太霸道,不适合在文德殿内大声宣读,也只好让大臣们传看。
看完三杀令满朝文武尽皆无语,田十一去救援莫州府,辽国到是退兵了,但田十一却将任丘城杀了个人头滚滚。辽人没杀死的官军,几乎让田十一给杀干净了,这到底是有功还是叛国啊?
赵佶坐在龙椅上揉着额头,觉得只要田十一这三个字一出现,必定是让他头疼的麻烦事。
“田十一在何处?”赵佶忍不住问了一句。
宗泽连忙出班奏道:“田十一自称大宋使臣,此时正向辽国而去,说是去商谈和亲事宜。”
赵佶再次被气了个倒仰,嘉国公主都让他拐走了,还和个屁的亲,他咋不说他是送亲使臣呢?
李纲李木头突然出列,并且向皇帝陛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说田十一就是个反叛,应该给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写一封国书,让辽皇将田十一锁拿,并押解回大宋问罪。
这一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满朝大臣的认同,但唯独宗泽提出了反对。
宗泽的理由是:田十一就是个祸害,他走到哪就会祸害到哪,此去辽国更好,也让他好好祸害辽国一番。田十一这人,若是一直在辽国就更好了,因为大宋就不会再被他祸害了。
对于宗泽的话,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对于田十一是祸害这结论,却在文德殿内满票通过。就连一直没资格说话的肖桂籽都觉得,十一哥确实挺能祸害人的,只不过祸害的都是恶人罢了。
大宋朝的朝会几乎就是扯淡的代名词,想拿出什么结论来难比登天。这种没有结论的朝会也许明天还会开,也许因为官家头疼停上几天,也可能因为官家一直头疼,这件事就那么过去了。
对于如何处罚田十一这事,所有大臣心里都没个准谱,因为人家走了,想处罚也够不着哇。
此时整个大宋都够不着的田十一已经过了白沟驿,还没到归义城就发现了一样令整支天赐军都极度兴奋的好东西,马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