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旭听了点头微笑道,这就好,某呢,受主上所托,专门负责此事,待见过主上,细要之处只待会后商议。
两人正说着话,耳边鼓乐声再起,原来不止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阁楼下方,显然,这是要去见郑成功了。
“朱先生别来无恙呢!某呢为迎接天子使节,有所怠慢,还请先生海涵呢……”
郑成功的口音跟洪旭一样,在自称某时,经常要加上一个“呢”的尾音,或者是“捏”的尾音,朱北国才听习惯不多久,于是自己也经常某捏某捏地说话,时常遭到四周小伙伴们的吐槽和逗乐,而现在,大家都某呢来某捏去,不仅没有人吐槽,还倍感亲切,所以入乡随俗,听口音辩亲疏,正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人文特点。
郑朱两人已经是二次见面了。
双方会谈的细节被详细记载于《朱北国日记》中。
随即,郑朱二人开始了一场严肃的讨论,而且是洪旭全程陪伴——所讨论的事情非常重大,不严肃是不行的。
根据朱北国后来陆续给孙老和参议院的电报汇报,双方在阁楼上讨论的内容非常多且敏感,事实上,这些内容后来确实左右了整个南洋地区的地缘势力格局,看看后来朱给红楼方面的一系列报告标题就知道,比如——《关于郑成功对永历航闽态度的报告》、《已经正式确认,郑成功不会同意永历皇帝航闽》、《关于大员岛的荷兰人,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关于郑成功同意并协助澳洲进入马尼拉贸易的报告》、《关于郑家同意澳洲获得涧内华人直接协助的报告和具体做法》、《关于澳洲提供最新式的远程“轰天雷”协助夺取大员岛红毛城的协议》,《关于郑澳双方在海上避免摩擦的协议和联络方法》、《关于郑澳双方对等贸易税收和贸易资格的十五条协议内容》,《郑家提供的大宗货品贸易清单》、《澳郑双方关于以易货贸易的方式获得火器和内陆特产的协议》、《郑澳双方相互开放港口补给的协议》等等……
阁楼上的会谈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礼仪官快马来报,午宴已备齐,天子之使已沐浴更衣休息完毕,请大王移步王府就宴。
于是,郑成功带着朱北国下到阁楼,朱北国很不好意思地踩着一个小兵的后背上了一匹驽马——于是鼓乐声再度起来,整个队伍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进城了……
以下内容出自根据朱北国工作日记编撰的回忆录,对郑成功的描述非常详尽(出自《海峡风云录——朱北国日记选编》,灯塔出版社,一七零五年第二版,责任编辑韩雨,责任校稿曹丽梅)
"……本人是我们这群人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如此近距离接触过郑成功这位历史人物的人,而彭强胡小林他们几个虽然也亲眼见过郑成功,但只是远远的站在旁边观察,或者在望远镜里和后来在演示澳洲火器时远远地看见过……
我见到郑成功的时候大概是在中午一点左右,在王府的正堂大厅外的台阶上,陪同我们三人进入大厅的只有洪旭和何斌,后者是作为翻译在场的,陈安德的口音属于十分难懂的云南官话,他完全不懂闽神父早年曾经在江南和福建地区传过教,所以他的南京官话说的还算可以听,但闽南语言就非常有限了,好在有何斌,一些关键词汇卜弥格神父能用尼德兰语跟他交流转译。
显然,对于有永历使节在场的所有公共场合,双方的整个接见过程非常的"非正式",最明显的是,郑成功并没有对陈安德和卜弥格神父行正式的对钦差大臣的礼节,至于私下场合,我们没看见,也不知道。
这一点我们都理解,刚才在码头上的虚热闹是演给广大金厦军民看的,用于提振士气,现在进了院子里,大门一关,就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这叫“内外有别”,但凡是小老百姓之上的人物,都是明白的,所以也不会怪罪什么。
当然了,郑成功对待来访的客人很是热情的——至少在我眼里,郑成功是很热情的而且是真挚的——他满面笑容快步走上石头台阶,然后像老朋友相见一般拉着两位天子使节和我,又嘘寒问暖了一番,诸如舟楫劳顿各位辛苦之类的话,哪怕是第此次见面,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郑成功让我当时变得很激动,而且整个人都仿佛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除了傻笑和点头摇头之外好半天竟然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不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一是我当时年青,还很稚嫩,二是……你们懂的,我们这群人谁亲眼见了国姓爷大概都这个样子,如果是火塘俱乐部的那群人,怕是会更激动吧……
眼前的国姓爷身穿一袭白色麻纱长袍,足登厚底官靴,头戴一顶灰色呢绒质地的尖头宽沿便帽,上面有一个金饰和一支白色羽毛,身材匀称,个子较高大,大约有一米七五以上,我知道他的实际年龄快四十了,但乍一看去还是很年青的样子,外貌上看相当的fēng_liú倜傥。
……讲真,关于国姓爷的身高这一点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因为郑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统,他父亲是大海盗头子郑芝龙,而母亲呢,是长崎平户蕃的田川左卫门家,叫田川松的闺女。
郑成功出生后一直跟母亲生活在日本平户的娘家,所以按照日本的叫法,他应该叫田川左卫门太郎,有太郎自然还应该有次郎,没错,田川松后来还给郑芝龙生下了第二个儿子,也就是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