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一辈的训练方法。
球是圆的——这是废话,沾了水的球又圆又滑,人还要不停旋转,出拳稍有歪斜,皮球就会在水缸里游荡打转,再转过身早已不在原来的位置。
旋转出拳,练的是转马。
看到皮球的瞬间出手,练的是反应。
将球打入水中并且位置不变,练的是眼力、准确、以及距离感,动作不能变形,着力点必须精准,脚步需要根据球的位置随时调整。
等老秦练到在一炷香的时间(约三十分钟)里拳拳到位时,再往缸里添水,每天一瓢,直到水满为止,那时对他而言,目标移动或者静止再无分别。
只是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
师父刚讲完,徒弟就提出可以用透明的防水膜制成大号热水袋,里面装上各种颜色、比重与水相同的小球,挂在墙上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毕竟水缸总不能比人高,拳头只能向下打,水袋就没这限制。
老秦甚至琢磨着等罗罗完成首个产品之后,再设计一个跟反应力测试仪类似的产品出来,不过靶子要换成球状,最好能显示出击打的力量。
如果能将陪练的机械臂与之结合,那就更完美了。
不过水缸只有唐人街有售,满足要求的塑料大桶也没买到,防水膜需要定制,设想中的产品更是没影,于是这厮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动发球机。
……
两百只乒乓球很快吐完,计数器显示重复回收的数量只有十六个,小千代手脚麻利的帮忙回收,阿曼达又一次后知后觉并暗自懊恼。
“老板,您想用这台机器练习拳法?”小黑问道。
“这破玩意儿距离我设想的差远了。”话一出口,这厮楞了一下,紧接着腰间剧痛,小姐姐的冷哼随后传来,这才记起买乒乓球台是子鱼的建议。
只是说也说了,掐也掐了,总不能停口,于是他继续作死:“自动发球机只能练习眼力、反应、步法、以及准确,剩下的都是缺点。”
小黑挠了挠头,心说这还不够?
“它的最小频率是每分钟25只乒乓球,最大频率80,工程师调整后能达到120,也就是每秒两只,速度每秒三米到三十米,落点可以调整为随机。”
“你可以用它练习拳击,攻击、闪避、格挡都行。适应了它的速度之后,还可以将喷口上调,这样乒乓球就会直接对准你。”
“但它不能矫正你的动作,也不能增加你的拳力,速度越快,越容易动作走形。拳击对动作的要求不算高,咏春拳……唉,高到没边儿了。”
拉卡没学过咏春,老秦说了他也无法理解。
拳击手比赛时的动作可谓千奇百怪,只要拳手自己得劲儿,而且不违反拳击比赛的规则,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脑袋凑过去被人ko是活该。
咏春拳却是完全不同的体系,桩马一散,浑然一体的劲道就会随之消失,仅凭上身有限的肌肉,打击效果还不如拳击。
所以他必须在「形」、「力」正确的情况下磨炼「技」,没有任何对照,也来不及看镜子,能依靠的只有千锤百炼的身体记忆。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
绷着纱布的李老三即将通过水缸砸皮球的考验,迎接他的将是光滑如镜的地砖——或者干脆在浇水的玻璃上砸皮球,以进一步练习桩马随身的功夫。
水之后是油,油之后是高低不平的木桩,木桩之后还有放倒的木柱子,柱子上还是油……直到站在沾了油的皮球上、砸水缸里的皮球,桩马随身才算练到家。
老秦距离这步,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三哥说他小时候最恨的就是游泳池里两根管子,一根送水、一根放水什么的。现在想想,油和皮球才是最大的敌人,这辈子都未必能打赢。
李八指也仅比儿子领先一步,玻璃上浇油一直没信心尝试,当然嘴上不肯承认,只说自己岁数大,怕摔个好歹的再给儿女添麻烦云云。
……
“老板,我能试试吗?”小黑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
“去吧。别带拳套了,刚冲完再出一身汗。”老秦也有些好奇,想看看拳击手在这台自动发球机上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八分十一秒后,发球机停止喷吐。
同样的频率和速度,拉卡的击球率远高于老秦,但最终结果差不多,大部分的乒乓球都没能击回集球网,而且他踩碎了三只、最后还滑了个四脚朝天。
“我的缺点是身形不够灵活、反应不迅速、出拳的速度不够快,角度也有问题。”老秦总结:“你呢,过于追求反应和速度,身形、角度差的太远。”
两百只乒乓球,老秦带着弧形的拳击手套大概打中一半,入袋十六只,拉卡空手打中了一大半,入袋却只有十八只,问题显而易见。
“可是,如果球是对手的脑袋,击中就有可能ko啊?”小黑一般不会反驳老板,但讨论搏击例外,这是老板特意要求的。
老秦摇摇头,做了几个动作:“这就是你刚才的击球方式,你觉得用这样的动作攻击,是你先ko对手,还是先被对手ko?”
“……”
拉卡出了一脑袋冷汗,教练教他的动作全部走形,教练反复警告过的错误却一个不落,真要是上了擂台,对手一拳就能把他击倒。
“华夏有句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