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德口中的郑大哥,全名叫郑忠信,朱北国只听了这个名字后就知道,这不是掌柜的真实姓名,因为他的出身——郑家家奴,导致他不能在公开场合使用自己父母给的姓名。

当然了,这位掌柜也许并不以此为辱,甚至以此为荣,显然,这一位是得到了郑家充分信任的家奴,不然的话,也不会被派往海外独当一面。

在这个时代,做生意的家族和人,尤其是做大生意的家族和人,若是认真地追根溯源,你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是权贵家奴出身,这些人的背后都有着权贵的靠山,不然的话,根本就无法行走江湖做大生意。

经商阶层的这种状况大约初起于汉,那时汉武帝抑制豪强,灭掉了许多源远流长自春秋战国的大商人家族,我大天朝商人的社会地位历史性地下降。

这是必然发生的——大一统天下的皇帝权力无边无际,然而总是不喜欢民间有豪强的,毕竟那是对自己统治权力的威胁。

所以皇帝灭豪强,是事关自身的核心利益,而最可笑的是一群底层愚昧低贱的民众,居然也跟着叫好,这个心态,大概就是羡慕嫉妒恨吧,这些人看到豪强,只恨自己不是,然而皇上又不给这个社会任何活力去让自己也发家致富变成豪强,于是就没有了盼头,再于是就只能盼望着有个“好”皇帝把豪强给灭了,使其跟自己一样的贫贱,这才心安理得。

不好意思,话题又特么扯远了,话说回来,这个家奴经商的制度,最终盛行于唐初,但势微于大宋,因此有宋一朝,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活力空前提高,赵家皇帝与文人有约——大宋与士大夫“共有天下”,显然,士大夫有才着居多,科考这条路又狭窄,所以经商者日益增多,久而久之,由此商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也空前提高,甚至达到了我大天朝数千年历史的第二个巅峰(第一个巅峰是春秋战国时期)。

然而斗转星移,蒙元入主中原,将人分为四等,商人地位的高低则要看你的出身——同样是经商,色目商人相对汉商要高许多,但总体而言,商人的地位由于居然比臭老九要高了,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也还不错。

然而大明兴起后,商人地位不升反降,显然这既与帝国历来的重农抑商传统有关,大概也跟朱元璋的仇富心态有关,所以有明一朝,从皇上的太监到权贵的奴仆们,纷纷把持了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商机,到了大清,情况也基本上是也是如此,包衣奴才替主子跑腿经商更是常态。

显然,郑家自从被大明朝廷诏安,从海匪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后,自然也是以权贵自居,用家奴做生意上的掌事人,也是自然平常的做法。

朱北国这厢正思绪万千,那边郑大哥和陈义德却是一脸的微笑和客气。

郑忠信马上回应说,朱老弟乃贵客,非如此陈大哥亦不舍用此奢侈之物。

朱北国见了笑笑说,两位大哥的盛意小弟心领了,这倒是提醒了我,南人饮茶,颇多讲究,这玻璃茶杯虽好,貌似与闽粤民间所用茶具不符,若澳洲出一套纯玻璃茶具,应该有销路吧……

朱北国早知道,大明时代的南方人喝茶——功夫茶的程序很复杂,喝一次茶需要各种炉壶杯盏盘碗,而且都小巧玲珑,非常精致,朱北国此话一出,郑大掌柜和陈义德都点头称是,说如果有这样一套纯玻璃茶,那岂不是很有气派?达官贵人之家想必需要,只是平常百姓人家就用不起了,销量怕是不大……

郑掌柜不假思索地接口道:平常人家自然是用不起的,然价高利丰之物,走价不走量……

于是以此为话头,三人自然而然地谈起了生意经,过了片刻,仆人提一铜壶入室,给玻璃茶杯注入茶水。

红亮浓郁,朱北国浅尝一口道,真是好茶!

这红茶居然是甘苦相伴,细品之下,味道里还有桂圆和枣香,朱北国不禁赞叹道,这茶味道很妙啊,不仅生津止渴,还有开胃功效,不知这茶水是如何做成……

陈义德笑道,此乃我家乡之味,说起来倒也没有什么秘密,无非是用桂圆红枣若干加水烹煮,文火两个时辰,然后用纱布反复过滤至水质清亮,置于壶中,饮时只需取水若干,与红茶一起烹煮,再加入白霜糖适量即可,朱老弟若是喜欢,我使人抄一份制法与你,这烹制之法虽简,然尤须掌握火候,仍有不易之处……

朱北国听了立刻拱手谢过,说此茶有保健功效,且味道独特,若能大规模生产,说不定还是一个流行饮料呐,然后看见二人神色颇多不解,便不再多言,而是话锋一转道,小弟前日听陈大哥告知,郑掌柜有在涧内和宾南都各开一个澳洲货商铺的打算,希望小弟能供应澳洲货物,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不过,涧内宾南都两地的生意能做多大?还有西班牙人的摯肘,这两个商铺的出息有多少,想大掌柜的心里也很清楚,所以在下看来,商铺的格局太小了。

陈义德听了点头称是,心说去年刚刚见到这位老弟时,也是这样的说辞。

当时的朱北国听说陈义德打算在涧内开一家澳洲货的铺子时,立刻对陈义德说得慷慨激昂——陈大哥是涧内之甲必丹,数万华人之领袖,威望信义著于当地,以陈大哥之能力,做这等小生意殊为大材小用杀鸡牛刀也,外面的世界虽然充满了风险,但也机会多多,小弟倒是有一个建议,不如直接南行至苏禄以南之澳洲人港口,与只直接


状态提示:1211 商人的地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