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明朝小公爷>第108章如何答卷

第108章 如何答卷

入秋后的第一场秋雨总算是来了。

谁人也不会想到今年的秋雨竟来的如此之晚,竟拖延至十月。

偏厅外的台阶上,有雨水从屋檐滴滴答答坠落,院子里的流水顺着两侧的水渠汇入后花园的池塘内。

仅剩的几片枯叶被这风吹雨打,顿时落下,只是长在这裕王府中,这些“枯叶”连化作春泥的机会也无,待雨一停,迟早是要被清理掉。

张居正的声音随着雨声落下,裕王听罢,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张居正的意思。

此次秋闱,事实上乃是嘉靖第一次让他主持朝中大事。

这也是嘉靖有意向外传递信号的手段。

所以裕王自然要借此次秋闱,尽可能的得到朝臣们的支持,尽管新在清流党已经遍布朝野。

但清流党内,也分小党派。

高拱是不是用,如何用,他张居正没资格说三道四,所以把这个锅甩给嘉靖再合适不过。

吏部尚书齐大人已经年迈,就算他加入裕王府的阵营,日后用他的机会也很少,还不如给他一个清净,自己反倒落一个清名。

而其他的副考官,裕王若是给机会,这帮人自然看得见裕王的好,日后必定都向裕王效力。

这自然是不用说的。

只是张居正有一点没有提及,那就是无论裕王如何选用今年负责秋闱的考官,那都必须要让嘉靖满意。

当然,这一点乃是两人心知肚明的,张居正没有提及,大抵是因为知道裕王肯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今年最有可能左右世子榜上提名之人,便是高大人。”

张居正接着再一句,总算是切入了正题。

原来,他与裕王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徐邦宁,高拱才是今年徐邦宁金榜题名最大的阻碍。

“听闻世子拒绝了高大人的招揽,可有这回事?”

张居正再度问到。

徐蚌宁闻声当即点了点头。

“为何?”

张居正好像有些甚为不解,剑眉微皱。

在张居正看来,高拱乃是裕王府近臣,而且又是皇帝极为看重之人,连皇帝自己都说如果不是徐阶的原因,高拱早就进入了内阁。

这说明皇帝对高拱乃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这样一个朝中红人,徐邦宁为什么会觉得他的招揽呢?

他想不明白,当然也不信徐邦宁在皇帝和裕王面前说的那一套。

他想亲口听听徐邦宁拒绝高拱招揽的真正原因。

那徐邦宁自然是不会告诉他,日后裕王登基,隆庆万历两朝都是你张居正做主,高拱被气得辞官还乡,暗地里还写书骂你张居正。

这些事实还没发生,即便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遑论他根本不能说,万一这些事出现什么变故呢?又万一因为他说出来这些事而导致这些事没有成为事实呢?

徐邦宁闻声一笑,似乎早就料到张居正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高大人想要招揽晚生,用意何在,晚生并不知晓。”

“但晚生知道,无论之于陛下,还是之于殿下,高大人始终都是国之栋梁。”

“晚生不过一介监生,因为是魏国公府世子而受人待见,受高大人招揽,已是极大的福分,若当真因为接受了高大人的招揽,而在不久之后的秋闱之中金榜题名,只怕其他的监生举人们心里多少不服。”

“晚生虽不怕他们不服,但晚生害怕的是若这些人进入朝堂,因为此事而对高大人,对殿下,对陛下有所非议,那便是晚生的过错了。”

“所以晚生拒绝了高大人,一来想通过自己的本事金榜题名,二来也是想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晚生自己的麻烦已经够多了,就不用再麻烦陛下与殿下了。”

徐邦宁言罢,朝着裕王躬身一礼,神色严肃,异常恭敬。

他知道科举乃是礼部负责,也知道接受了高拱招揽,对他今年秋闱能起到什么样的帮助。

可是他更加清楚一点,那就是在徐高张三人之中,谁人都可以选,就是不能选高拱。

这也是徐邦宁那日故意去高府找高拱“谈话”的真正原因所在。

高拱日后的确会进入内阁,而且还会成为内阁首辅。

可是高拱无论在徐阶眼中,还是在张居正眼中,都只是棋子。

而且还是那种一旦用完,就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根本没有任何可惜之处。

所以徐邦宁自然不会蠢到选高拱。

而高拱暗中相助徐邦瑞,给足了他拒绝高拱的理由,他刚才故意强调“自己的麻烦已经够多”,其实就是在告诉裕王与张居正,高拱已然暗中帮助徐邦瑞,那他徐邦宁自然没有道理与高拱合作,甚至接受他的招揽。

裕王与张居正闻声,皆是甚为欣慰的点了点头。

从两人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对徐邦宁的这个回答,甚为满意。

裕王要的,就是这种可以自己分得清是非,看得清对错的臣子。

对张居正而言,与徐邦宁这样的人合作,也绝对是一件极为轻松愉快的事。

“好!”

“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便来说一说世子秋闱之时该如何答卷。”

张居正话锋一转,直接进入主题。

所谓点拨,所谓提拔,事实上都不如教徐邦宁如何回答考卷来得直接。

对于天下寒门士子而言,有自己真正的想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机会将这些想法变成一件件现实之事


状态提示:第108章如何答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