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南唐节度使>第425章 第一门火炮

林延玉离开信州后,又向吴越国而去。

正如皇甫晖猜测,钱弘俶虽然接见了他,但提到了北面吴国的威胁,言谈中希望汉国为两国调停。

其实钱弘俶现在一心只想夺回福州,早就不想继续与吴国交战了。

但他刚被夺下杭州,若是主动去和对方讲和,未免惹人耻笑,所以迟迟没有派使者。如今汉国使者到来,正合他意。

林延玉见此,只好又向吴国而去。

兜兜转转到了四月,当林延玉带着使者团来到杭州时,发现杭州城正处于一派热闹景象。

他正感到有些好奇,忽然发现马车停住了,外面响起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掀起车帘一看,前方街道上,三名身穿大红衣袍的年轻男子骑在高头大马上,对着街道两旁的百姓挥手,周围人群热烈回应着。

林延玉派手下打听了一下,得知这三人是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林延玉把状元杜弘璋的名字记下,便绕道向皇宫而去。

……

皇宫,工兵院炼铁署。

陆原坐在窑室的一张椅子上,手上拿着一张图纸,眉头时而皱起,时而松弛。

之前他要求祁广子铸造炮管时,祁广子曾问过他,想要大些的还是小些的。

本着口径就是正义,陆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大的,于是祁广子采用铸造法开始研制炮管。

陆原也是最近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炼铁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名为打造法,这种方法直接将铁板打造成瓦片状,将其卷成铁筒,而后接合而成,制造出圆形铁管。

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制造出小一些的铁管。

另一种叫铸造法,先制模具,而后再放入窑中炼制。

当年,陆原若是选择打造法,也许很早就能造出小口径的火炮。

为了制造大口径铁管,祁广子只能用铸造法研究,终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打造出第一根炮管。

陆原手上拿的就是祁广子画的铸造图纸,他也终于知道研制炮管有多么不容易,难怪祁广子废了这么长的时间。

总的来说,通过图纸方法,制造炮管要花五大步:

第一步,用干楠木制炮模。

第二步,在炮模上装上炮耳、炮箍等其他模具,再用煤灰把炮模均匀涂刷一层。

第三步,用胶黄泥、细沙、羊毛等材料调合成泥,涂糊在炮模上,接着用粗条铁线,从炮模的头部密缠至尾部。

第四步,用指头大的铁条,比照炮模的长短,摆放在炮模上作骨架。随后用一寸宽、五分厚的铁箍,从炮模头部包至尾部。

第五步,将木芯取出,把炭火放进泥模内,烧干泥模,同时把炮耳、炮箍等模具烧化成灰。冷却后,扫出灰渣,最后下窑铸造。

至此,炮管才算做好。

这五步还是陆原精简过的说法,具体来说,远不止这五步,比如上泥就要重复好几次,下窑铸造更是极为复杂繁复,可以细分为十几步,要花上近十天时间。

不过不管有多艰难,第一根炮管总算造出来了。

圆滚滚的炮管此刻静静躺在窑室中,炮管上窄下宽,为了安全起见、防止炸膛,陆原特意嘱咐祁广子将药室一侧加厚,所以这根炮管显得有些臃肿。

不过美不美观陆原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这根灰黑色的金属炮管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战争之王——火炮,将要提前诞生于这个时代,而且凭借铸造法,第一门口径就达到了一尺三寸(二十厘米)左右,威力可以娉美明朝后期的火炮了。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这根炮管距离火炮来说还不算完全体,膛内还没有打磨光洁,炮口也不平整,药室处,火门、照门都没有。

但这都不是问题,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接下来只需要用镟刀扦入炮口,把火炮内膛镟光滑。再用纯钢粗钻,蘸油钻好火门,火炮就可以进入试射阶段了。

想到这里,陆原有些振奋。

“祁署令,辛苦你了。”他由衷的说。

“能帮到君上臣就心满意足了。”由于多日在窑室炼制,祁广子一张脸变得更黑,皱纹也更多了。

“君上,臣不明白,这样一根笨重的铁管,能起到什么作用?”李木一不解道。

陆原哈哈一笑,李木一用冷兵器思维去思考这根炮管的作用,自然一头雾水,他目光一扫,发现只有鲁云儿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其他人都有些困惑。

“鲁院使,你知道吗?”他问。

鲁云儿用手指轻轻戳着下巴,沉吟不语。

“这种铁管是搭配铁球使用的。”陆原提醒了一句。

鲁云儿目光一亮,惊道:“我知道了,这是个远程武器,利用火药爆炸的力量,将铁球射出去!”

“就是这样,到时候你们就会认识到火药爆炸的威力到底有多么恐怖。”陆原满脸笑容。

李木一脑海中回想起神火雷爆炸的情景,火药威力确实很大,可以将铁炸碎,也许真能将铁球推出去。

陆原向鲁云儿吩咐:“鲁院使,这种火炮比较重,我之后会画一张炮车图纸,希望你能按照图纸制造出炮车。”

“好的。”女院使轻声应了一声。

陆原又转向祁广子:“祁署令,你立刻按照我之前所说,将炮管内侧打磨光滑,炮口也必须磨平整,我希望能尽快进行火炮试验。”

“臣遵旨。”

“李署令,你立刻按照火炮的口径,做一些实心铁球。”


状态提示:第425章 第一门火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