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1章朕造的是大势求的是人心第…

洪承畴听完皇帝的话,颇有些感动。

“多谢陛下器重,臣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

其实崇祯最看重的第一点是,洪承畴这厮在期末的每一门考试中得了满分,包括新军法。

新军法,他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这一点至关重要,以后所有地方上的总督巡抚都必须将《大明新军法》背得一个字也不许错。

只有长官记住了,才有底气去要求下面的人。

宣府所有人肯定都是要背的。

为了扩大接受度,《大明新军法》并不难,全部是核心点。

甚至还编排了朗朗上口的歌谣,毕竟许多士兵甚至军官都没有读过书。

崇祯道:“宣府就交给你了,朕是好看你的,你尽管好好的整顿,朕会全力配合你,有任何需要支援的,跟朕提!”

崇祯这个人用人有一个特色,用这个人之前,一定要亲自见一面,并且要把话说透,顺便拉进君臣之间的关系。

这样以后配合起来,隔阂才会少一些,做事效率才会高一些。

听皇帝这温和的语气,洪承畴更加感动,眼眶都红了,跪拜道:“臣愿为君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快起来。”崇祯又道,“朕可以跟你说说朕对军队的理念,你姑且听一听。”

“请陛下明示。”

“朕以为,军队只能有一种声音,朝廷的声音,心中只允许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朕对军队的腐败是绝对不允许有一丝容忍的,你可以去张家口的城楼看看,那是朕让卢象升轰的!”

洪承畴道:“陛下圣明烛照,臣受教了!”

“你此去,必然遇到诸多困难,朕要你和朕一样,有推山移海的毅力,此事非此不可成!”

“臣遵旨!”

“还要铁面无私,现在总督全部归属监察院,朕要你心中有正道,怀有大道!”崇祯顿了顿道,“那些儒生天天跟朕说他们的圣道,依朕看,那些圣道并不能解决问题。朕求的是天道,是大势,是时势,是人心,是能让大明真正富强起来的正道,别人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是你们不能,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你们是大明未来的顶梁柱!”

皇帝底气十足,每一句话都震得洪承畴内心翻江倒海,激动万分,他也感受到了皇帝每一个字里都透露出来磅礴气势。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心怀如此大志?

洪承畴越发觉得自己有幸被提拔,越发感动,能参与到这样一次大的改制当中。

他坚定道:“陛下放心,臣就算丢了这颗脑袋,也不会辜负陛下对臣的期望!”

洪承畴离开了,他一路去了宣府。

洪承畴和许多读书人一样,心中有梦想。

所以崇祯就给了他梦想。

洪承畴和许多读书人不一样,他这个人在历史上办事相当狠辣果断,甚至心黑。

心黑算缺点,但崇祯不是容不得别人缺点的人。

那么问题又来了,洪承畴过去后,是不是都交给洪承畴来改制了?

当然不是,军事改制绝非洪承畴能改过来的。

他新上任后,主要是调动当地的资源,重振军队,复盘、核查前任的记录,安抚军心,拟定明年的计划。

至于接下来的清查、换人,这都不是洪承畴一个人能决定的。

监察院会派出专门的调查小队前往宣府,一个个查。

崇祯要确保这一次的调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必须严查,绝不姑息!

这就是崇祯的态度。

当然,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是不是只罚呢?

当然不是!

大部分人其实都是鼓励出来的,勇士都是奖赏出来的,这是张凡上一世在工作中就得出来的结论。

所以他从来不吝啬奖赏。

要奖赏哪些人呢?

宣府总兵侯世禄!

为什么要奖赏他?

因为他陪同卢象升一起去了张家口。

如何奖赏?

升左都督头衔,调回京营。

为什么要这样做?

告诉你,侯世禄也在汪正奇的名单中,虽然他没有参与卖粮食,但克扣士兵的军饷这种事他干过,扣的不多,但扣了!

那为什么还要奖赏?

这叫明升暗降。

侯世禄是武将,而且是总兵,一品武将,武将与下面的军官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他和下面的关系,与沈棨与下面的关系是不同的。

沈棨是总督,本身朝廷派总督去就是为了监军,为了辖制地方的武将跋扈。

从权利这种游戏的角度来分析,总督、巡抚都是派去军镇做坏人的,且总督、巡抚是有任期制度的。

到期之后就要调回京师,所以双方之间很难产生真正的依附,形成尾大不掉。

但是总兵就不一样了,总兵的角色是统兵,带领将士们一起打仗,将士们很容易对总兵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

所以要动侯世禄,就得用这种对付毛文龙的办法。

将毛文龙从皮岛召回来,让袁可立去,崇祯就是用的这种明升暗降的办法。

百试不爽!

当时张家口开城门的那个游击将军李常山有没有问题?

有!

这货也参与了卖粮食,是大罪。

但是也不可能立刻就捉起来,流程上得这么来。

先赏,因为你开城门了,你是忠于朝廷的!

这是告诉所有人,忠于朝廷的人该赏。


状态提示:第11章朕造的是大势求的是人心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