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士兵,宋廷军队并没有多管,他们苦战了大半夜,绝大部分都已经脱力,哪里还能乘胜追击。
武陵军却不是这样,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尽量杀伤金帐军,不能让金帐军脱逃。
所以,无数武陵军依照训练,开始从千人大队散为百人队,一队队开始分割、包围、剿灭落单的金帐军。
待天色大亮,整个战斗才结束,以襄阳城为中心,周围百里都是战场,到处都是死人,宋军的,蒙兀军最多,偶尔也有武陵军。
这一战,李博渊部被全部剿灭,即使最后投降的,也被恼羞成怒的赵范下令斩首。
蒙兀人先后投入战场有两万蒙兀军,两万汉军和一万金帐军,损失殆尽,蒙兀军和汉军还有零星逃回的,但更有许多在黑暗中不辩道路,跑错了方向,跌入汉水中。
到天明,整个汉水中到处都是尸体,甚至有些地方尸体都堵成了堤坝,如果史书记载,恐怕就要加一句:死伤狼籍,汉水为之不流。
当然,这一战也有俘虏近万,主要是汉军,蒙兀人只有千余人,金帐军更是只有寥寥数人,因为选拔金帐军时,不但要求天赋,更要求家族,只有家族繁荣的才能入选。
而入选后,待遇更是丰厚到令所有人眼红,草场、粮食、牛羊、女奴,应有尽有,同样的,如果战死,还有抚恤和保护。
但是如果投降,被蒙兀人知道,那个家族的命运,可想而知,所以,除了寥寥数人实在是失去了行动能力被擒外,其他人都战死到最后一刻。
到了最后,那些金帐军甚至没有力气挥舞兵器,爬着都要咬你一口,看着旁边围观的宋军不寒而栗,好在最后执行屠杀的是武陵军,他们可不会有丝毫仁慈。
这一战,不但是宋军损失惨重,蒙兀军损失更惨重,特别是金帐军的损失。
对那些俘虏的汉军,宋廷前线几位高官却发了愁,放是不可能放的,养着更不可能,宋军此次北上损失了无数军械粮草,昨天的叛乱又烧了襄阳城,让这座营建几十年的防卫堡垒损失惨重。
至于杀了,赵范倒是这样主张,他手下节度使叛变,算起账来,他肯定没好果子吃,所以想着干脆全部杀了去报功,希望功过相抵。
但是孟珙反对,目前,就他的军队建制最完整,而且纪律严明,实力雄厚,更在襄阳附近屯田了好几年,粮草充足,所以目前他的话语权最重。
孟珙反对的理由有二,一是杀俘不祥,如果被朝廷知道了,清流们会喷死他们。二是如果投降的汉军全都杀了,日后谁还投降。
这话一出,参加军议的几人都觉得有礼。
但是到底要如何处置,他们却犯了难,最后决定还是上报朝廷,由朝廷做主。
就在他们军议的时候,有军官来报,说是那只神秘的军队带着俘虏的士兵南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先前也打听过这突然出现的这支军队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没有看到郑川一枪扎伤魔神,后来又连续杀了两位金丹和蒙兀人主帅,窝阔台第三子曲由出那一幕。
但他们也看出来了,这支军队战力强悍,纪律严明,战后他们派人去打探消息却屡屡被拒。
就在他们以为这是宋廷秘密培养的杀手锏时,这支军队竟然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走了,更令人怀疑的是,他们还带走了俘虏。
如果真是宋廷秘密培养的,他们要俘虏干什么,要人力,朝廷不会供给啊?
就在他们疑惑又不敢相信的当口,郑川已经带着俘虏乘船沿着汉水南下,进入长江中,然后消失在了长江中。
这下让襄阳的几位将军更为难了,这战报怎么写?难道写我们与蒙兀人战得难解难分时,突然出现一只神秘军队,打败了蒙兀人,然后带着俘虏消失了?跟他们出现时一样神秘?或者干脆写疑似天兵天将助威?
可是,让他们明着隐瞒这件事却也不大可能,毕竟这里从李全之乱后就渐渐成为了防御北方进攻的中心,这里可不止有几位将军,按照宋廷喜欢叠床架屋的习惯,后勤的,治政的,赋税的,官员来自各个不同的系统,互不统属,想统一口径几乎不可能。
更不用说里面肯定还参杂有各方的密探,更不可能替他们保密了,说白了,这里就是天下关注的中心,这里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阳光下检视。
没办法,他们只能半真半假去了一封战报,尽量夸大自身能力,淡化武陵军的影响,仿佛没他们,宋廷也一样可以胜利一样。
哪知这份战报上奏了之后,宋廷像没看见这支军队一样,只追究了赵范的罪责,将他贬为平民了事,其他将官反倒因为平乱有功,各有封赏,特别是孟珙,被擢升为京沪制置使兼理襄阳府,成为此地军政一把手。
而郑川之所以带回这一万俘虏,是因为武陵府需要,现在武陵府的状态很奇特,一方面负担起整个地区百万人的物资,武陵府的负担已经到了极限。
但另一方面,不论是修路、开发从武陵山脉到合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更不用说还要修筑一座真正的武陵府的中心城池。
就在郑川压着俘虏们返回时,陈天已经再度来到桃花源,准备在其内构筑阵法,消磨煞气。
再度打开桃花源,这次陈天就不是一个人来了,许多火桑城中主持符篆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