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汉室风云录>第65章从长计议

夏侯婴急忙将刘季扶上车驾,等刘季醒来只道了一句话,回沛县。

或许是刘季在沛县做亭长干的还不错,沛县父老子弟对刘季印象不错,自始至今没有背叛他,还在刘季极为困难时期给了鼎力的支持,至少给了他一个落脚点。

刘交、卢绾亲自到沛县外迎接刘季,刘季没有表现出一副很可怜的样子,他知道大乱年代无人相信眼泪,眼泪并不能治愈他内心的创伤。

刘交作为弟,亦不知道些什么来安慰三兄,根本据点丢了就是丢了。

刘季很平静,将沛县所有的将领以及诸吏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谈如何夺回丰邑。

按照萧何、刘交、卢绾的意思,此丰邑由雍齿坚守,恐一时难以拿下,需从长计议。

……

在沛县的东边,有一个叫东海郡的地方,这里大概是秦始皇觉得临近东海,才叫东海郡。

东海郡有一个郯县,这里本是东海郡守庆所待的地方,如今却被一个叫秦嘉的人率军所攻占。

就在陈胜初立为王时,陵人秦嘉亦起事抗秦,与人董,(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符离人朱鸡石(今安徽省宿州市桥区)、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将东海郡守庆围困于郯县。

本来秦嘉与好友丈打的还不错,发展下去东海郡可能就属于秦嘉的,这个时候陈县的陈胜听闻后觉得秦嘉小伙不错,是个可以拉拢的人。

陈胜对于自己的部下一个个难以节制比较头疼,如今是能寻一个新将领,就绝不放弃每一个机会,便派遣武平君畔为将军去秦嘉那里做监军。

这一下虽然名义上陈胜去援助秦嘉的,但在秦嘉眼里这就是派一个监督自己的,自认堂堂七尺男儿本来就没打算归顺于陈胜,陈胜来趟什么浑水。

董、朱鸡石、秦嘉、郑布、丁疾三、五人在密室内商榷,朱鸡石非常气恼道,“这个自立为王的陈胜,他做他的王,派什么监军来吾等这里。”

董亦是不服,两人皆对秦嘉发牢骚,秦嘉乃陵人豪族,亦觉自己与陈胜不是一类人,不愿听其号令,道,“吾陵人秦嘉岂能受陈涉所辖制。”

郑布、丁疾皆是同样的看法,他们五人比较聊得来,商议共同起事,共诛暴秦,同享富贵,如今却冒出一个自立为王的陈胜,名义上为监军实则是想夺取胜利的果实。

在秦嘉的眼里这就是夺取果实,不过也许他真的误会了陈胜,毕竟人家陈胜是第一个起来反抗暴秦的,没有陈胜的揭竿而起,估计不会有他率军围困郯县的一幕,陈胜亦是想多拉拢一些将领,好尽快将秦这个庞然大物给推倒。

可是这五位不会这么想,这也难怪,毕竟陈胜以王的命令派人过来,还是将军大道身份,这多少让五人的面子上过不去,只能说陈胜不太擅长团结人,完全可以结成同盟。

其余四人皆拥立秦嘉为大司马,“吾等皆愿追随秦兄,愿君为大司马,吾等共诛暴秦。”

秦嘉见兄弟们信誓旦旦且非常的诚恳,便不再推辞,道,“然,吾秦嘉乃为大司马,诸位兄弟皆为将、吏。”

秦嘉自立为大司马,亦没有进行什么有仪式感的东西,按照现在的话说都没有想象的来个就职仪式,时间紧迫逼的秦嘉仓促之间做了大司马。

成为大司马后,秦嘉亦不能像他人那样休息两天,找找做大司马的感觉,便马不停蹄的与四人商谈,“那武平君不仅年少且不知兵事,如此不可与之共事,不可听他的。”

董亦道,“陈王派遣亦不知遣知兵事者来佐之,明明就是占有攻城之果,未曾尽人事。”

董的这番话亦引起了其他三人的赞成,四人皆认为秦嘉所言属实,年少不知兵,真的不知道陈胜的眼光是怎么炼成的。

推测陈胜账下多少是有些谋士的,尤其是蔡赐等人,只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他们的出身,陈胜出身于佣耕之人,他不理解其他身份的人对其的认可度,尤其是那些六国贵族,一些当地的豪杰。

这是陈胜想不明白的,亦是他没有好好反省,如果爱将且礼贤下士,注重关注黔首们的生活,恐怕别人对其不会有那么大的抵触。

秦嘉等五人商榷后,自认不能留武平君畔在这里,对于如何处置畔秦嘉的意思是假借陈王的命令找个理由将其灭掉。

为何不直接杀之,秦嘉的考虑是陈胜毕竟是义军的首起事,算是义军中的名义老大了,直接违背终有不妥。

那武平君畔不知兵事,那么犯军法的可能性很大,借由一个名副其实的罪责以陈王的名义将其杀之,其余四位皆佩服秦嘉的谋略,认同此做法。

陈胜派武平君畔来监军,那么就会有监军的指责和任务,一旦出错便是借口,秦嘉等人想杀之终究有理由。

武平君畔离死之前亦很清楚,道,“秦将军为何要杀吾?”

秦嘉的回答是让武平君畔无言以对的,但他的心里很清楚,自己成了陈胜和秦嘉之间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武平君畔年纪轻轻本来是在读书游离的时代,奈何秦末群雄并起,奈何又贪图名利投奔陈胜,为何又听从陈胜之命来到这里。

他武平君自认年纪确实不大,可他愿意学,愿意与大家一同去诛杀暴秦,出一份力,可是这个年代不愿意他学,更不允许他试错。

一旦出错,那可不只是他武平君畔一个人的性命,这话是秦嘉在他临死前说的


状态提示:第65章从长计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