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第三百三十三章 辽军也没什么厉害的

次日一早,雄州城外又是战起。

说实话,要破城外的辽国骑兵并不难,如果能在城外列阵,用大量的弓弩开道,打残他们很容易,不过这种情况就要求对方向着弓弩阵冲过来才行。只是人家也不傻,显然不可能这么自寻死路,除非有大量的兵马,可以死的起。而且雄州城内的弓弩箭矢也没那么多。

再就是有足够的骑兵对冲,直接强势打灭他们。这点雄州也不具备,城中只有两千骑兵,训练也就马马虎虎,执行追杀任务还行,要是正面作战就希拉了,和外面的人人备马并且从小骑马的辽国马军没法比。出去就是个死。

再不就是用步兵列成阵势形成合围,限制骑兵的机动性,就像当初在大名府外列的八门金锁阵一样。只是辽军早就分兵看着有兵力驻扎的红城寨和白沟寨了。想无声无息的出城那就是做梦,步兵怎么也跑不过骑兵的。没有骑兵,辽军打不过也可以从容退走。

雄州城什么条件都不具备,自然只能守城,不敢出城,一出城不是直接被人家冲散,就是被拖死。还是老老实实的守城,等敌人疲惫自去靠谱。

不过雄州的守城也不是没有用处,连续七天顺利的围城攻打,不见对方援军,也让辽国大将阿里奇放松了警惕,只是派了几个侦骑在外围五里之内巡视了事。

梁山人马经过三天的行军,昨日就到了漠州郑镇停了下来,探马四出的探查消息。梁山探马有一个优势,就是有望远镜这件神器,很远的就能看清敌人。在探到雄州城还在宋国手上之后,而且辽军被暂时的劝退了,花荣决定在郑镇休息一天,明日再进军。

次日,五更埋锅造饭,六更拔营起寨,梁山大军向着北面四十里外的雄州赶去。

“元帅,前面不到十里处,就是雄州城了,现在攻打的正急,雄州城已经岌岌可危了!”探马来报。

“你怎么看到城下的情况的?辽军没有探马派出来么?”朱武皱眉问道。

“有探马,不过很少,我就遇到一个,被我用手弩射死了!然后就一路到了城外一里处了?再没遇到。”探马汇报道。

“你将对方探马干掉了?”朱武又问了一遍。

“是啊?小人运气好,一箭就干掉他了?根本就没动刀。”探马得意的道。

花荣听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做的不错?下去休息一下吧。”

等士卒下去了后,朱武皱眉道:“元帅?探马没能回去,必定会引起对方的警醒?咱们怕是偷袭不成了!”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对方派出的探马再少,咱们大队人马到了近前,必定也会被其发现的。正面一战不可避免。而且已经不足十里了,瞬息可至。再说刚才的士兵也没错?遇到敌人当然要干掉了。有功!”花荣笑着说道。

“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早点出发吧,少给他们一点准备时间也是好的。”朱武道。

花荣也是同意,当即下令继续行军,他到是没把雄州城外的一万骑兵放在眼里,只是怕雄州城被破?刚才探马就说了城池已经岌岌可危了。要是破城了,那必定又是生灵涂炭。

此时的雄州城可谓是风雨飘摇了?辽国军队已经有好几百人上了城墙了,团练使马金勇正带伤领着守城士兵抵抗着?誓要将这些辽人赶下城去。可是效率却不是很高,敌人仍然在不断的登城。虽然城中还有六千多守军?可是在一片城墙上的空间是有限的?靠的事勇武?人数只是后盾,双方在城墙上刺刀见红的肉搏,死亡人数不断加大,可是大体看一下还是宋军倒下的人多,而城墙上的辽军迅速增多到两千人规模了,这却是因为城墙上混乱,弓弩手受到影响,发挥不出战力来,给了对方上城的机会。再这么下去,不用半天时间,辽军就都要上城了。

只是局势大好的辽军,突然之间就鸣金收兵了。弄的刚才还在奋战的马金勇和一直想要上前助战,却被士兵死死拦住的李若启都有些懵了。不明白为何辽军要放弃这么个大好形势。

还是没能上前参战的李若启先反应了过来,连忙呵令士兵朝着退去的辽军放箭,不管什么原因,多多杀伤敌人就不会错!

也没让他们疑惑多久,退下城的辽军刚刚在城外一箭之外上马,调转马头列好了队列。就见远处出现了数目不少的马军,看情况最少也有近万了,后方隐隐的还有不少步兵加速赶来。

再看辽军如临大敌的模样,就是傻子也知道是援军到了,雄州城墙之上顿时就发出一阵兴奋的呼喝声。

就连马金勇也是跟着大叫起来,虽然他不怕死,但是能活着谁愿意死啊,辽国攻城的这几天,天知道他这个团练使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就是受伤了也不敢撒手,还要带头作战。现在看到援军来了,当即兴奋的冲到李若启的身边,喊道:“相公,看吧,咱们的援军来了,一万骑啊,后面还有步兵支援,我看这次这些辽人还怎么猖狂!”

李若启却是在奇怪,心想:不对啊,就算是朝廷兵马,也不可能会来这么快的,传信加上调兵的时间,最快起码也要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雄州这里吧?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到了?难道还能飞过来不成?

只是他现在可不管这些兵马是怎么过来的,只是祈祷别是辽国的军队就成了。

他这个担心就是多余的。因为对面那些疑似援军的骑兵,靠近之后,马速由原来的慢跑,逐渐的得加速,直直的朝着同样跑起来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三章 辽军也没什么厉害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