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走出香江>第6章会面

与二十年后的电影市场不同,此时的香港,电影的制作,发行,上映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算是一条龙服务。

1980年以前,港城的电影市场基本上是邵氏兄弟公司与嘉禾公司两强相争,自己制作电影,自己发行,然后在自己的院线上映,并且自己的院线只上映自己公司制作的影片,以此确保自身在竞争中取得优先位置。

1980年,九龙巴士的老板雷觉坤联合九龙建业的冯炳中等人收购港城的丽声院线,外加一些独立影院,组成了现在的金公主院线,强势进入电影市场。

随后不久,金公主院线遭到邵氏兄弟公司和嘉禾公司的封杀,禁止自己公司的影片在金公主院线上映,以确保自身的利益。

金公主院线随后成立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开始制作电影。而另一方面,金公主院线废除影院保底制度,以吸引中小电影公司的影片在金公主院线上映,来保证片源充足。

此后,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迎来发展契机,港城的电影市场也迅速繁荣起来,影院也由原来的70多家增长到90多家。除了邵氏兄弟,嘉禾,金公主三条院线,还有其他一些小院线,比如安乐院线,仅有三四家影院联合,根本无法和三大院线相抗衡。

另外,还有成立于1982年的银都院线,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凤凰影业公司、新联影业公司等为主合并而成。只是银都院线是左派性质,有大陆的背景,而此时的台湾才是港片的票仓。

因此,凡是不愿意放弃台湾市场的电影,一般不会到银都院线上映。而另一方面,凡是到银都院线上映的电影,其制作,发行公司,甚至主演都会被台湾封杀。

比较著名的便是梁嘉辉,在大陆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清宫剧,而且,由于其在《垂帘听政》中的精湛演技,获得第三届港城金像奖的影帝,随即便被台湾封杀了,现在待业在家。

虽然三大院线公司的竞争,给了中小型电影公司发展的良机,但资本都是逐利的,谁也不是观音菩萨,一年中最好的电影档期,比如暑期档,圣诞与元旦档以及贺岁档,三大院线都是优先放映自己旗下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

总之,中小型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没有院线支持,排定最佳上映档期,再好的影片也难卖座。

优秀的影片都是用钱堆砌出来的,而一部注定只能在淡季上映的电影,又有多少投资的价值呢。因此中小型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都是低成本,平均拍摄外加后期制作时间,也不到一个月。

当然了,港城的电影是有海外票房的,包括整个东南亚,台湾,

和韩国,尤其是台湾和东南亚,基本上就是港片的自留地。

但是,一部电影如果在港城卖不出好票房,也就没有海外发行的价值,毕竟风险太大,即便是卖断,也卖不出高价。

去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停产了,当然,也是传闻,邵氏并没有声明什么。但对于大量的中小型电影公司依旧是一个利好,即使德宝电影公司收购了邵氏院线,但是仅凭德宝一家公司,影片产量肯定是无法满足院线需求的。

“邵氏院线虽然被德宝收购了,不过我在那边还有些熟人,如果蔡先生准备拍电影的话,我可以帮忙在德宝院线上映。”邢保亮慢悠悠地说道。

“你也看到了,公司目前也就我们两个人,就是拍电影,人手也不够啊。即使现在,我们也还两眼一抹黑呢。”蔡致良敷衍道。

“现在的公司都这样,只要有一个剧本,就可以开拍了,到时候请个导演,再找几个当红的演员,租借邵氏或者嘉禾的片场都可以,快的话,估计半个月就可以拍出一部电影了,最后在加工处理一下,就可以上映了。”邢保亮介绍着自己的经验,给人的感觉就是拍电影很容易,想来也是看蔡致良与李桂龙年轻。

顺着邢保亮的话茬,蔡致良问道:“那这剧本从哪里来呢?”

“如果蔡先生不介意,我可以给你介绍几个朋友,到时候大家一起商议就是。”

“行,那就托邢先生的福了。以茶代酒……”

三人在明月茶楼聊了近两个小时,邢保亮率先告辞离去。

“阿良,你真准备拍电影啊?”李桂龙见蔡致良与邢保亮聊得挺欢。

蔡致良笑笑,道:“目前还没有这个计划,还是投资电影保险一些。”

李桂龙坐在窗边叹着气,道:“这知道的越多,怎么越觉得不靠谱呢,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蔡致良接口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嗯?有这句话吗……”李桂龙愣了一下,接着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蔡致良调侃道:“怎么,不准备当明星了?”

“唉……小公司赚不到钱,大公司又不缺钱,这钱往哪儿投资啊?”

“船到桥头自然直,保证能赚到钱的。你就相信我好了,刚才没听见老邢说吗,就是拍电影,也不是多难的。”蔡致良想着二十年后,拍电影都是拉投资的,没理由这个时代就不行啊。

李桂龙拍着脑门,道:“你可别听那个邢保亮胡扯,要是那般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赔本的了。我可是调查过了,扑街的电影远比赚钱的电影多。”

蔡致良笑道:“那人不是你找来吗,我以为你们关系不错呢。”

“哪有啊,也就是上周才认识的,拿我当凯子呢。”李桂龙


状态提示:第6章会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