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切结束,鲁肃与李义二人联手回到府邸后,已是夜半时分。
在宫中吃了丁点东西的两人,一回到府里,当即又开一场,备上酒肉,大餐一顿。
毕竟,在深宫之内,王上尊前,大周上下估计也就郭祭酒一人,能够一如常态。其余人,谁不顾忌点礼节。甚至有些人,在得到宫宴的消息前,都会先吃点垫着。
吃过后,两人席榻而做。
“子敬兄,今日汝这科举状元,题名状元门,随伴王上侧,夸名耀街,真是羡煞吾等矣!”
李义带着浓厚的酸意,望着鲁肃,不由感叹说道。
从去年国朝举行科举的消息透露出来,所有人都在猜测着科举三甲,究竟会有多么丰厚的赏赐。但万万没有想到,这般荣耀纵是千金万帛难求。
新科状元,题名状元门!
那可是长安城啊!
从前朝高祖始,至今已历数百年之久,能与其争雄者,唯洛阳尔。
其历经沧桑,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也见证了战火的缤纷以及天下的走势。甚至,数不尽的战火,在长安爆发,可现在其仍永存。
可以预见,纵是数百年后,长安城这座古老的城池,依旧会是天下唯二的重城。
不比书青史,非是王公贵胄,富贵子弟,很难有机会阅读史书,尤其是当朝的史书。但现在题名状元门就不一样了,无论是谁,只要来到这状元门下,就能够看到那刻印在其上的状元之名,何其幸也。
除此外,与大王同驾而行,万民注视之下,何等荣耀!
鲁肃轻松的短叹一声,面色间也止不住洋溢的笑容,言道:“孝懿兄,肃也未曾想过有今日之幸啊。吾本不过一外州之人,在这关凉诸子中,能中策便已知足。而今,名耀天下,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哎兄长此言差矣!吾关凉子弟,皆是豪爽的汉子。兄有辅国之才,有安邦之能,吾等人敬而服之,又岂会人后指点,为他人所鄙夷?”
李义眉头一皱,口中虽然安慰说道,可心中却也在为鲁肃担心。
高处不胜寒啊!
此次科举,关凉二州学子千余数,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世家子弟、军中大将子弟。其中才华横溢者,不计其数。背景雄厚者,更非鲁肃一外人所能比拟。
可现在,最高的荣耀被鲁肃夺了去,诸世家纵是不会视其为仇敌,可有机会使些绊子肯定不会放过。
李义的劝慰,对于心中很是明白事理的鲁肃而言,不过莞尔一笑罢了。
夺了魁首后,对于整个科举等第的排序,鲁肃也明白了许多。甲乙二榜考生的试题,在递到大王面前时,必然会附带上考生的姓名。
听闻蔡公所言,自己的状元之名,乃王上亲点。
也就是说,三甲是由王上而定,这其中必然就掺杂上了国朝诸派系的平衡。而自己一个状元,也自然而然的处在这场明争暗斗的漩涡的之间。
“不多说了,今日吾兄弟二人同中策,当一醉庆之!”
鲁肃思索了片刻后,便冲着李义高呼一声,举樽邀对。
李义也不含糊,子敬比自个看的明白,再加上大王、蔡师的照顾,未必就会是祸事。
....
与此同时,回到府邸之中杨彪,也正在与长子杨修坐而论之。
“德祖,夺得探花,可有何打算?是留在长安,还是听任朝廷安排,外出历练?”
杨修老神在在,呡了口茶,微微眯起眼睛,盯着自己的骄傲。
杨修颔首思忖,良久后,才言道:“阿翁,孩儿想出去走走。纵是不成,亦可积蓄经验,为日后多做打算!”
“汝可要注意了,离了长安,杨氏便照顾汝不得。汝是吾杨氏子弟,外郡之人也会给某杨彪三分薄面。但世事凶险,可非汝一孺子所能掌筹!”
杨彪不知是心中不舍,还是在苦心告诫,总是带着一丝不想让杨修出于外郡的心思。
“阿翁,孩儿明白。在外郡,必然不会如今日一般,桀骜不驯,孤傲离人。必礼贤于诸士,结郡县之好,以付职司!”
杨修兴致勃勃的拱手一言,自己想了大半天,心中已经有了如何跟郡县官员打交道的法子。自己可是弘农杨氏之子,只要略微屈身,还有何人敢找自己的麻烦。
“唉”
杨彪看着宠溺的爱子,摇着头长叹一声。
“切记,汝是吾杨氏子弟,世代公侯,岂能折了颜面。出于外郡,要拿出吾弘农杨氏的气概,不可轻而犯人,亦不可轻而失身!”
杨修眉头一紧,抬头注视着阿翁,有些不明白其意。
自己虽然得了三甲之中的探花,极尽荣耀。可也仍旧只是已孺子,外人眼中的黄口小儿。若是再强势至极,不予他人交好,日后如何尽职?
“汝尚年幼,些许道理,不懂!”
杨彪捋着胡须,目光也逐渐深邃,看向窗外,口中喃呢后,继续说道:“修儿,这场科举,大王的布筹很大。莫说是汝,便是为父,亦在其中。而状元鲁肃、榜眼傅允、汝三人更是深处其间。切记,汝可以得罪关凉任何世家,但尤不能与鲁肃、傅允分道扬镳!”
“阿翁的意思是,大王在针对某些人?”
杨修很聪明,父亲没有明说,可也猜出了七七八八。毕竟,先前总有些人跳动的很厉害,而大王却放任不管。或许,科举三甲,就是大王正在磨的刀子。
“不错,大王英明神武,有并天下之相。吾杨氏,必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