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当三十而立,但现在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已经提前这么成熟了,因为经历了好多事,明白了好多道理,深思熟虑许久,什么人该信什么人不该信,该怎么保护自己,说的话又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说我,看起来像个玩世不恭的浪荡人,说起话来却跟成熟的人一般,别看我嘻嘻哈哈的我什么都懂,只是有些话不想说有些事不想做,不想主动而已,我们都知道,只有努力优秀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从没有人想过,这么拼命干嘛?
有人不用动手就能享福,我们拼命工作上学却得不到家人的鼓励,换来的只是一句你看人家孩子多好,我也不是别人,也变不成别人,谁不希望自己有出息,谁不想努力,可谁曾想过,拼命努力的结果谁也看不到,到头来还有人说你没用。
自己的苦自己心里知道,别人只看表面,有些东西慢慢的习惯了也就不想再说了再反驳了。生活很难,我们要努力,没人理解自己那就好好爱自己吧。
好好的写,时间会带给我最好的答案。
今年国庆回农村老家,经过几天观察发现周围邻居家的孩子都明显过胖且都戴眼镜。
从大班到高三无一例外都有存在补课现象,孩子每天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学习,不仅要做学校发的试卷,还有父母买的各种练习资料。
父母负责督促并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从而榨出孩子的极限考试能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每一代都在创造出只属于这代所独有的特色现象。
对上一代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人来说这种现象很奢侈。
这些娃们不像我们以前了,过的日子要舒坦得多,去乡下就一个下午,看过爷爷奶奶晚上就赶回了城里。
中秋,阖家团圆,怎能不去看望看望爷爷奶奶。
回家后,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除了写作,看书也是我的日常,不过最近很烦,本来看书看嗨了的我,遇到一本巨难磕的书,都两个月也看不下半本,还是根本不厚的那种…
我一下子丧失了看书的热情,重拾了对书的畏惧心和拒绝感,尝试了好几次去翻,但是没一会儿我就放弃了。
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奇特,但是竟然奇异的超好用方法!!
我最近虽然不看正经书,但是依然爱看。同时呢,因为我之前为了对付多巴胺,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app,叫不做手机控,可以用来管理我用手机的时间,比如我设定我连续用手机15分钟就要锁屏1分钟…
15分钟锁屏了我就只能等呗,但是看看到一半还是有点捉急,会有点心焦,我实在想不过,刚好另一个手机里有我的难啃书,我于是闲着也是闲着就决定看一会它。
看它还是难受的,它没什么中心句,感觉句句都是重点,信息量遍地,都是些不好理解的词句,看得我仍然难受,还好我只需要看一分钟,我觉得我也就忍了,看个一两页总不难。
然后我就保持着看15分钟,又转去看一两分钟书,这样轮回了几次…没多久,我竟然啃了几十页,我感叹了!
简直太好用这法子爱上这感觉
如果你们也遇到和我同样的难题,嘿,万万没想到,这法子异常轻松!毫无难度征服厌书症?(?ˊ?ˋ)??从此我又可以开心开心走上爱书的道路啦
我想我又开始正常地看书了
之所以开始正常是因为前些天我终于啃完了那本“诺贝尔文学奖”的书…那是一本很要命的书啊,几乎导致了我今天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失读”:强制读书导致的不愿读书的情况…
我今后要常常告诉自己不好读、读得累的书就姑且放下吧,勉强是没有幸福的
不过啃完以后我确实松了口气,好像跨过一个难过的坎,但并没有想象中的成就感,也许是因为我以为我会从那本书里找到的答案,其实并不存在于那里。
找不到答案,却有别的不可言传的收获,我喜欢大家都喜欢读书,让人长智慧。
接下来我也不想扯其他的了,给大家伙推一本书看吧,不是网文,正统的。
《》,历史学家余英时对钱钟书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钱于1998年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抛开这些大而化之的盖棺定论,钱钟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范旭仑这本小书,从钱钟书自己的记述,及其朋友同事的回忆文章,描摹出了这位“文化巨人”的性格。
世人都说钱钟书“幽默”,但本书作者范旭仑恰恰认为这一点最不重要,也是对钱钟书最大的误解之一。
在钱钟书的小文《说笑》里,他已经说明,“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
钱锺书在知人论事时,常因刻薄遭到一些人的批评。然范旭仑从钱钟书同辈或晚辈学者的日记和回忆文章中发现,钱钟书其实是“语狠心慈”,对气味相投之人,他尤其侠肝义胆。恰如他本人所说,“为人本该宽容,但为文不妨刻薄”。
钱钟书也有很“俗”的一面。比如虚荣心,喜欢听到国内外对他的赞誉,还喜欢表演自己的学问和记忆力,
不过时时透露出一种童真和直率。最后便是“怕老婆”,书中挖掘了几个精彩的故事,颇可见杨绛这位“悍妻”对钱钟书之影响。这是全书最大的彩蛋,可惜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