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萃英阁>第23章勤而行之

《道决》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自从得了《道决》,李守朴并没有像“中士”那样半信半疑,更没有像“下士”那样大声嘲笑。反而如获珍宝,每日细细参悟,勤加修炼。他有着非常远大的志向,要追求更高的境界,要做那“上士。”

这日正在参悟《道决》,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什么是“无”?什么是“有”?什么是“始”?什么是“母”?一句话里面十二个字就有四个不懂,他没有气馁。

细细琢磨,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从另一种角度讲“始”和“母”都是万物的本源,这就是追求的最终的道,也是最终的法则?

最终他得出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天地万物刚孕育时还没有名字,当开始有形有状的时候就有了名称,有了命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源的命名。“有”还可以参悟,那“无”如何参悟?

又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细细的体悟了一会,认为应该是: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体会“道”的端倪。跳出局外,换个角度观察问题。

“无”与“有”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称之玄妙深远,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而对于《道决》的参悟,李守朴虽然还琢磨不透,但是从那里面透出的深奥的原理,深深的吸引着自己。修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没有悟透的就先放着,过段时间再慢慢的体悟。

悟不透就放弃,也不是李守朴的风格!

自从知道云梯的作用之后,这里就成了李守朴经常来修炼的地方,他想要将自己的ròu_tǐ修炼到极致。突破练气五层之后,他轻轻松松的走到了九十层。

李守朴不徐不疾的,慢慢的走上了云梯。今时不同往日,已经很多外门弟子认识他,他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师兄弟姐妹。等他稳稳的站在一百层,看着那一百零一,心里更多的是期待。

不再犹豫,一只脚直接踏了上去,从而整个身体站在了上面。猛然间一股强大的压力,让他全身都无法动弹。

他默默的承受着,就这么坚持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渐渐地适应了周身的压力,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前行。一直冲到了一百一十二层,这里似乎是他的极限。

席地而坐,一边用身体抵抗这强大的压力,虽然皮肤都有丝丝血丝;一边分心参悟《道决》。在这种情形下,一般人都是痛苦难当,心神根本就无法集中!

“坐如钟”或许就是他目前这个样子。

“师兄,他是谁啊?感觉很多人都关注他。”有个小师弟望着李守朴,向旁边一位正在注视李守朴的师兄请教。

“这你也不认识,你最近没来云梯?”这位师兄反问道。

“他的修为并不高,我为什么一定会认识他?千强榜我可认识有十之八九。”这位小师弟不以为意。

“我们注视他,不是因为他的修为,而是他的毅力和恒心,这是很多修真之人所欠缺的。”旁边一位路过的师兄顺口而出。

“他同样刺激着我们继续修炼,继续前行。”

“你没看到最近来这里修炼的人越来越多了吗?”

……

“毅力和恒心?不是修真之人都吗?”这个小师弟还是不明所以。

“有些事情说不透,你没事可以在这里自己感受。”说完,那位师兄走了上去。

“那我今天到要瞧瞧。”这位小师弟有些不可思议。

而李守朴那边不受丝毫影响,他还在思考“有”和“无”的事情。

虽说“无”和“有”同出而异名,但是他认为可以先从“有”着手参悟,毕竟这个是自己可以接触到,通过“有”来了解“母。

”从“有”再推演“无”,从而求得那“始”。“母”与“始”才是自己需要参悟的大道,那应该就是道之法则。道之法则?李守朴现在的境界还是太低,了解的东西很少,所以无法理解。

那我的丹田算什么?又是如何形成,最终会修炼到何种地步?又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不断在李守朴的脑海中徘徊,因为他发现研究“有”和“无”,似乎最容易入手的就是丹田。

仔细的感悟,丹田原本是虚无的。由于引气入体,然后慢慢形成了一个漩涡,而漩涡不断压缩。这个过程中丹田外面似乎形成了一层厚壁,将灵气包裹在里面。这是不是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那灵气又是什么?混沌之气?阴阳二气?

越想越复杂,很多问题还是解释不了。他感叹还是修为太低,或许等进入筑基期,正式踏入修真之门才能更好的理解。

在感悟《道决》的过程中,李守朴的身体也在不断的适应着这层的压力,通过两个时左右的修炼,身体强度彻底适应了。这时他站起身,朝着下一层踏了上去并且稳稳的站在上面。

站上去之后开始利用那外在的压力,锤炼身体。甚至将身体的防御略微放开,将这些压力引入体内,对于经脉进行锤炼。

这样又过去了两三个时辰,他就一直那么修炼着。

“果然是有大毅力的


状态提示:第23章勤而行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