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齐军南撤
相对于兵力上的缺乏,大将的缺乏才是最大的麻烦,本来开战之前,齐国的阵容堪称天下之最的,但是在经历了龙川叛乱,张狄出走之后,齐军的阵容便变得异常的弱了,齐国一直都比较缺乏大将的,当初齐国老祖宗韩信立国之后,他手底下最厉害的几员大将都被汉王刘邦给召回去了,毕竟这些人的的确确是人家刘邦的人,现在你韩信都要和人家分家了,难不成还将人留给你,这就导致韩信虽强,但奈何手里无人可用。
自立国开始,齐国就一直很缺乏大将的,赫赫有名的统兵大将,齐国有,但是冲锋陷阵、镇守地方的大将却是不多,这也是齐国为什么要选择和楚国结盟对抗魏国和赵燕的原因了。
所以当初韩清将整个楚国军方给带回来的时候,齐王别提有多高兴了,楚国军方的质量还是很高的,有了这群人加盟齐军,齐国就有了一争天下的资本了,只不过奈何齐王和韩清都有一颗玻璃心,对于这些楚国降将极度的不信任,这才导致今日之结局。
军中大将缺乏,韩清不得不提拔一些年轻将领上来,还有一些将门子弟,也从家中都拉到了前线,七凑八凑,勉强能够填补空缺,可是这些人能力还欠缺,能够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还不知道呢。
而赵军一方,自从得知齐军发生的变故之后,便加强了攻势,再一次强攻安德城,而齐军由于援兵还全部到达,无法抽出兵力支援,最后被赵军攻破,大将太史威、钟良战死,让齐军更加的雪上加霜,安德的失守,也让平原郡治所平原城与乐陵城失去了联系,使得驻守平原城的三万齐军处境岌岌可危。
乐陵大营中,韩清一个人待在中军大帐中,思考着如何破局,当前当务之急就是打通与平原的联系,不然平原城里的三万兵马就完蛋了,可是要想与平原取得联系,只有三条路,一是通过黄河逆流而上,但是黄河波涛汹涌,齐军中也没有精通水性之人,这条路风险太大,而且成功率也低,二是穿过济南郡,但是花费的时间太多了,不现实,三就是强行攻打安德,这是最直接的办法,只有拿回安德,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如果强攻安德,损失的人恐怕比平原城的三万人还要多。
“大将军,末将武烈求见!”这时,齐军大将武烈来到了帐外求见。
武烈进入中军大帐后,对韩清道:“大将军,泰山郡的五万援军到了。”
韩清点了点头,这时韩清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只见他对武烈道:“武将军,本将打算将所有兵马南撤至黄河以南,据河防守。”
“什么!大将军,你说的是真的?”武烈大惊,撤离黄河以北可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这就意味着齐军要放弃全部黄河以北的土地,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齐军弃守黄河以北,赵军就可以和东郡的李如秉所部取得联系,到那个时候,魏国黄河以北的土地都会岌岌可危的,这不是在坑盟友吗?
赵信点了点头,道:“是的,本将也知道此举对于齐魏抗赵大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本将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平原城迟早会被赵军攻破,到那时候,平原城里的三万大军就会损失殆尽,这对于本就兵力缺乏的我们打击太大了,退守黄河以南,无异于是最好的办法,本将会亲自修书给庞廓的,希望他能够理解吧。”
南撤的影响有多大,韩清当然清楚了,不过正如他所言,这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了,没有壮士断腕决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原城破,三万大军殒命沙场了,而平原一失,齐军也只能南撤,不然无法形成一条连贯的防御线。
“既然大将军已经决定了,那末将只好支持了,大将军打算何时撤军?”既然韩清已经决定南撤了,武烈也只好执行了。
韩清想了想,道:“过一段时间吧,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将这个消息通知平原和庞廓,让他们有所准备,别被打个措不及防的。”
“喏!”武烈应道。
乾元十七年八月初十,平原城内的齐军已经接到韩清南撤的命令,准备动身了,而与此同时,阳平城内的庞廓也收到了韩清的信,在看到信的那一刻,庞廓勃然大怒,道:“韩清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自己守不住,还要把我们拉下水。”
众人很不解,庞廓这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发这么大火,韩清在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让一向沉稳的庞廓如此生气。
庞廓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但是韩清的所作所为真的让他很生气,他没有说话,只是将韩清的信传阅下去。
众人看完信之后,也是大吃一惊,韩清居然为了保住平原城的三万人,全军南撤至黄河以南,将黄河以北的土地拱手让给赵军,而且还劝说庞廓一起南撤,这不是开玩笑嘛,齐国在黄河以北领土并不是很多,没了就没了,但是魏国不一样啊,半个东郡和一整个河内郡都在黄河以北,放弃了,那魏国还混不混了,只是齐军撤了,如果魏军不撤,就会面临李如秉和赵信的夹击,问题更加的严重,真是如何选择都是一个难题啊。
众人都面面相觑,不敢发表意见,毕竟这个决定太过沉重了,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了整个魏国的罪人,这个问题,只能由庞廓来决定,他说撤就撤,他说不撤,他们就留在黄河以北与赵军拼个你死我活,不过魏军死的几率很大,毕竟赵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