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天下末年>第874章官衙自查

随着伐蜀的事宜,逐渐提上日程,大周上上下下也开始了一波整顿风气的行动。

原本制定的仅限于长安周边驻扎的几支主力军,但在经过段煨、徐荣与阎象等人的商议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从上到下给梳理一遍再说。

第一批赶上作风整顿的官署便是御史台、中尉府、参军寺这三个监管衙署。

已经有六十一岁的蔡邕,挂着御史大夫的职位,亲自披挂上阵。领着御史中丞杨懿,一一排查御史台六位侍御史。除一人,其余五人随同大夫、中丞继而下查主薄、御史、监察御史等一众掾属。

其中清退者数人,罚俸者十余人。

御史台在自查的同时,中尉府也开始自己体系内部的排查。相比起政务部门,军事部门显然油水要少的多。而且中尉下面,实际上只有一个长史、两个司马,外加几名校尉。

倒是参军寺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官寺,平常时期还没发现什么。可现在一查,简直跟筛糠一样。

依周制,参军寺设总参军一员,长史一人,司马一人。下置六参军,分管军情、军略、军资、军吏、马政、校阅。各置参佐一人、主事六人,其下掾属数十人。

军情司穷的叮当响,甚至都比不上情报交接单位的调查司。人家起码有一定申请资金用于情报行动,从中怎么着也能捞点。

可他们呢,接到手的都是调查司捋好的信息,他们就负责整理完毕后,上报长史。时而,也会与军略司一同制定战略部署。于是,难兄难弟的军略司也是一个模样。

当然,有所得有所不得。

没有油水可捞是真,但这个司衙却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也是升职最方便的地方。甚至,才华出众的话,可能直接外放军中任职。再加上与军吏司好歹同个官衙过,也能说得上话,只要有功劳,肯定不会出现差池。

军资司和马政司,无疑是肥水最多的地方。

进到这里面的也大多数是军中亲缘子弟,上不得战场,又没啥能力的人。都说虎父无犬子,可现实又怎么可能人人都是如此。

大多数人拼命打仗立功,图的就是让家里的小辈,能安乐的享福,肯定会滋生一些懒散之辈。这些人真说能力吧,也不能说没有,毕竟活了二三十年,再不济也不至于差到干啥啥不行的地步。

而马政和军资二司,就是最好的安置地方。

他们不用管啥事,就负责管管下面的人,贪都会贪一点,捞点油水无可厚非。高诚不在意,一应官署也不会在意。大家努力干出这份基业,都是为后代谋福利,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每个崽都有那份才华不是。

最后一个校阅司,就是一闲职。一般情况下,都在军中走动,或者正在赶往军中的路上。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校查诸部,为王上典阅三军挑选好部队。

至今为止,大周总共就校阅了一次,大败鲜卑后的凯旋阅兵。但是,谁都知道,自家大王对于阅兵似乎有着异于常人的喜好。

为此,他们一群人专门游走军中,查阅各校各曲。然后向长安参军寺报备,凡是挂名的无一不是军中精锐。

最近,各军回驻长安,他们自然也就闲了下来。

正好赶上这么一码事,真要查起来,他们自己心里都清楚。在军中,调查司几乎没有安插探子,基本上由宪兵和斥候代替了。

所以,跟马政、军资二司一样,成为了参军寺重点照顾的对象。

处罚倒不严重,参军寺说到底还是军事机构,沿用的律法乃是军法。小毛病挑了一大堆,人人上号,大毛病却是一个没有。

清一色的罚俸,贪多少就翻倍的罚,甚至有的人都罚到四五年后的俸禄了。唯独在外的诸马苑马监还好,距离长安较远,说不定能早一步得知风声。

三个中央重要官署,历经了数日后的自体彻查后,该卷铺盖的卷铺盖,该罚俸的罚俸。

接下来,三衙最高长官,率先寻到了调查司都指挥使郭嘉。

没有调查司的配合,靠他们在京的这点人手,查上个一年半载,估计都不会冒个火星子。

郭嘉闲憩于家中,三个老头子找上门来,也没办法,只能挪步出府。陪同其等,一起去了趟调查司官衙。

调查司在大周很出名,上到国相,下至黎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机构。因为他们管的也很宽,莫说官员,便是乡里三老都在他们的监管范围之下。有时候,碰见百姓,可能都要伸手插上一嘴。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作为行走于阴暗之间的调查司,明面上无人不知。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调查司的官衙在哪,更不知道调查司具体人员。

朝中百官,知道的调查司重要人员,只有郭嘉和杜畿。

一个是大王心腹,一个是大王的心腹外加最大看好者。

别的,走在大街上可能都不知道。

连司隶调查司的指挥使,都不知道是哪位。

长安坐北朝南,北城基本上是权贵的居住地,南城是普通百姓的居所。东城有军营,兼百姓居所、东市。西城,基本上都是市集。

郭嘉带着三人,连同其下几名信得过的掾属,先是在东城逛了一大圈。接着去南城,见识了一下长安百姓的生活条件。

最终,挨莫天黑的时候,来到了西城的西市。

兜兜转转,在那狭窄的闾里间,蔡邕、段煨、贾诩三个老头,总算是见到了调查司的大门。

气喘


状态提示:第874章官衙自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