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造化大仙>第77章献策

于是,那半天,浮休道人就一直与学子在普及一些武陵府的话题,直到下午,才开始教授术数和刑律之学。

术数一开始很简单,特别是当浮休道人传了许多武陵府通用的符号与公式之后,他们发现,平常较为难解的题目变得极为简单,比如鸡兔同笼、田亩分割、钱粮总数这类。

看着他们高涨的兴趣,浮休道人心中暗笑了声,等你们接触到那些千难万难的东西就知道这东西的难度了。

不过,他又想到那位郭守敬,一介散修,竟然能只凭借九章算术、天文历书这些就能大致推算出星辰运转规律,四时变化时日,确实是天赋凛然,自己远远比不过。

至于刑律之学,目前主要就是开讲武陵府编制的《民律》、《刑律》、《杂律》的一些原则及执法原则,这些都只要认真听就可以了。

王文统来到武陵城后,先是惴惴不安,不过过了几天,看到武陵府毫无行动,连监视的也没有,胆子又渐渐大了起来,学习之余,在武陵城内走街串巷,想看看这座城池的面貌。

这座城池从开始建立,已经有了十多年了,初步形成了规模,人民安居乐业。

在这里,王文统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物资充沛,比如粮食,与金陵一个价格,而且不像金陵那样需要每人限购,而是敞开售卖,不过也没人想着去囤积。

秩序井然,人民安乐,处处能听到读书之声,家家有读书的孩童,特别每到放学之时,无数幼童在街上横冲直撞,即使跑到武陵府衙前,也没人管,就是有时有些孩子探头探脑的往里走,也只会被里面的卫士笑骂着赶出来。

有时,他站在竹山山腰,望着下面那繁华的城池,安居的百姓,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留下来,在这里著书立说,传播他的学问。

可是,一想到家族还在山东,这种冲动就被另一种痛恨取代,因为与下面这些人比,自己家族颠沛流离,即使现在身居高位,也是提心吊胆,哪能与下面这些人比。

当他第一次到了号称总集诸书时,更加复杂难言,江北经过金、蒙两百年的屠戮,读书人少之又少,有藏书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这里,汗牛充栋都不足以形容书籍之多。

如今,经过再次扩建,原本只有一座阁楼,如今有了五座,分照五行耸立,藏纳了来自中原、西域、欧罗巴、天竺、中原等所有明廷搜罗到的藏书,横跨诸子百家,乃至修行、神道、妖道、魔道,无所不包,可以说,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在这里找不到答案,在其他地方肯定也没有。

而其中的藏书,王文统只找了《鬼谷子》、《商君书》及海外的所谓逻辑学等等关于纵横之道的内容观看,就已经让他受益匪浅。

在楼中,他还看到了姚枢、许衡等汉臣,看来上次被俘虏后,他们并没有被杀,而是软禁在武陵城,与那郭守敬一样。

不过,他也不敢去接触这些人,他们肯定被严密监视,如果自己贸然接触,那就是作死,况且那位陈真君肯定一定看出自己有不妥,只是可能懒得提醒武陵府,如果自己主动暴露了,肯定没有自己好果子吃。

在这里待了大半年,他准备返回江北了,再不回去,恐怕忽必烈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叛变了,那些家人恐怕要死无全尸了。

抱着这种念头,他从武陵城去了合浦港逛了一圈,看到了来往天竺和交趾的海船,看到了天量的粮食、布匹、金银被运入武陵城。

如今金陵虽是明廷的行政中心,但是武陵城却是最重要的制作中心,铸币就是在武陵城。

其实,他还想去火桑城看一看,传说,那里是武陵府另一位真君,也是女性真君万溪坐镇?在那里培育良种、改进牲畜、琢磨种田之法,让武陵府这种山地,水稻亩产却比江北那些良田高了两三倍。

可惜,那里真的是戒备森严,非请禁入,连靠近都不能,直接被阵法封闭。

回去的旅程虽然有点曲折,但是还是成功了,如今南北和平,明廷也只是巡逻,防止大船往来,对小船,并不在意。

王文统赶到和林时,已经是十一月,正是严冬大雪,冰封万里的季节。

听闻他归来,忽必烈大喜,特意抽出一天时间与他详谈。

见到忽必烈,王文统首先跪地大礼,口称:“参见大汗,大汗战无不胜。”

接着,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日记,递给忽必烈,道:“大汗,这是臣在南国游历所见所闻,大汗可以翻翻,了解一下南国状况。”

接着,他大略讲解了一下这大半年里的历程,对武陵府的思考,对他们施政的心得,最后道:“大汗,对付这明廷,我有几策,还望大王采纳。”

忽必烈正翻阅着他的游记,闻言,郑重道:“先生请说,我洗耳恭听。”

“大汗,吾等需建官立制,以收江北人心,将北方千万人口化为真正能掌握在手中的力量,以大汗的意志为方向的力量,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各王公自治,有事时出兵这样,效率太低了,尤其是有人有异心时。”

“第二,吾等需敬重儒学,祭祀孔孟,重开科举,收纳江北读书人之心,让他们替我们去管制乡野。同时,向四方传讯,明廷以法家、道家、杂家之学治世,排斥儒家,不论南北,一大批读书人肯定心生不满,这就是我等可利用的力量。”

“第三,如今明廷说是一个朝廷,可是背后的支撑却是一家小小的道观


状态提示:第77章献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